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游千里日记—走进右卫镇
2008年5月25日
又一次顺着东门走进右卫镇,上一次走进还是十多年前的秋天。踩着青石的道路,匆匆地从东门进北门出,出北门记忆最深的就是大片的元白菜地。总想再一次地光顾这里,每次却只是匆匆而过,对这里总是感觉那样熟悉,觉的是我梦中的城,是我前身后世的所在。
右卫这个边塞小城,以其重要的军事地位在中国的历史上占据这一地之席,周伐猃狁,秦击匈奴,唐征突厥、契丹,宋战辽、金,明抗鞑靼,演绎了多少战争场面。在清代,它成为朔平府治,依托杀虎口,成为一个个民族间融通往之所,晋北的贸易中心。现在的右卫镇已经卸去了繁华的外衣,成为一个北方的农村小镇。
虽然如今的右玉镇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却依然存在着无穷的魅力。现在的右卫镇依然保留着较完整的土筑城,城周10里,有四门。瓮城依存,南北各是双瓮城。城门洞存在,过去比较残破,现在正在修缮。右玉城明朝万历三年砖包。解放后,城砖全无。
走进右卫镇的十字大街,四条街道依然保存原有格局,唯有南街依然保持原来的风貌。我们重点以南街为主拍摄。南街两侧多为老铺面,现在看来有些低矮,却是有着不寻常的风味。在这条大街有座民国时期建筑,据老人们讲,是过去日本人在右卫城开的“日本洋行”,专营洋布,洋盆,洋火……之类。在南街靠东有两处特殊的建筑吸引了我们。一处为天主教教堂,半圆窗户,顶为中式。并排一处为清真寺,圆门洞门,门前为中式八字照壁。中西结合。这些无不印证着右卫镇文化的多元性。
走进官厅街时,那悠静的小巷,仿佛置身于那古老的年代,残破的老建筑,虽然歪斜,却透出历史的沉淀。在一户农家小院,热情的女主人把我们让进老屋,指着墙上挂着几幅玻璃画说:“我们家的这点东西,有年头了吧”。我们看确实是好,晚清侍女装扮的玻璃画,虽然发黑,发暗,却有着不一般的历史了。在一户回民的院里,主人告诉我们,说回民的房小院小。我想,这可能是和他们不以农业为主有关系。在头道巷和二道巷见到两处民国时期门楼,保存得较完整……走马观花,不觉已是12点,来到十字街找到一处饭店吃饭。
点名要吃莜面,让做几个凉菜。悠面,山药,老皮袄是右卫的三件宝。在等的过程中,饭店的男主人回来,比较健谈的一个人,对右卫的历史给我们娓娓道来,虽然多有不准确,但是动听。正说着,有夫妻俩人前来卖蘑菇。也就10几个,椭圆形的蘑菇,比鸡蛋小,表面就像羊肚一样。打听,说叫“羊肚菌”。湿的收购价一斤80元,干的价格是500元。饭店男主人仔细挑捡,过称,说是3两多。夫妻俩人一脸的不相信,说是昨天摘回去称还是8两,一晚上就剩3两多了,又反复称了半天,夫妻俩人拿着40元走了。听店主讲,这东西不好摘,长在酸溜溜下,一天有时也摘不了多少。说着凉菜上来了,闻着有麻油的浓香,吃在嘴里,一种“摘摘面”的味道,好多年没吃了,香。“摘摘面”是晋北野生的花卉,小白花,有种不同于葱的味道。夏天人们多采摘,晾干,做呛锅调味用。店主说:现在干的一斤能卖80元……
女主人端上莜面,吃着香,边吃边向女主人打听当地正月初三迎“喜神”是怎么回事。回说,现在没有“喜神”可迎了,就是从早晨开始,大人小孩全上街,在四大街放炮,一直要闹到中午,从这天开始就可以走亲戚,出城门的时候,就在城门口抛洒点肉或是什么吃的,这样可以一年顺利……反正这是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
吃完饭,我们匆匆赶往中学院内,看右玉最有名,最古老的寺院——宝宁寺。宝宁寺位于城东街路北,始建于明朝天顺四年(1460年),俗称大寺庙。在学校操场一隅,围了个小院墙,宝宁寺破落地孤立在那儿,前后殿,门窗破乱,殿内无佛像。想当年这里是何等的繁华,相传清代康熙皇帝西巡,路经右玉,正遇蒙古叛匪噶尔丹大军南扰,康熙几乎被俘,幸亏右玉民众保驾,才免于难。康熙回朝后,念当地民众保驾有功,特将宫中珍藏的水陆画赐与宝宁寺,一套计136幅,名日“定边水陆神帧”。此后,每年旧历四月八日浴佛节就悬挂于寺内,远近僧道及右玉的市、农、工、商都要前来礼拜观赏,作水陆道场。后画1953年被山西博物馆馆藏。
走马观花地看右玉,真是繁华落尽,物是人非……但那有我心中城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