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营河乐楼在右玉县右卫镇马营河村村南,是朔州市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戏台,它建于何年,无从考证,但就其建筑形体,属明代建筑。楼坐南面北,面宽、进深各三间,分前后台,左右又分一个明间与两个稍间。乐楼构架独特精巧,工艺精湛,木雕、砖雕玲珑剔透,素雅大方。无论建筑艺术还是雕刻艺术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多少年来我们的二人台《走西口》在此传唱不息。
景区相关资料
马营河戏台坐落在右玉县杀虎口乡马营河村中央老爷庙院内,距右玉城关镇约3公里,是朔州现存最好的一座明代戏台。它的确切创建年代不详,从戏台建筑形制、手法、体例研究,为明代中期的故物,清代曾做过修葺。
戏台属老爷庙的一个组成部分。庙宇坐北朝南,建筑以中轴为主,从后至前有大殿、过厅及戏台、左右厢房和钟鼓二楼等。总体布局为长方形,南北长86.7米,东西宽64.4米。
乐楼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前卷棚后歇山顶,台顶通复筒板布瓦,前台前檐,左右山面设台栏,皆置望柱和栏板,栏板凹进,上有雕刻。台栏稍外用长方形条石围砌,台基高1.32米。后檐壁通体施精致的砖雕,座呈须弥座式,雕制华丽,壶门高14厘米,宽61厘米,内雕各种花卉、几何图案。上部砖拼出檐、椽、飞,构件齐全,完全仿木制。下用斗拱支托,斗拱下为平板枋、阑额。雀替砖浮雕洗炼逼真,是古建筑砖雕中较好的作品。
戏台平面分为前后两台,共施檐柱12根,内柱6根,后台长方形,仅一间宽,与前台分隔,前台由于上部梁架施断面较大的内额,沿袭较早期的做法,大大方便了演剧表演的空间。
戏台梁架结构为彻上明造,前台由于使用卷棚式,故顶椽下施月梁,梁头各交在瓜柱上,横向置,"檩垫枋"三件。瓜柱下不用角背,放在四架梁上,下六架通檐,后尾交在通柱上,前端出挑尖梁头放在斗拱上。挑尖梁头做成龙头式样,和《法式》不同。后台脊檩下施瓜柱,放于三架梁上,不用叉手。上五架梁前端与前台四架梁相对,中间施一通柱互交,成为一个完整的构架。这一做法充分说明明代建筑匠师高超的设计建造能力。
戏台前后一周施单翘三踩斗拱。最下置坐斗,上承正心瓜,万拱中间托以槽升子。前后出单翘,不施昂。其做法精巧华贵,是研究我国北方戏台斗拱的较好实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