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古城又是另外一番景色。小街上鳞次栉比的木屋,被门口高挂的灯笼映得红扑扑的。漫步于石板铺成的街道上,如同闲庭信步,感觉特别地好。
古城的大街上,有两家戏院,挂的都是“纳西古乐”的招牌,节目却各有侧重。其中一家以古乐为主,表演者是白发古稀的老人们;另一家才开张不久,却以年轻人居多,古乐和纳西歌舞兼而有之为其特点,生意倒也不错。一听说票不太好买,便早早去了有歌舞的那一家。
长长的门廊两边,展览着象征纳西族生活的物品和照片,装修得也很有点民族风味。往右一拐,是一个不大的天井,侧面的墙上是大幅的色彩鲜艳的民俗壁画。穿过天井,便是一个百余个座位的剧场。两边圆柱上写着的,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文。故纳西族文化,也称为东巴文化。年轻一些的,也有戏称其为鸡头鸭头文,很象形。
舞台背景是表现纳西人生活的画面。身着纳西民族服装的男男女女们在台上吹拉弹唱,中间还穿插一些乡间舞蹈,让观众体验着浓浓的纳西民族气息。姑娘们挺漂亮的,都是中等的个,不胖不瘦。虽然都是纯朴的乡村姑娘,但从其眼神、表情和一招一式中,却透露出无比的自信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唯有一件,使我感到呐闷。怎么几乎所有的姑娘,这腰都那么结实,胸腰同粗,如桶一般。仔细观察,也没有发现人为装饰的痕迹。虽然同大都市里如云如织的美女们比起来,似乎在身材曲线上显得不很自在,但也有一种特殊的韵味。
还是那位头戴毡帽,身穿纳西民族服装,一笑起来眼睛就眯成细缝的男主持人揭开了我心中的迷团。在历史的长河中,纳西族人民世世代代在这块土地上狩猎、耕织、生息着,对女人的美,渐渐有了自己独特的认识。由于生存、生产、生活的需要,健康才是美中之最。
腰粗的女子,体壮,健康,力大,能从事一些较重的体力劳动。姑娘十五、六岁后,如果有一杆粗腰,那夜夜天黑之后,门前窗下的情歌声一定是此起彼伏,热闹非凡。在小伙子的眼里,唯美的是腰!
细想起来,这种审美观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我们知道,摩梭族仍保留着母系社会。纳西族与摩梭族生活在同一个区域里,有着类似的历史渊源。在某些地方,仍保留着一些走婚习俗。女人便是家里当然的主要劳动力了。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腰粗的女子,绝对比城里那种纤纤细腰有更多的生存机会。
在热烈的掌声中,演出结束了,而我的心境却久久不能平静,仍沉浸在纳西人民的美丽传说和幸福生活之中。在领略了不少纳西风情之后,又来到了古镇的街上。这里没有都市里车水马龙喧嚣。穿城而过的清清的小溪,欢快地流淌着,映着茶园、酒肆里透出的灯光。古桥的石缝里,竟生长着一窝窝茂密的杂草,在一阵阵微风轻轻摇摆。多美丽的丽江哟!
第二天,我在拍摄一位纳西族老太太时,静静地蹲在远处,等了很久,终于抓拍到了我心目中理想的画面。桥头,树下,一位纳西族老太太端坐在小凳上,面目宁静祥和。脸上是一条条岁月留下的深痕,脚边是一盘用细线穿起来的香花。再看老太太的腰,最少,也有三尺好几吧。也许,她就是丽江古城中最美的老太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