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文县是一个苗族聚居区,地处川南山区云、贵、川三省交汇处,以喀斯特地貌的石林景观和岩洞风光著名,被誉为“石海洞乡”。
大年初二,我们从竹海西大门出发经龙头沿二级公路经过兴文县城一直可以到达石海洞乡景区。本来以为宣传了那么多年的老景区,今天又是初二旅游高峰,游客一定会人如潮涌、摩肩接踵、蜂拥而来。不料沿公路到了山顶却看不见什么游人和车辆,只看见一个叉道尽头有施工车辆穿梭,到处是水泥、石子、预制板等建材,还以为是走错了,到了人家的什么工程工地。于是继续沿公路向前走,在一三叉路口停下问路,被告知走过了头,就是刚才那个工地!原来石林景区虽然早已名声在外,但是由于缺乏开发资金,多年来一直处于原始状态,直到2002年国庆前夕才由成都绿野集团投资,在景区修建游山道路、建立游客中心和停车广场、完善岩洞灯光及利用天然地势围建高山湖泊等基础建设工作,预计到2003年五一黄金周才能正式完工。现在连汽车都只能停在公路边上,孤零零的售票亭看上去更像一座WC,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现成的建筑了。时逢阴雨连绵,更使人感到冷冷清清,心中不免对景区的好感大打折扣。
进入游山道,我们身边两个8、9岁大、鼻涕吸溜的小男孩出人意料地用尚属标准的普通话(在四川的山区连许多大人都几乎听不懂普通话,更别谈说了)自我介绍可以为我们当导游,“人家公司要50元,我们只要20元。我们可以先免费给你们讲解几个景点,你们满意之后再请我们”,听了这番自荐介绍,看着这两个小不点,我们真有点像在听小品一般地忍俊不住。我只好告诉他们,我们喜欢自己看风景,不喜欢听别人介绍什么传说故事,送你们两块钱去买糖吃,赶快去找别的游客吧。原以为他们还会继续纠缠,却不料小东西接过钱规规矩矩地说了声谢谢就转身走了。
兴文石林虽然比不了云南石林的奇特和壮观,但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地表奇峰林立,千姿百态,地下溶洞交错,石峰石柱石笋石巷等孤峰独立的溶岩景观随处可见。有一个天泉洞,洞体规模宏大,为多层长廊和厅状地下岩溶洞穴,洞道总长4.2公里,可惜我们去的时候正在内部装修不开放,只能远远地站在洞外张望。天泉洞出口处有一个神奇的“天坑”--大漏斗,当地人叫它“天下第一大漏斗”,该坑比号称世界之最的直径330米、深70米的美国阿里西波大漏斗还大得多。天坑是一种自然景观,一般地处山顶,四面绝壁,中间突然向下凹陷形成一个深不可测的深坑。这种天坑奇观在广西乐业和重庆奉节及四川雅安都有,但各具特色,风格各不相同。兴文天坑的气势宏大,下部呈圆锥漏斗形,中部向上绝壁突起,在坑底仰头难见山顶,直径之大对面遥望难见游人,真让人惊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可谓实实在在是“鬼斧神工”之大作。
(四)、跋涉苗岭访悬棺
初三早上从兴文县城出发,经石林后转入望不见尽头的层叠群山向珙县洛表乡的悬棺景区挺进。兴文南部是人烟稀少的川、滇、黔三省交界的苗乡高山,上百里荒山野岭难见行人踪迹。李琼歌里唱到山路十八弯,可是这苗岭的山路何止一百八十弯!弯弯环环相扣、山山岭岭相连,窄窄的石子公路道旁就是悬崖深谷,加上当天满山大雾弥漫,对面十米不见人,我一直是大气不敢出双眼直瞪前方慢慢驾驶。幸好虽然路况极差但是车辆少而又少,几十公里的盘山公路我几乎不记得会过什么车子,加之第一天的“准车祸”教训,可谓是因祸得福,如此恶劣的山道竟然平平安安地走了过来。
其实,如果不是山道险恶、云遮雾罩,这川南苗岭的风光还真是一流的。在石林之后大约十多公里的一个叫大雪的苗乡,也有大量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景观,山势陡峭、石峰林立,与桂林山水和张家界风光都有相似之处。可惜当时云雾实在太大,既不能摄影也无法摄像。天上还落着小雨,道路泥泞不敢冒然停车前去观光,加上赶路心切,只好与奇山异水优美风光失之交臂。
走下苗岭之后的第一大镇是兴文县的九丝镇,出镇口只见道旁一酒店高悬“僰道饭庄”字样的招牌,估计心仪已久的僰人悬棺已经不会很远了。果然,就在出镇口不远的前面一处依山傍水的山道旁,我们发现了高高的崖壁上布满了人工开凿的方孔和空穴,那就是悬棺遗址。事先从网上查得的资料表明,僰人悬棺主要分布四川的珙县和云南的威信等地,其中以珙县最为集中,却不想兴文县境内也有。在珙县的曹营、洛亥、洛表、罗渡等地,都有悬棺遗迹。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珙县洛表乡的麻塘坝,那里是国内最大的悬棺保护基地。1988年,麻塘坝僰人悬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麻塘坝是一块南北长约千米、东西宽约3、5百米的平坝,一条小溪从坝中穿流而过,溪水东西两岸是悬空高耸的峭壁。在数十至上百米高的山崖绝壁处分布着两百多具悬棺和无数存放悬棺的穴孔遗址。放置悬棺的崖壁上还有许多赭红色涂料的岩壁画,线条简洁但较为写实,其中的铜鼓、巫师和骑马之人一望即知,与我曾经看过的以写意为主的广西左江花山壁画有很大的不同。
在麻塘坝悬棺博物馆,我们邀请了珙县民族职业中学的悬棺研究专家黄华良老师为我们讲解。他目前正在撰写《悬崖上的民族》一书,对于僰人历史和悬棺葬风俗研究较为精通。僰,棘字下面一人,表明了僰人是一个长期与荆棘丛生的大山森林为伍的少数民族。据《中国民族史新编》介绍:僰族源于氐羌集团,原居住地为西北地区,后逐渐南迁。僰人以膘悍、善骑、勇武著称,周朝时因助武王伐纣有功,被册封为“僰侯”,在西南建立了“僰侯国”,今云南昭通和四川宜宾一带都曾经是僰人的聚居区。珙县、兴文与云南接壤,为古西南夷腹地,汉武帝开夜郎,置犍为郡时属僰道县所辖。这个“犍为郡”即今乐山犍为县的名称渊源。
悬棺为风葬的一种,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而且并不限于僰人,它是古代南方多个少数民族的习俗。悬棺几乎都集中在面临蜿蜒流淌的小溪大河、背靠峭如斧劈的高山峭崖上。在国内比较有名的有江西龙虎山(春秋时期)、福建武夷山、重庆小三峡(战国晚期)等悬棺遗址。奇怪的是每个地方的悬棺都仅仅在历史上存留了一个时(商周时期)期,以武夷山悬棺出现的最早,大约在周代。而珙县的僰人悬棺出现比较晚,并且是整个中国悬棺葬的终结地,随着明朝万历年(1573年)间14万明军对僰人的一场大规模剿杀,这个神秘的民族和悬棺葬俗从此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由于整个民族的消亡,加上僰人没有文字,因此,关于僰人的许多历史都仅仅存在于只言片语的文献中。剩下的就只有很难令人信服的传说故事了。在黄老师将近两个多小时的导游讲解中,似乎除了传说之外,我几乎没有记下什么其他的内容。其实,据专家评说,珙县悬棺究竟是僰人还是僚人尚在争论之中并缺乏结果。看来搞清楚这些问题绝非我辈的学识所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