在山西碛口古镇的周围,散落着西湾、李家山、白家山、小塔则等多处精致古村落,连成一片就形成了碛口村落群。西湾民居系明清古建筑群,最大的看点是大院内街道可以把全院联系起来,只要进入一个院落,就可游遍全村,真可谓"村是一座院,院是一山村"。李家山民居位于碛口南5公里,系明清时期李氏家族所建。民居以窑洞为主,窑洞前普遍有廊檐伸出,多数为四合院。整个民居分布在黄土山坡上。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将其与湖南张家界、山陕蒙黄土高原列为自己的三大发现。小塔则是盛产瓷器的地方,招贤瓷厂当年兴旺一时。当山坡上高高低低的几十户窑院都有黝黑而局部反着光的高缸做院墙时,形成的景象颇为壮观。
景区相关资料
碛口因下游的大同碛而得名,"碛"就是水中自然形成的乱石险滩,大同碛又名二碛,黄河第一碛就是闻名遐迩的壶口。黄河至此,四五百米宽的河道因碛的阻拦骤然收缩到不足百米,狭窄的河道与十余米的落差使得方才还平静婉约的黄河奔腾怒号浊浪滔滔,成为黄河水运的天堑,载货的重船和筏子不能安然无恙的通过,人、货必须从这里改走陆路,因此两百多年前的碛口就成为远近闻名的水路大码头。在繁华时期,每日有几百只船、筏往来停泊在碛口码头,数以千计的骆驼、骡马驻足碛口镇,大批西北出产的粮油、皮毛、盐碱、药材等货物沿黄河而下,源源不断运至碛口,仅麻油一项,每天就卸载几万斤,然后,再用骡马、骆驼运到太原、晋中、北京、天津、汉口等地。这样繁荣的景象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京包、京蒲铁路建成后,碛口完成了它商品集散中心的历史使命,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九曲黄河第一镇的富庶和持续几百年的繁荣虽然已成为过眼烟云,但却为后人留下了一座充满古朴风云的小镇及李家山、西湾、孙家沟等一大批古村落。我们近年看到影视剧中黄河船夫激流勇进的画面和纤夫拉船的摄影作品,大都在这里拍成。2004年,山西省政府命名碛口古镇为首批"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2005年,碛口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公布的"2006年世界百大频危文化遗址守护名单"。
西湾村
西湾村是当时碛口繁荣时经济力辐射所及村庄之一,是当时巨商陈家的家属宿舍,所以又有"陈家大院"之称。2003年西湾村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村"。
西湾村的历史大致可追溯到明朝。据西湾家谱记载:始祖陈先谟,字师范,于明朝末年从方山县岱坡村迁于西湾。当时西湾北有侯台、南有碛口,皆为经商好地方,陈先谟选此好地形开始创业兴基。初时,陈家并无窑洞居住,仅有毛庵草舍,后随生意越做越大,特别是第四代"三"字辈时出一俊杰陈三锡,是碛口商贸举足轻重的人物,经商发达后,大兴土木,建设豪宅,陈家大院渐有雏形,后陆续修建,才成今日所见豪宅大院。
西湾民居建筑风格特别,选址依据传统阴阳风水说"背山面水、左青龙右白虎"和《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原则付诸实施,背山面水,避风向阳,易地排洪,占据了上乘风水,且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体现了天、地、人和谐统一的哲学思想。村落之主体部分位于两座石山之间,中为30度斜坡,民居建筑群坐落于其上,层层叠置,空间和平面布局丰富多彩,最高处可达六层。整个村落中的民居宅院长约250米,宽约120米,占地3万多平方米,以体现金、木、水、火、土的5条石砌街巷将40余座宅院连为一体,周以高墙围护,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城堡式封闭空间,仅在南向留大门三座,寓意天、地、人,当是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建筑体现。由于年代久远且在抗日战争时遭日寇破坏,现在村墙仅剩遗迹,村内也有好多院落破损。
昔日的富庶不仅体现在坚固耐久、宏伟气派的建筑上,同时也体现在村政建设中。西湾村拥有着一套完善的、高标准的道路网络和排水系统,而且它们直至今天依然发挥着作用。
西湾民居的风格,每一层的屋顶是上一层的院子,每一院落都有小门相通,院院相连,巷巷相通,走进一院即可遍串全村。院子一层是伙计们的住处,院子很小,院子外面宽阔的地方原来是花园。二层院内正房为长辈住的地方,也是建筑群中最好的地段,两边厢房为卷棚式,是小辈人的住处;为家族管理的便利,二层正房窑上有一座木结构的砖瓦房,叫议事厅,据说起先是祝寿用的,以后凡家族重大事情都聚在此厅商议讨论,议事厅内中间有大的长条案,即办公桌,两侧做有火炕,每逢家族议事,人们便坐在火炕上,冬天暖和,夏天凉爽。如有婚庆、寿诞等大事,客人多,每个炕上还可以容十多个人睡卧。议事厅瓦檐、木檐、墙角等的雕刻十分的形象生动。厅外有矮墙,视野十分开阔,一直能望到陈家祖坟。三层是望月楼,两面坡式,是长辈望月、品茶、休闲的地方,从二层到三层,大家可以留心数数您走的台阶,你会发现是"3、6、9",意喻"遍地走"。四层是绣楼了,有"石鼓女儿墙"这样明显的标志,绣楼占地面积很小,没有正房,东房是陈家小姐居住的地方,西房是丫鬟的房子,到晚上,另设有门出入,小姐一般不允许下楼,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妇女的歧视。
从水巷出来,沿路可见堡墙遗址,贞洁牌坊遗址,恩进士院,思孝堂到陈家祠堂。祠堂是清晚期建筑,规模不大,却比较完整,祠堂里供奉着陈家历代祖宗的牌位。大门上有一付书写流畅且很工整的对联,上联"俎豆一堂昭祖德",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下联"箕裘千载振家声",箕和裘都是指继承先人的事业;横批"承先启后"最后点题。
从豪华的住宅、完善的设施可以想象的到陈家当时的财富与地位。据史料载,鼎盛时期,西湾陈家占碛口的铺面一半之多,直至民国初年,陈家在碛口依然有房产60多处。民间则传说,陈三锡与祁县乔家大院鼻祖乔贵发有密切的业务往来,并曾被乔贵发救过一命。
但随着铁路、公路的发展,碛口水运日益没落,雄峙一方的西湾陈家随之黯然。
李家山村
从山路到李家山,可以清楚地看到碛口古镇V字形的全貌,而二碛的涛声更为真切,但走到"响水圪垛"时,仅仅是一步之遥,涛声顿消,是何原理呢,现在还说不清楚。李家山被著名画家吴冠中称为"汉墓",他说:从外部看象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子,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找到。后来,他将李家山与武陵源、黄土高原并列为他一生的三大发现。
李家山原名陈家湾,因李氏迁入并逐步兴盛改为今名。风水师认为李家山地形似凤,所以又名"凤凰山"。该村建筑主要分布在"凤首"和"两翼"地带,整体水平高且平均。当年李氏家族适应碛口镇的商业需要,专门养骆驼跑运输,因此该村是以居民为中心而兼骡、骆驼憩息为特点的村落。
据《李氏家谱》记载:李家山李氏于明成化年间由临县下西坡村迁来。李氏家族之所以能够兴旺发达并盖过村里原有的陈、崔二姓,最重要的原因是抓住了清朝至民国年间碛口水旱码头的商业机遇。李家山山坡陡峻,耕地稀少,依靠农业显然难以获得大发展。但当时的黄河岸边的碛口镇却是相当的繁荣,李家山李氏就利用此条件,养骆驼,跑旱路运输。财主们大都在碛口镇上开有店铺。按照晋商的规矩,外出经商的人不能携带家眷,于是财主们赚钱后就回家盖房,逐渐地形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建筑质量上乘讲究的民居群落。
村落背面依靠的山顶是凤凰的头,从这里向南偏东和南偏西的方向分别延伸出一道山沟,直通最低处的咸沟。两道山沟的东、西两坡上,密布着依山就势而建造的窑洞住宅。围绕东面山沟的窑洞,组成了"小村";围绕西面山沟的窑洞,组成了"大村"。大村和小村,就是凤凰的两个翅膀。夹在两到山沟中间的山坡,向南突出,成为凤凰的身体。它由北面的一段缓坡和南面的一段陡坡组成。陡坡的尽端处有一座天官庙,坐北朝南,其南面又靠近悬崖,这就是凤凰的尾巴。
李家山村的住宅以窑洞式建筑为主,依山势而建,从山底一直建到山顶,一气呵成,形成了"立体村落"。因为黄土高原的土层结构是垂直肌理,易崩塌,因雨水冲刷而导致的山体滑坡是常有的事故,所以李家山村修有大小石排水沟,最高的落差有30-40米。村内窑院的正房多用于住人,厢房则可住人也可存放粮食。倒座房一般用作牲口棚和柴草房。正房和厢房大多不带前檐,外墙顶部只设出挑约1米的"没根厦檐",起遮雨护墙的作用。因为厦檐出挑距离较短,檐下无法容纳灶台,灶台便安置在正房尽端与厢房之间的空地上,再架个顶,就成为夏天使用的厨房。正房和厢房窑洞内的炕床大多安排在靠窗的位置,灶床内侧为灶台,在冬天可取暖与做饭。窑院的大门多位于左前方,入口方向或垂直或平行于正房,又或偏转约45度。院内挖有地窖,用于贮藏土豆、萝卜、红薯等。窑院内有的还有碾和磨,"左青龙、右白虎",碾是龙,磨是虎,所以碾和磨分别在院的左侧和右侧。窑院两层时,正房和厢房窑洞的屋顶就做了二层窑洞的院。
李姓在李家山修建的高质量住宅有东财主院、后地院、新窑院、桂兰轩等。
东财主院是两层窑院,为东财主李登祥在同治5年(1866年)建造。李登祥在碛口开有德合店和万盛永两家商号。其窑院的大门是李家山村建造水平最高、装饰最豪华的。
后地院在大村西侧山坡上,是西财主李带芬所建。带芬字香亭,所以该院又称香亭楼。李带芬,又名荣锦。生于1855年,卒于1930年。李带芬在碛口开有三和厚商号,是在东财主没落后既之而起的,村人流传"西房住的人熄火,东房住的人发财"说法。李带芬的窑院比李登祥的规模要大。
新窑院,又称子寿楼。据说是李带芬出资帮助其侄子李子寿于民国五年修建的。位于后地院南,二者相距约40米。该院尽管占地只有一层,却是非常的宽敞,建筑质量很高,保存也很完整。水磨青砖对缝砌筑,做工精细。院内的地窖与一般窑院的垂直挖下不同,而是采用阶梯状下挖。倒座房的东墙外设有石质拴马扣。
桂兰轩位于上街东面一段,李东香所建,由一个两层的主院和一个跨院组成。建筑年代与东财主院大致相当,甚至更早。
说到李家山时不得不说李家山脚下的麒麟滩。麒麟滩平平的、长长的,有二百多亩,全是水浇地,绿汪汪一大片,甚为肥沃。说起麒麟滩的来历,还是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说是清朝雍正元年农历六月初一下午,李家山村李廷芝家怀孕一年半有余的母牛突然生下一怪胎,鹿身、狮尾、牛蹄、龙角,遍体鳞伤,卧着一动不动,李廷芝用铁锹扶之时,怪物将铁锹咬的粉碎吞进肚里。廷芝大惊,唤来村民帮忙,村民纷议:"家败出怪,地败种菜,不祥之兆"。这时,廷芝女人在怀胎十二个月后也突然分娩,生下一胖小子。但廷芝无暇顾及,忙着与众人用木棒将怪物打死。收拾停当,进家一看,子已断气,李家大悲。悲痛之余,廷芝将儿与怪物一起埋到山脚下黄河滩。不料当天夜里,天空骤然浓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既之大雨倾盆,黄河暴涨。次日晨,人们发现黄河在山脚下淤出二百多亩水地。村人兴奋惊呼,奔走相告。
事后,村里来了一位知书晓理的老者,提起此事,老者遗憾地说:"那定是千年不遇的麒麟送子,牛生麒麟猪生象,骆驼生的四不象。麒麟送子,黄河淤滩,一日进三宝,这本是大吉大利的事呀!可惜……"。那时,生下麒麟是要报皇上的,然后受皇上恩赐。李廷芝一家害怕朝廷知道后怪罪,就携全家老小逃往陕西居住去了。故事是真是假,反正李家山李氏宗谱上是有确切记载的。
麒麟送子的事如一场梦。黄河淤下的滩地,却让李家山人得益匪浅。为了纪念,人们就叫它"麒麟滩"。
在麒麟滩可以捡到许多美丽的黄河石,也可以看到许多奇形怪状的黄河巨石。
孙家沟村
到孙家沟村是要走很陡的坡,拐很多的弯,不过,当"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可真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进村,满山的碧绿,村落主体阳坡、背坡之间的一条小溪潺潺而过,夏天,戏水的孩子,洗衣服的村民,你会怀疑是不是到了"世外桃源"!
孙家沟村以王姓为主,但为什么叫孙家沟呢?据说是明末清初最早到此地谋生的孙、王二人中,孙姓年长,加之当地有黄土高原十分稀少的泉沟,因此叫做孙家沟村。据村内家谱和墓碑记载,王家在刚到孙家沟时生活一直处于贫寒度日,茕茕孑立、举目无亲的状态,在王承世一代甚至沦落到寄居三交,正坡街上(卖烧饼)为生的地步。不过,这也印证了"树挪死,人挪活"的老话-正是由于王承世出走三交并以卖烧饼为生,王家从此走上了经商之路,到第五代王秉文的晚年和第六代自福等兄弟时,家业渐兴,由三交旋归故里,其后王姓在孙家沟人丁兴旺,一代胜过一代,最终成为孙家沟村的主姓。
王姓家族将其兴旺的原因归于祖坟的好风水。用孙家沟村民通俗却富有诗意的说法是:孙家沟所在的黄土丘陵,形状好似一个个莲花瓣,沟的南北各有五个莲花瓣坡向山谷的水沟,老祖坟所在的阳巷正好在这十个莲花瓣的中心,是莲花的花蕊。有了这样的好坟地,王家果然是人财两旺,誉闻百里矣。
孙家沟村整个建筑集中在阳坡和背坡两面,以窑洞式建筑为主,从建筑形式上分,这些窑洞可分为单纯的"靠山窑"、"接口窑"与"箍窑"三种,从建筑材料上分则有土、石、砖三种。靠山窑沿山坡横向掘土而成,造起来比较简单,成本也比较低,所以单纯的靠山窑是没钱人家住的。此类窑洞主要分布在阳坡,据村民讲,原先阳坡上的窑洞都是土的,后来有了钱才在前面接上一段砖石拱,成了"接口窑"。箍窑是在平地上起砖拱,又叫"平地窑"。现在常见的形式是接口窑、箍窑和木构瓦房组合成的院落。正房是接口窑,厢房是箍窑,倒座房则为木构瓦房。正房和厢房一般用作住房,倒座房一般做牲口房和厕所。有的正房和厢房还带有3-4米宽的前廊,廊下可设灶台,夏天做厨房用。在窑腿之间,多处挖有小龛。正房窑腿上的小龛内摆小香炉一个,用来敬天地,龛两侧常贴对联(如灶神前贴"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龛上面常贴横批(如"天清地宁")。厢房窑腿上的龛可用于敬天地,也可以放油灯。倒座房外墙上的龛大小与厢房窑腿上的龛同,用来敬马王爷;倒座房临院门一侧山墙上的龛用来敬土地;院门内侧两边墙上的有龛,不是敬神灵的,而是放油灯,称"灯龛"。
村内质量最好的建筑当是王家了,王家的兴旺在其修建的建筑上得到了充分体现。王恩润宅,坐北朝南,并列院子有3个,中间院子的正房有7孔窑,两侧院子的正房为5孔窑,厢房分别在东西两侧,均为3孔窑。左右各有一个跨院,是"长工们住的"。主院正房均带前廊,厢房则部分带前廊。主院前还有前院,其厢房为牲口房和草房,大门在东南角,朝东偏南。前院北墙上有6个圆环状拴马扣,造型浑厚饱满。西侧院子二层有小楼三座,分别位于西侧院子二楼两排厢房的南端。村民们说小楼是财主家小姐们住的"绣楼",也许是附会于戏文故事的缘故,其实更为可能的是起防御和了望做用的"哨楼",里面住的是时刻警惕的家丁,而非备受管护的小姐。中间院子和东侧院子的正房、中间院子的西厢房和东侧院子的东厢房上分别建有楼房,而中间院子的东厢房和东侧院子的西厢房上则无楼房,只有4个烟囱,同时此处楼面也不与其他部分的楼房地面相通。如此设计,主要是为了将家丁和家眷们的活动空间划分开。没有楼房的正房和厢房屋顶上都铺上地砖,作为晒场。
院内共存匾额3块:中间的院子院门匾额正面书"严中蹈和",背面书"修竹吾庐";东侧院子院门匾额正面书"忠厚传家",背面书"勤能补拙";东侧院子内东厢房二楼内藏有匾额一块,上书"慈惠流光"。前两款匾额显然是主人以自己的身份请人书写的,后一块匾额则似乎是晚辈为纪念已去世的长辈所敬献。此宅建成于1916年。
在背坡上住宅中规模最大的一处称"十连窑",因为它的正房共有10孔窑洞之多。"十连窑"坐西朝东,由上往下数是背坡的第二层窑洞,有内外两道院门,外院门门匾额书"源远流长",内院门上匾额书"树德居"。十连窑正房的北5孔窑前只有窄窄的一道走廊,南5孔窑之前则是较为宽阔的庭院。
在背坡与阳坡之间的小溪上,架一石拱桥,名曰"锁龟桥"。据说是因为架设在一块形似乌龟的大石头上的缘故,而且老辈子传说,有几次在大水之后还真见过大乌龟爬上岸来晒太阳。
孙家沟现存的庙宇只有观音庙一座,位于村口一块面积约为150平方米的高台上。
孙家沟村的窑洞建筑价值在于:质量高,分布集中,且损坏程度尚不严重,原真性保存较为完整。完整地记录了晚清至民国初期间中国北方黄土丘陵地区一个农村的真实面貌,使我们直到今天还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在发生重大变化以前的窑洞村落的社会生活环境。
招贤镇小塔则村
招贤镇,其名的由来,据说是在隋朝初年这一带发现了大量的煤炭、磁铁矿和陶土矿,这些资源加上还算充足的水源,已具备炼铁和烧制陶器的条件,于是官府四处张贴招贤榜,邀请各方人士前来开发。当时此处尚无地名,后人便称之为"招贤",一直沿用到现在。和一般意义上的镇集不同,招贤镇只是一个地域范畴,并不指某一处固定的商业街市集中地。这一特点当与招贤镇以矿产和陶窑为基础形成人口较为密集的聚居地相关。招贤是碛口地区唯一以生产陶器为主的生产型区域。小塔则村是主要生产地之一。
小塔则村距离招贤镇中心4公里,处在一条狭窄的山沟里。如今的小塔则村实际由三个小村子组成。原小塔则村的陶窑还与住宅紧密结合,它们或者位于住宅侧旁,或者利用山坡地势设于住宅下方或上方。陶窑与住宅靠近,便于窑主管理和经营业务,烧陶的师傅或伙计也多半是窑主的亲戚,所以这种结合实际上反映出小塔则村陶窑的家族特性。在土地改革以前,陶窑都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当地有一句俗话叫"家有老产,辈辈能缓",说的就是陶窑作为祖产发挥的作用。
小塔则村生产的陶器主要是黑釉粗陶。元代时已有生产陶瓷的记载,古瓷多为釉下铁锈花。明、清和民国年间,碛口水旱码头的繁荣带动了小塔则村的陶器市场,一批批骡队把陶器从小塔则村运出招贤,送到碛口码头,然后通过水运将陶器运输到陕、甘、宁、蒙等地销售。当时碛口的中街,有多家专营招贤陶瓷的商铺。在上世纪70年代,这里曾生产出了雨点釉,又名"油滴釉",是我国传统名釉之一,其釉面漆黑油亮,不规则地散布着小星点。其时,雨点釉曾远销至日本。
现在小塔则村保存的老陶窑大部分或停产或破败,或经改造扩大后继续使用。在原小塔则村阳坡西侧较高处,有一窑院的窑洞的正上方书有繁体的"德盛厂"三个字,这是小塔则村唯一留下厂名的老陶窑。
老陶窑大都用石材叠涩砌筑,大石头在下,小石头在上,内壁用耐火泥均匀涂抹(防止石头在高温下熔化),耐火泥是由黄泥和石坂泥以1:1混合而成。从外观上看,陶窑由马桩(基座)、"拉全"(方言,中段的意思)、小顶和烟囱四部分组成,而其内部则是一个圆柱体加上一个上端开口的穹顶。修建陶窑时,其平面用一根绳绕中心而确定,其高度则无严格规定,一般圆柱体部分高约2.5米,穹顶部分高约2米。陶窑内壁只用1-2层耐火砖作为壁面,其余用石头砌筑。穹顶叠涩做法是每层耐火砖向内递进两根指头的宽度。砌砖时,外壁是顺砖错缝,内壁是丁砖砌作。现在一般大缸的制作的整个流程为45天。
小塔则村的窑院外墙通常用高度1米多的大缸排列而成。这些缸大多数是烧制不成功的残次品,少数是近年来销售不出去的积压货。由于山坡上高高低低的几十户窑院大都用黝黑油亮的大缸做院墙,每当阳光撒下的时候,宁静的古村里,别是一番景致。大缸还能用来做烟囱,把缸底敲破,倒扣在排烟口上就成了烟囱。有的烟囱由3口甚至更多的叠加起来,高度达3、4米,可谓是一奇观。
在北宋时,招贤一带出现了冶铁作坊。明、清时期招贤冶铁业有些发展,部分人从事专业生产,但规模很小。民国时期有较快发展,《中国实业志·山西卷》记载:临县招贤铁矿为民国年间山西五个炼铁点之一。自此,招贤炼铁业进入正常发展轨道。
至今,招贤镇及南沟一带还有许多用炼铁的坩埚做材料建造的房屋。坩埚也用来建挡土墙、排水沟等。
白家山村
白家山--碛口古镇的一个无名小村,它不像西湾村是国家历史文化保护名村,也不像李家山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正因此它完全遗存着建造的原貌,才显得弥足珍贵。它位于碛口以东约4公里的山坡上,碛口至柳树公路的北侧,是一个700多人的山村,村中以白姓居多,是碛口经济辐射范围内的重要村落之一。
车行至山下,抬头仰望处,只见山坡上屋舍错落,星星点点,这便是白家山。村中民居分布在东西走向的一条沟的两侧坡上,老院多集中于南侧,其中以白家七兄弟的五处院落最为引人注目。老大白叔明大约在清同治年间带领众兄弟在碛口创业,经营德和商行,生意兴隆,成为白家山首富,在村里修起了大宅院。五座院落相距很近,可分成东西两线,老大院位于西线北头,老二院位于西线南头,老三院位于东线北头,老四、老六共建一院位于东线中部,老七、老五院位于东线南头。从布局看,建院顺序似乎是老大院、老二院、老三院、老四老六院、老七老五院。五处院落的结构大致差不多。尤其是老大院、老三院更为相似,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两处院落。
从进村的路上就可以看到老大白叔明的院子,它位于山梁最高处,很醒目。走近细看,这是一个紧凑的二层四合窑院,坐北面南,院落大门开在西南角,门额刻有"爽气来朝"匾,门外有照壁,门楼雕刻细致。正面有五孔没根厦檐砖窑,窑腿墙上有数个龛位,东西厢房各三间,南房为三间马厩,东南角为厕所。按北方传统的院落布局,大门应在东南角,而厕所应在西南角。此处布局或出于地势的局限,或出于阴阳风水先生的主意吧!从一层西侧可上二层。二层正面为带廊大厅五开间,硬山顶砖木结构,是家族活动的场所,也是祖先牌位设置处,东西厢各三间砖房,东厢单坡顶,西厢双坡顶,另外在东厢北房旁开一小门,可通往街巷,门额有"光裕第"匾。整个院落设计合理,保存较好,当是村中最有价值之建筑。
沿着山路向下,我推开一间虚掩着的门,我打量着这里,几株小草,几间窑洞,一个羊圈,一株枣树,简单、自然得没有一丝修饰。这里是人间仙境吗?如此光景,我突然想到一个古老的词汇--反璞归真。不是吗?这个院的主人看似富甲一方,其实还很淳朴,其本色也充分的体现在这建筑上。这里的古朴建筑、民俗风情,各具风采。一砖一瓦、一木一石上都体现了不凡的技艺,砖雕、石雕、木雕,随处可见。门楼、雕花窗等,每地每处都别有洞天,细细看来,切实让人赏心悦目,品味无穷。院里的一切,都富有浓郁的乡土风情。置身其中,那些旧事仿佛在耳畔回绕,遐想无限。看着这些,脑海里不停闪现那平淡充实的生活。如此这般,岂是现在忙忙碌碌的人们能相比得了的?欣赏这里的一切,不禁令人陶醉。不经意间又来到一处院前,它位于老大院东南,原来这是老三院,院落结构相同,亦为二层四合院,院门开在西南角,门额刻有"居安资深"匾,门楼上下木挂砖雕也很讲究。一层正面五孔窑,东西两厢各三间砖房,南面为一排马厩,二层正面为五间砖房,不带檐廊,东西两厢各三间单坡房。相对而言,老三院的建筑没有老大院精致讲究。
其余三院均为单层四合窑院。其中老四老六院与老五老七院连在一起;老二院破损严重;老四老六院大门楼灵巧讲究;老五老七院大门开在正南。
古老的白家山,砖瓦磨合、砖石木雕,夕阳的余辉映衬出其浓重的威严,仿佛向后人昭示其前世的奢华。这里也是晋商的集中地,因此,古村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纯朴的建筑、考究的设计,还应是其背后弘扬的那种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礼貌待客、和气生财的传统美德,尊才重德、知人善用的用人之道等等的晋商文化吧!
据讲,白家山原有观音、关帝、火神等五座庙宇,可惜今已无存。按古代建村立庙的规则,庙宇历史即为建村的历史。可惜在白家山众多的庙宇遗迹处,已经无法找到有关建庙的碑刻记载了。据村里八十多岁的老人回忆,他们记事起,这些庙宇就已经荡然无存了。也就是说,这些庙宇毁坏已有百年的时间了,而白家山的历史也至少在百年甚至几百年了。
一座小小的白家山村,有着悠久的苍凉,伟严的历史,隽永的哲理,如陈年的老酒一样醇香、诱人。它的价值是无法用语言去表达、用数字去衡量的,它蕴藏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精髓,是一份丰富的民族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