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新女性”(二)
遭遇“新女性”(二)
(续上)
尼玛(后来知道店主人的名字是尼玛)汉语很不好,也许我们的突然来访让她有点不知所措,我见壮况有点局促,就让尼玛按照上首的老人的样子给我们来了一碗藏式牛肉面,和藏式什锦炒饭.另外酥油茶是必然要要的!
藏面是用青稞面现场揉成的面条,煮熟以后再浇上做好的牛肉面卤,掺入煮牛肉的老汤,撒上香料做成的.汤的味道真的很醇厚.而且牛肉大块的程度让人不能不服气真的是到了牧区,当然对南方清淡的口味来讲,可能黄油的味道厚了一点!而且青稞面条的筋力很差,入口没有嚼头,不弹齿.这个可能对习惯了小麦面粉的内地人适应起来有些不习惯,不过西藏的青稞都是生长上很少有污染的环境里,绝对不需要农药和激素,而且维他命A高的惊人,是很不错的绿色食品哈!
而藏式什锦炒饭则显然受汉餐和印度饭的影响,是用牛油炒牛肉,洋葱。且有浓浓的咖喱味道.再有可能在细节上的要求会差一点,因为尼玛的米饭根本没有炒散籽.至于味道,我从来就知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和“我的美味可能是你的毒药的道理“.刚刚接触一个肉食民族的饮食,不太适应是几乎必然的.
看见尼玛象一个考试的学生等待考官宣布考试成绩一样的表情.我把杯子里的酥油茶一饮而尽,对尼玛说“真香,尼玛,麻烦你再给我掺两碗.“尼玛显然受到了鼓舞,飞快的就给我们掺好了茶,另外还给我俩各斟了一杯他们自己喝的甜茶, 一定要我们尝试.
为了尼玛的期望,我勉励自己尽量的多吃一点,嘉仿佛和我有默契,也努力争取多完成一些任务.在所有的食品中间,酥油茶是最容易适应的,初入口略微有点厚,吃过牛肉饭以后再喝就觉得非常的香.
藏餐的饭菜,味道上的特点就是牛油和奶的味道比较馥郁,还有青稞面的制品没有小麦粉细腻,根据我的经验,我觉得网上流传的关于藏餐的可怕的流言可以休矣,虽然初次食用可能适应起来有困难,但更大的可能是植食民族和肉食民族的习惯上的差别.
在尼玛热切的眼光中间,我们每人喝光了两杯酥油茶和一杯甜茶,且尽了最大的努力让盘子里面的东西剩的竟可能的少些.然后严重的夸奖了尼玛的手艺,在尼玛幸福的笑容中和他们告了别.出人意外的是,上面所有的食品总共才开支了10块钱.这餐饭不但在味觉方面有新的体验,而且能够让尼玛和她的家人感到愉快,我和嘉甚至觉得连青稞粗砺的口感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嘉说“看不出来你还这么善良“
其实,嘉又何曾不是如此呢.
为了将我们预期的藏餐饕餮之旅进行到低,并且找一个游客多,晚上可以呆的餐厅,我们又在宇拓路和大昭寺广场交界处的左转的街道(是什么名字我没有留意)分别在两家为游客服务的餐厅里品尝了藏式烤羊蹄,和藏式胡辣汤。可能是他们对游客的口味做了一些烹饪方法的方面调整,适应起来完全没有问题,而且服务生也多是一些见多识广的样子,态度职业而有分寸.只是我想,他们是不会象尼玛一样在乎我们的评价的!
也许是旅游的淡季吧,我们围着北京路,八角街转了整整的一圈,没有一家餐厅和酒吧里有六个以上的客人,而且好象都是很享受独处的样子,为了不破坏他们的安闲的气氛,我和嘉没有好意思去打搅他们.
嘉这个时候提了一个听起来非常疯狂的建议,她问我喜欢跳舞吗?我一向比较喜欢夜店的氛围,对跳舞也很喜欢的,只是考虑到下午3点多才到拉萨,想一想别的人到拉萨以后就蒙头大睡以避免高原反应,我们不说静养吧,但是去跳舞喝酒实在是有够想象力.我把我的担心告诉了嘉,嘉觉得她自己没有问题,一则是做健美操教练打的底子,还有为了这次攀登珠峰也做了长时间的体力上的准备.嘉不怕,当然我就更不会怕了,毕竟我已经有了5460米的雪宝顶攀登记录了.
问过出租车司机,我们找到了一家据说是在拉萨生意最好的名叫“阳光热舞“的迪吧,这里对男士收35块钱的门票 ,女士则免单.啤酒到是不贵,百威每瓶20元.迪吧的设施说不上多好,不过DJ打碟特别的棒.里面玩的朋友也还好,蹦迪的水平不象是拉萨这么小的地方的水准.而且美女特多!嘉是那种对音乐很融入的人,加上有专业的底子,而我在业余人士中间也算是会的舞种比较多 ,比较懂配合和表现力的人,所以,我们也有幸成为了那一晚最珠联壁合的明星 .
午夜一点,夜店里的客人几乎散尽,我和嘉还觉得意兴阑珊.在回酒店的途中,盘点今天的行程,我们发现我们几乎有触犯了所有的关于西藏旅游的禁忌:不要洗澡,我们也洗过了;不要剧烈运动,不知道蹦迪算不算剧烈的运动;不要饮酒,我们每个人只不过喝掉了两瓶啤酒而已;令人惊异的却是,我俩没有任何高原反应的症候,
嘉说“也许我俩的前生是夏尔巴人,今生又转世回到这里的吧“
是真的吗?拉萨,这个前世的故乡,今生的宿命.这份聚散离合的际遇,这个无月无星的高原之夜!
(请看第四部分,我和嘉关于:爱,性,婚姻,自由民,男权和女权的有限性的讨论)
遭遇“新女性”(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