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桥村位于晋源新城西南,南距晋祠风景区0.5公里。村西之山以形似卧虎而得名,海拔高度为1040米,是太原县八景之一"卧虎青岚"之所在。村中央有座石桥,相传是春秋末期义士豫让舍生取义自刎之处,故名"豫让桥"。赤桥村不仅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遗迹,而且依山傍水,古木参天,旧有"赤桥十景"之说。
景区相关资料
能与国内其他6个特色村庄一起,被专家列为可持续发展科研项目,无疑需要一定的实力和分量。
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有着2500年历史的赤桥村,就以其优美的环境,星罗棋布的景点,证明着自身的不同凡响。清代举人刘大鹏《赤桥村十景诗》中描绘为:古洞书韵、兰若钟声、龙岗叠翠、虎岫浮岚、古桥月照、杏坞花开、唐槐鼎峙、晋水长流、莲畦风动、稻垅波翻。有着如此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名村,却一直静静地躺在卧虎山下。
名村风华今犹在
从太原出发,沿太汾公路南行约22公里,便到了赤桥村。村子依山傍水,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立于村东的公路上,放眼望去,西山犹如一只伏卧于山间憩息的猛虎,昂首、摆尾,目光闪闪,此乃世人称奇的卧虎山。该山峰峦峻岭,松柏吐翠,北连龙山、蒙山,南至明仙峪,与晋祠毗邻。一场春雨刚刚洗过,浮岚缭绕,薄雾弥漫。不是仙境,胜似仙境。
山下,是上世纪50年代就被太原市政府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兰若寺。据史料记载,兰若寺始建于北齐年间,曾经两度被毁、两度重建。上世纪60年代末,兰若寺被推倒,在寺庙原址上建起了晋祠镇造纸厂。
据太原市文史研究学者王剑霓(发现晋阳西山大佛的第一人)考证,赤桥村早先叫韩村、刘村,也叫石桥村。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智伯、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四卿分霸,智家实力最强。智伯便联合韩、魏两家攻打赵家,围困晋阳城(今太原市古城营村)。因城高墙厚久攻不下,智伯就掘渠南引发源于难老泉的晋水,北引汾河之水来淹晋阳城。就在洪水快要漫过城墙时,智伯军营反被水淹。原来,赵襄子在水临城下时,派人潜出城外,说服韩魏两家反戈,决堤放水冲垮了智伯军营。其中,晋水就从赤桥村流过,浇灌田地、洗草作纸,润泽方圆数百里,后人将其称为智伯渠。渠宽约4米,深约3米,用方石砌成,在村中央分成两股,一股经赤桥向北泻下,一股转弯欢腾东去。
赤桥,原本不叫赤桥。赵襄子杀死智伯后,智伯的重臣豫让幸免于难。他发誓要为智伯报仇,便多次行刺赵襄子,但均被赵军捉住。赵襄子感其忠勇而屡次放了他。豫让仍不死心,不惜用黑漆改变容貌,吞火炭烧坏嗓子,使自己变成一个"既疯又哑"的乞丐,伺机行刺,以报智伯。一次赵襄子离宫到卧虎山的囿地狩猎,豫让藏在桥底下准备行刺。赵襄子走到桥上,战马受惊,手下人将豫让捉拿。豫让自知必死,征得赵襄子的同意,豫让在赵襄子的衣服上连刺三剑后,刎颈自杀。一时间,渠水泛红,桥面尽赤。当地百姓感其忠胆义肝之志,便将石桥改名为赤桥,石桥村也改名为赤桥村,一直沿用至今。豫让刺赵的故事也被当作忠心报恩、舍生取义的佳话代代相传。
按豫让刺赵时间的推算,赤桥村至少也有2500年的历史。王剑霓老人说,这在全国村镇史录中也十分罕见,是典型的历史名村。
在赤桥村,造纸有着悠久的历史。立于晋祠内的《遵断赤桥村洗纸定规碑记》记载,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赤桥村民造纸已成规模,而造纸洗浆之水即为晋水,并形成每到清淤河道无水可用时,就到晋祠庙难老泉分水堰旁洗纸浆。因晋祠等村将难老泉两岸堤堰加高、砌筑石栏,赤桥人无法下河洗浆,便将河北岸拆开一道口子,双方由此引发争执。为维护村民利益,赤桥村村民上诉公堂。官司历时3年,从县衙打到省辕。最后,省辕指派阳曲、寿阳等数位知县实地考察,最终判定赤桥村胜诉。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几位村民为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将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刻成两块石碑,名曰"洗纸公文碑",一块置于晋祠院内,一块置于赤桥村兰若寺内。"男人锅中蓬草,池中捞浆,女人携登持刷,贴纸上墙。家家户户,院内院外,房前屋后,一片金黄。"可见,当时洗草造纸在赤桥村已是如火如荼。
9位老人促开发
赤桥村的地势西高东低。相传,村东是层层的稻田与莲花。春夏之时,秧苗青青,蛙鼓声声。百莲争艳,叶圆如盖。蜻蜓高飞,鱼翔浅底。微风送香,沁肺润脾。进入秋天,"金海碧波腾细浪,如步江南鱼米乡"。黄灿灿的一片,令人心旷神怡。
在赤桥村东南半里路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满杏树的坞地。每到春天,花吐粉红树吐绿,满沟遍野,花红树绿,芬芳醇香。秋天,黄杏累累,汁甜如蜜,与金灿灿的稻田遥相呼应,美不胜收。唐朝李白、宋朝范仲淹等名人来此游览后,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走进赤桥,古树参天,枝繁叶茂。仅古槐就有15株,千年以上者9株。其中,豫让槐树围5.6米,树高4.5米,母子槐树围7.5米,树高5米,是赤桥村树龄最长、树径最粗的树木,可与晋祠庙中的古树媲美。赤桥村是太原市少有的古树村,古槐也成了赤桥村的标志之一。
与古槐、智伯渠、赤桥齐名的还有古驿道,也称官道。官道,最早是赵襄子由晋阳城通往西郊、晋水之源头与天龙山区的必经之道,历代沿用。而今,已成为赤桥村的主要街道。官道由东向西,全长1000余米,宽处约4米。官道两旁,仍保留着明清时代鳞次栉比的许多建筑,有米面店、肉店、饭店、旅馆、贸易货栈与民宅。清末举人刘大鹏的故居,就完好无损地坐落在村中央官道南侧。去年,刘大鹏诞辰150周年纪念活动在其故居举行。街门上,恢复后的"举人"、"父子登科"(其子也为举人)匾文,赫然醒目。其撰写的《晋祠志》在上世纪80年代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成为研究晋祠的主要文献资料。与刘大鹏斜对面保存较好的一处四合院,有人用太原市区的一套单元房与其置换,主人婉言谢绝。据说,村中这样的院落还有十几处,价值均在数百万元。
赤桥村的古建筑中有许多匾额,可分为木、砖、石三类,木质居多,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据介绍,现存的匾额50余款。保存相对完好、字迹可辨认的有40余款,但因为缺乏保护意识,有些风吹雨淋,显得破败。赤桥村的额辞内容丰富,有的彰显家风,如箕裘世业、古家风、遗唐风、耕读第等;有的明志向,如崇德居、光裕、竹苞松茂、兰桂芬芳;有的反映的是主人的道德情操和为人处世,如强恕居、宁静致远等。它们与房屋中的各种木雕、砖雕及石雕等,共同形成了赤桥村的一大景观。2004年,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研究生郭强、常利兵对赤桥匾额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撰有《赤桥匾额释例》一文,对赤桥村的匾额文化作了详细的介绍。
村西,有一座悟圆寺,旧称兴华洞。相传,赵襄子获胜后,在卧虎山辟为囿地,专为其猎狩之用。村西的兴华洞,即为当时赵襄子休息之所,称为离宫别苑。如今悟圆寺的广场上,停着一辆辆旅游汽车。村里人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意识到赤桥村旅游的价值了,但都是买汽车为别人服务,忽视了开发自己家门口的旅游景点。有一位村民说,赤桥村的旅游景点是很多,但开发起来也很困难,首先钱是制约开发的一个瓶颈。"但不开发就会损坏,赤桥旁的豫让祠和离村一里路的兰若寺也只留下残迹。"赤桥村一位叫郑祥麟的老人郑重地说。郑祥麟是一位退休干部。退休后一直对赤桥村的历史文化进行研究。2005年,为恢复村中历史景观,在他的提议下,赤桥村村民自发成立了开拓文化旅游资源促进会。郑祥麟被选举为促进会的成员之一。这9位老人中,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也已有60岁。他们是聂致中、周跃光、张贵章、张光责、郑祥麟、梁计生、梁计元、郭华、刘晓东。
保护利用正当紧
2000年,一位名叫哈丽丝的英国女学者慕名来到赤桥村,又是询问,又是拍照,并将她所见到的情况带回英国发表,引起有关人士的重视。还有一位英国学者,将刘大鹏的《晋祠志》译成英文,在英国发表。2002年欧盟政府组织奥克多姆维也纳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和山西大学华北文化研究中心有关人员,对赤桥文化进行了研究,将赤桥村作为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科研项目向欧盟提出申请,赤桥村与我国其他6个特色村庄一起作为可持续发展科研项目,得到欧盟的批准。
"村中有这么多丰富多彩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却静静地躺在那里。如何把死宝变成活宝?把赤桥村变成文化旅游村?"聂致中说,外国人都如此重视,自己人没有理由不重视。从那时候开始,他们就酝酿开发村里的文化旅游。
现在,村东的稻田依稀可见,但刘大鹏在《赤桥村十景诗》中描绘的古洞书韵、兰若钟声、杏坞花开、晋水长流、莲畦风动、稻垅波翻自然景观已经消失。兰若寺在上世纪60年代遭到毁坏,变成了晋祠镇政府的造纸厂。智伯渠也在上世纪80年代末,晋祠镇政府保护性地用预制板将其覆盖,成了人们行走的便道。赤桥,也被埋于古官道之下。不过,从裸露的部分看,完好无损。王剑霓说,这些都是珍贵的历史文物,有极大的开发价值。"赤桥村南连晋祠,北接晋阳西山大佛,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现在晋阳西山大佛已经恢复原貌,如果赤桥文化再得到恢复,就会成为三点一线,既可以增加旅游资源,又可给旅客提供更多的景点和不同的服务项目。"周跃光认真地说。
现在,兰若寺坐西朝东,靠西的阁楼已经恢复原样,中间的大殿也已破土动工。 原先的兰若寺,为三进三出的院落,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8300平方米。上世纪60年代,晋祠镇政府在兰若寺原址上建起了造纸厂,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寺庙、古柏毁坏殆尽。从2005年起,9位老人为了恢复兰若寺原貌,反反复复找晋祠镇和晋源区政府。"我们都是骑自行车、坐公交车,去区政府、市政府等有关部门反映,一去就是一天。为了省钱,中午自带干粮,还遭了不少白眼。"最终,在晋源区旅游文化局的协调下,2006年9月,造纸厂关门息业,兰若寺开始恢复性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