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 飞天游龙
上一次临时决定造访绵阳市三台县境内的郪江古镇和云台观,驾车已到了只有几里之遥的安居镇。其时大雨不断,镇外一片积水不知深浅,更见窗外山影蒙蒙,雨雾重重,数米开外分不清东西,一想我才刚拿本两个月,不免心生胆怯,只好打道回府。也许是常住山中的神灵怪我们不够虔诚,故意要考验一下我们,一出山雨就小了,雾也散了,我真后悔。 我们商量一定还要再来。
9月21日星期天,起了一个大早。岳母、妻和我就准备出发。妻提出她开车去我开车回来,要求合情合理,就依了她。妻车子开得很稳,10点钟我们车就停在了郪江卫生院的门口。从看见镇政府门口立着的两尊轮廓模糊的石狮开始,古镇的风貌就慢慢地展现在眼前:最多三米宽的街道,两边的一色的木结构小青瓦平房。家家平房的屋檐都伸出许多,并用木柱支撑着,自然形成了一条遮风避雨的走廊,想古人在那时都有便民利他的设计境界,今人似有好多的不足。有几家在走廊上的横梁上挂满了金黄的包谷,让百多年的老屋有了几分生气。
老街右边向街面有一个门洞,问一位当地的老人,才知道是一座庙宇,叫地祖庙。庙宇气势宏大,但年久失修,满目荒凉和破败。进门是一个走廊,顶上面就是一个戏台,只是上戏台的楼梯已不复存在。看见戏台中央一组团形的雕花上还泛着几块鎏金颜色时,不由得闭上眼睛。这一刻,仿佛又听见了当年鼓乐喧天的呐喊,看见了刀光剑影中武生的英姿。当回到现实时看见那周围去头少脚的木雕饰件,两边二层厢房的护栏摇摇欲坠的景象时,你不能不感慨往事如梦,时光如水,真是:任几多繁华,都挡不住岁月的侵蚀;凭再大威名,也留不下一丝的痕迹。
离地祖庙不远还有一座庙宇,保存得要好得多。听当地人讲,郪江原来共有五座庙,而且都是带戏台的,可惜其他的都拆了。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的却是庙前那两棵径过一米,寿达几百年的大榕树。
郪江的古韵需要慢慢地去品味。这一定是一个充满传奇而被时光淹没了记忆的地方。要不然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郪王就不会将都城建在这里,是这里上佳的风水,还是宜人的山水?当我们顶着烈日来到九龙桥时,我们好像明白了一些。九龙桥桥墩桥面都是青石为材料建造的,小桥有不到2米宽,桥墩之间由两块青石板连接,桥墩两头平伸出的部分被雕成了龙头,一泓碧水缠绕在群山之间,九龙桥就像一条腰带让郪江平添了几分妩媚。两岸树林和草丛中的鸟鸣与秋虫的唧唧喳喳的叫声,千百年来就不曾断过,而九条蛟龙安心地托着桥面,一托就是千年,究竟是九龙感念郪王的恩德而甘愿为郪王的子孙服务,还是郪江的水胜似琼浆一饮千年而舍不得离去呢?答案在我们心中。我们只是知道这里曾经有过的繁华和光荣。
离小镇不远的后山岩壁上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郪江汉墓群了。正门和小门都上了锁,也没有人看守。在老乡的指点下,艰难地通过竹林边的小道进入了院内。也许管理部门知道偶尔会有人前来参观,故崖墓的铁门并没有关上。好在我事先带了露营的头灯,得以清楚地观看了崖墓内部的情况。
此地大的崖墓有五、六座,都是在山壁上人工开掘出来的。崖墓内部按墓主生前居住的环境建造,有一室一厅,两室一厅等结构。四周的墙面雕刻成正方形,如同镶木板的样式,屋顶呈四面锥,中间雕成圆形顶,墓室不仅有门眉,还有石拱柱,更妙的是在生活区还有灶台,水缸和供奉的神龛等,要不是有一座墓里有一具石棺的话,还真以为是先人凿崖而居的石屋呢。很有趣的是崖墓内的画像石刻,最经典的是一幅狗咬耗子图,想当时的人也把耗子没有办法,猫也不起作用了,或许是为了保证洞天福地不让耗子来捣乱。才雕了这幅图画来吓唬耗子吧。想想现在住楼房的朋友们时常还在翻箱倒柜地与耗子周旋而不能获胜时,学学古人用吓唬之道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临近中午,我们在街边的一个小饭馆吃了饭,正宗的川菜,价格也公道。郪江的民风纯朴,不管的老人还是青年待人都很热情。我们带着几分眷恋离开了古镇,前往我们下一个目标,全国著名道观—云台观。
车行大约有五、六里就来到云台观的山脚下,窄窄陡峭的坡道,再加上连着180度的两个急弯,硬是让我紧张了一下。好在一切顺利。我将车停在遮天避日的大榕树下。刚下车,七、八个年龄大的在十来岁,小的三、四岁的儿童就拥上来,拉着我们的手,口中亲热地喊着阿姨,叔叔,婆婆买我家的香蜡。一时弄得我们不知如何是好。为了不让他们彼此争吵,我们只好在卖门票的道士那里买了一套香蜡。
云台观历史悠久,充满着神秘而又浪漫传奇色彩。据说云台观在天文星系图上位居“三台星”,不知今之三台县是否因之而得名。其地脉为九龙捧圣之风水宝地,指的就是四周九山十八沟将其环抱于中央,宛如九条蟠龙捧起的一颗明珠,历来是乾坤秀萃之所,神灵之宅。传说三国时,刘备驻军郪王城,一日,诸葛亮登云台山,观其为宝地,遂于山顶布玄阵摆七星灯,意为照九龙藏身,变山为水,以利建都。忽一晚子时听山顶有言谈之声,而四下无人,方知此山已被神人占据,无奈只好作罢。最后刘备终未成就霸业,不知是否与此有关?
更为神奇的是东汉年间,张道陵率弟子赵升、王长至云台山练大丹。服之,跃入半崖石壁中,自崖顶而出,因成两洞,即峻仙洞,平仙洞。后与夫人登云台峰白日飞升。
与云台观直接兴盛有关的应该是在南宋光宗绍熙甲寅年间,武当山真武祖师自武当飞神化气,托胎于赵岩之宅,即玄帝八十三化身,号肖庵的赵法应。他十一岁就到云台山结茅庐修练,后召集门徒募资修建大殿玄天宫及二殿拱宸楼等。
从此云台观香火不断,代有增修,逐渐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不同的殿宇亭阁绵延有两里多。绝大多数的明清两代的建筑。除三皇殿还被村民分隔占用外,其他的都得到了修复和比较好的保护。建筑群中既有明代修建的玉带桥、木牌坊,更有高达丈余的
一对“石华表”,三合门、圈拱门、青龙白虎殿、玄天宫,又有清代修建的水榭凉亭、十殿、观音阁、城皇庙、九间房、灵魔殿、藏经楼、钟鼓楼、香亭等。观内还藏有大量的文物。喜欢寻古探幽的文人,勤练周天大法的道友,渴望明了未来的信众,热爱清风翠柏的雅士,都能在云台观寻找到各自的所求。
云台观漫山遍野的古柏,随处可见的百年榕树,是最让我留恋的。我将两张吊床绑在三棵大柏树之间,躺的吊床上,闭上双眼,闻着柏树散发出的淡淡清香,听着柔柔的山风轻轻地从耳边吹过,仅有的几分疲劳也很快散去,心情怡然而轻松,仿佛觉得山风在轻轻地摇着我的吊床,顿时有了飘飘欲仙的感觉。也不知道家的练神还虚是不是如此境界?
美好的东西总是短暂的,看着逐渐变长的树影,我们不得不踏上了归程。不过郪江的秀水,云台的清风却永久地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2003年9月26日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