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赶到李庄,暮色已然降临,吃过晚饭,便一头扎入这久负盛名的古镇,去追寻积淀已久的古老气息。
沿长江南岸是一段新修的滨江路,这大概是世界上最短的滨江路了,长约两百米,小巧而整洁,饭后的人们在这里跳舞、喝茶,轻松而又祥和。滨江路旁是一排整齐的楼阁,因为有了钢筋水泥的浇铸,显得格外雄伟,却也失却了几许古朴的风韵。走完滨江路,就来到了名副其实的老街了。街牌在淡淡的月光下模糊不清,踏上砂石条砌成的街道,没有都市大街的平整,多了岁月的颠簸,脚步反而更加清晰有力。两旁的房屋都是木质结构,风雨侵蚀的痕迹已无法去辩认它年代的久远,只是在大门外多了一道只有腰部那么高的小门引起了我的注意,想来大概是为了闺女家少抛头露面罢!门口坐着的老人们正在享受着劳作了一天之后的清闲,叼一卷烟袋,拉几句家常,古老的眼光中透出岁月轮回的痕迹,一切与我如此之近,又与我是如此之远。抬头仰望,参差的屋檐在昏黄的灯光照映下黑压压地扑面而来,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其实老街并不太长,大约半小时已被我走了一整趟,依稀经过几座庙宇,看外形有明代的、也有清代和现代的,不由得赞叹历史对李庄的垂青,想起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同济学子就在此“砺志磨剑”,童第周、梁思成等也曾在此传道授业,第一次与他们走得这样近,不知是我的荣幸,还是我的悲哀。如今,已听不到朗朗书声,剩下残缺的飞檐,斑驳的墙壁和几蓬蓑草向游人诉着她昔日的辉煌,冷清之余多了几分历史的厚重。
由于陌生,我也知道这只是走马观花而已,要了解李庄,我还得听听她的声音。街道的尾端有两位老人在喝酒,当我有礼貌地向他们打听有关李庄的故事时,两位老人热情地邀我同饮,醉态可掬地向我大声讲述着他们引以为傲的“九宫十八庙”、“旋螺殿”等等他们知道和不知道的一切。告别两位微醉的老人,夜已深了,月光将我的影子拉得老长老长,映在古镇明代的青砖、清代的墙面上。这里不同于江浙小桥流水的人家,因为她有大江的依托,有西部的豪放,这里也不同于丽江边上的古城,因为她有浓浓的人文气息和饱含传奇色彩的先贤的足迹,或许我来看的,不是李庄的过去,而是自己的将来。
第二天,万里晴空,我在导游的引导下彻底地走完了这个小镇,虽然阳光明媚,虽然有详细的讲解,我脑中却总是浮现出昨晚独自彷徨的画面,记忆深处有几许苍凉,几许深沉,更多的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回味。告别了,李庄,愿您在昨日的尘烟与今世的繁华中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