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小三峡如果不看宁厂,那是一大缺憾,让老人说,宁厂的名气,比小三峡可要大得多喽。
说也奇怪,大巴山中,巫溪县北冒出一座奇峰,拔地参天,山峰顶部,形状酷似一个巨大的金元宝,世代传说,它象征着一笔巨大的财富,所以当地人给它起了个好名字―――宝源山。就是这座宝源山,北麓涌出一股神奇的盐泉。这股盐泉,日夜流淌,真的给当地带了几千年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滚滚财富。历史上最繁荣时,这窄狭的山谷小镇有七八千工人,数百条运输船,真正是满川炉火熊熊,白日烟雾如云,夜晚照彻天地。
宁厂虽处深山,过去一点也不土,自宁厂为中心,水路有大宁河直通长江,陆路则四通八达,北至陕西,东到湖北,夔府万州,都来此贩运盐巴,日日夜夜,人如潮,马成队,摩肩接踵,捅挤不动。这里的盐就是白花花的银子,人富,大盐商们一掷百万,比之州县的富豪还财大气粗,所以连京城的皇上也眼红此地,专门设过一个县,征收盐税。外地的百货自然流人深山,挑夫船工,盐工商贾,帮会无赖,僧道巫师、寺观庙宇、青楼赌场,酒肆茶楼应有尽有。
宁厂这座古老的盐镇至少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当地人更自豪,说三千年前就开发了盐泉,按他们的说法:商代的巫咸就是这里的人,这里地名不是巫吗,巫山巫溪就是巫;那咸,就是说的盐巴。
传说最早谁也没想到这里是宝地,也不知是哪朝哪代,还是一个陕西人,姓袁,打猎至宝源山北,发现一头雪白的野鹿,遂翻山越岭,追赶至此,那白鹿奔跑到这泉边,猎人见它低头喝水,然后突然消失。心中大感疑惑,此时正好口中干渴,也去泉边饮了一口,不想竟是咸的!猎人一想,这不是盐泉吗?大喜,用盐水煮盐,盐味上乘,遂专门加工制盐,富甲一方,再也不从事打猎营生。从此,这里就一日盛过一日,成为一大盐厂。人们思念白鹿引导之功,遂敬白鹿如神。现巫溪县城桥头,就塑有白鹿形象,白鹿成了巫溪县的象征。传说白鹿是从北边发现的,遂称其地为白鹿坪。
不过鹿早就没了,宁厂熬盐几千年,烧光了方圆百里的柴,山都秃了。明朝在宁厂北的檀木坪发现煤,那里立刻就成了大镇,成千工人,每天几十船煤下运。
汉代这里的盐已经有名,有人推测,宁河巨大而神秘的古栈道就是为运盐而开。二千年来,历朝历代生产不停,建国后,因它处盐业发展,这里渐渐衰落,至九十年代,此地盐业突然停顿,关炉停厂,昔日繁荣风流云散,宁厂立时变为死寂的古镇。
一个二千年的生命就此结束,一切都成为历史,化为供人们怀念的遗址。我们看到的,正是这卸妆拆台一幕。
宁厂在巫溪县城北十公里,现在只是一处冷寂的破镇,工人都已经下岗。年轻人也出门打工去了。但夹河两旁巨石垒成的古河堤长达一二公里,这是非常大的工程。这么小的城镇,古码头密布,有十几个,数量远远超出一般市镇,可以想到当年百舸争流的热闹景象。
这里的一个老人说,船上运的都是白花花的盐,一船一船运到长江,下武汉上重庆,生产多少卖多少。这里的戏,比县城都好,外省的人若不怕吃苦,在这干二年,挣的钱就能讨一个老婆。可是工作不好找,一十三省的人都来这里找钱,走私的话,二个月就能讨一个老婆,不过走私捉住要杀头,这里关卡很多,盐警带快枪,好利害哟。还说,盐泉的盐最香,甚至炒菜不放油也行,能清火治病,红眼睛用淡盐水一洗就好,无比灵验。
旁边的年轻人在笑,那眼神,似乎笑他吹牛。
老人见状,哼了一声,想必也认为这个年轻人狗屁不通。
不过在巫溪县城就听人说,宁厂姑娘漂亮,老辈子时那里人有钱,妹子都抢着嫁到宁厂,只要是宁厂的,瞎子跛子都有人跟。过去上宁厂,就相当现在下深圳,真有意思。
没想到,深山中,竟然具有这么个吸引力十足的地方。
这些绝壁栈道,上边有盐卡,据说都是为运盐开凿的。
明代李自成起义失败后,一支义军转战至此,占领宁厂,利用险峻地形,修建堡寨,抵抗官兵。同时大力开发盐业,财力雄厚,与清军对抗多年,才被镇压下去。今宁厂尚存有两座古寨,东边一寨名女王寨,西边一寨名桃花寨,现在还有女王招亲的传说呢。这两座山寨,地形易守难攻,望而生畏,可称天险,一般人也很少上去。官府虽然在险峻处把关设卡征收盐税,但不少人还是翻山越岭,走人迹罕至处背盐,山上留下许多让人惊心动魄的险峻盐道。
这就是盐泉,现在都哗哗白流走了,过去却是滴水必争,看这古分水槽,还在那里公正地分流水,但谁也不再为争夺盐水打架了。
我没见过生产盐,想来是把盐泉引到锅里烧干水,就成了盐。镇上老盐工笑道,不是地,要用盐砖呢?
这是一种古老的工艺,熬盐过程中用的盐砖和大砖一样,只是颜色发红,因生产停止,盐砖都被修了房子,现在许多墙上还保存的有。我看了巨大的熬盐锅,但倒底也没明白盐是怎么生产的。我弄不明白,听说专家也感奇怪,北京马上专门来一个小组研究这里的老工艺,有意思吧?
盐水过去可是宝,谁占住泉,谁就会暴富,豪强相斗,官商勾结,为争水曾死过不少人。宋代一任官员,想了一个办法,设池分水,泉下建一池,池外设铁栏,上钻大小相同六十九孔,每盐户一孔,用竹筒引入自家,分水公平均匀,并定规矩,立碑为证。数百年一直按此法引泉,那分水板,现在还在哩。不过泉水都白白流到河里了。
现在有人看水流走心痛,于是引盐水开了一个泳池,用盐泉洗沐,号称美容美肤,引得城里美女纷纷出动,能不能有效果是另一回事,但这不失为一个发明。镇上还开了一个“农家乐”,川渝的“农家乐”,即在风景优美处开一就餐玩耍之处,吃山珍野味,打麻将,以供城里人消闲。四川人好打牌出了名,说是能培养冒险精神,男男女女,没明没夜地打,打牌是人生第一大事。寂静的古镇,于是也稀里哗啦,响彻牌声。
听说已经有南方人要承包开发旅游了。
宁厂古镇,吸引着大批远方的游人,建筑学家来考察古建,美术学院的学生成群结队来写生,民俗学者在这里探访,研究盐业史,古代手工业的学者也来来往往。还有拍电影电视的。每日都有游客,穿行在镇上,寻觅古趣。你能感觉到深山古镇写生的趣味吗?
宁厂民居多临河而建,外侧有用柱子支撑的房子叫“吊脚楼”。房子主要材料是木材,经过长年风吹雨打,变得古色古香,映着青山绿树,显尽巴蜀的妩媚风情。坐在长廊一般的河边,吹着清爽的风,喝一杯小茶,恍如禅境。
但住在这里的年轻人,却一点也不喜欢他们的家,对城里的高楼和自来水,花花世界特别钟情,打工回来,马上会用所挣的钱,拆旧房,建水泥楼房。于是,小镇的古风日渐消褪,再过十年,宁厂不知变成什么样子。文物管理所的人心痛不过,劝他们不要改造,他们大怒,斥责城里人不管乡下人死活,当下逼着和他换城里的房子,吓得文物管理所的人抱头而逃。看来,城里人应当和乡下人换着住一段,大家都品尝一下对方的欢乐与不满才好。
在农家乐吃了一顿,每人十元,菜很丰盛,有土产山菜,还有腊肉。吃饭的人,可以免费在盐泉泳池游泳,明亮的阳光下,水看起来又绿又透明,我想多在四处走走,没游。现在回想起来,有点后悔。
不过,去宁厂,不论谁,都不会后悔。
乘橡皮艇漂回县城。让宁河碧浪,打湿了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