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太后永固陵,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北,镇川公社附近的方山南部。东临采梁山, 北依长城,清澈的御河,沿方山侧蜿蜒而去。
永固陵始建于太和年间,历时四年,是北魏帝后陵墓中规模最大的一个。
永固陵俗称"祁皇坟",底方上圆。地宫由墓道、前室、甬道、后室四部分组成。前室平面呈梯形,后室平面近方形,墓室南北总长十七米多。连接前后室的甬道呈长方形,均用青砖砌成。冯太后棺椁放置在后室。为防盗掘,墓门由条砖封闭,还特意在墓道内堆积大量石块,在甬道内设置封门墙。整个地宫规模宏大,仅建筑墓室砖就达二十余万块。
永固陵陵园建制基本沿袭东汉。在陵前建有石殿,称为"永固堂",是朝祭典礼的场所,也是陵园的主体建筑。
永固陵在历史上先后三次被盗掘,金正隆年间,盗墓者从西北方打洞进入墓室,随葬品大部分被盗走。金大定年间,盗墓者再次进入墓室,前室的铺底砖全部被盗,随葬的大小石俑、石兽有的被盗走,有的被破坏。清光绪年间,永固陵第三次被盗,墓中残余物又大都被盗走,所剩无几。
永固陵以它高耸壮观的陵冢,独特陵园塔基成为北魏王朝陵园的典型代表。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方山永固陵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北魏文成帝文明皇后冯氏的陵墓。冯氏两度专政,是北燕冯弘孙女,虔信佛教。在山西大同北西寺儿梁山(古名方山)南部。始建于孝文帝太和五年(481)。十四年入葬,称永固陵。1976年发掘。坟丘高22.8米。坟丘前有环绕回廊的方形佛塔基址和平面长方形的建筑物基址。地下部分由墓道、前室、过道和主室构成,全长23.5米。其主室四壁稍向外弧凸,顶为四角攒角式,顶心嵌有雕莲花图案的白砂石。过道前后的石门框上,有莲瓣、朱雀和赤足童子浮雕,为北魏石雕精品。墓内残存石俑、铁矛、铜簪、玻璃杯等随葬品。该陵地面采取墓、寺结合的布局,颇具佛教色彩。墓主生前笃信佛教,这种布局可能出于其本人的意愿。
景区相关资料
开明太后
平城,是拓跋鲜卑所建的北魏都城(公元398~495年),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在大同市北25公里到西寺儿梁山(古名方山)南部,有一高大土冢,这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北魏文明太皇太后冯氏的"永固陵",俗称"祁皇坟"。冯太后在北魏孝文帝即位后,实际掌握朝政,她支持孝文帝的改革,一改祖宗"重武略,不重文教"的陋习,吸收汉族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涤讪了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基础,加快了封建化的步伐。
特殊礼制
永固陵,始建于太和五年(公元481年),历时8年,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 冯氏死,同年入葬。墓园工程浩大,现存墓冢朝南,底基呈方形,南北长117米,东西宽124米,高22.87米。其前有一平面呈长方形的建筑遗址--永固堂,分布有柱础和砖瓦等建筑材料,还有原来树碑用的石龟跌。其前200米又有一座周绕回廊的方形塔基遗迹--思远灵图,冯氏生前虔信佛教,方山墓地系其自己选择,这种富有佛教色彩的墓地与佛寺相结合的布局,可能出自冯氏本意,同时也反映了特殊的北魏礼制。
童子朱雀
永固陵墓室为砖筑,建于墓冢的中心,由墓道、前室、甬道和主室构成,总长235米。主室平面近方形,南北长6.4米,东西宽6.83米,高7.3米,四壁微向外凸呈弧形,向上内收成四角攒尖顶,顶心嵌一上雕莲花图案的白砂石。甬道联接前室和主室,甬道的前后两端各设一道大型石券门,制作工整精细。两侧龛柱的雕饰精美,各浮雕一手捧莲蕾面带笑容的赤足童子,体态丰腴,衣带飘飞,童子下端又各雕一口衔宝珠立于圆顶束腰状物上的朱雀,束腰部饰有连珠纹。石门墩雕作虎头状,造型浑厚有力,雕刻线条流畅,是北魏石刻的精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已将其复原展出。此墓过去屡遭盗掘破坏,至今墓内还留有金正隆和大定年间盗掘时留下的题记,随葬物被洗劫一空,只发现有一些残石俑、铁矛、铁链、铜管、玻璃小环等物和一些陶器残片。
全盛气象
方山永固陵是在北魏王朝全盛时期修建的,墓葬的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和精美的石雕艺术品,均反映了北魏在建都平城时期高超的工艺水平。现在永固陵连同其北1公里的孝文帝拓跋宏的虚宫(即"万年堂"),已经成为人们探索鲜卑民族风俗习惯、文化风貌的游览胜地,也是人们追忆那段辉煌的宝贵资料。
冯太后相关
永固陵的墓主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冯太后。冯太后享年49岁,一生两次临朝,驰骋政坛近30年,施行改革,推行汉化,为民族融合做出杰出贡献。
冯太后原籍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少小迭经家庭变故,随父坐事被诛而籍没入宫,幸赖姑母"抚养教训"。冯氏"自入宫掖,粗学书计",受到良好的汉文化教育。14岁时,文成帝即位,先被选为贵人,后立为皇后。文成帝去世,献文帝即位,文成帝文明皇后被尊为皇太后。
献文帝登基时年仅12岁,朝中大权由太原王乙浑把持,"乙浑动辄杀戮,百官侧目。冯太后秉性聪达,刚毅过人,密定大策,毅然命拓跋丕统兵收捕乙浑,立即处死,并宣布临朝称制,使北魏政权转危为安。这是冯太后这位女政治家第一次展示自己的才华。冯太后这次临朝只有一年零八个月,"及高祖生,太后躬亲抚养。是后罢令,不听政事"。冯太后悉心培养孙子拓跋宏,献文帝"暴崩"后,为辅佐孝文帝拓跋宏,冯太后再度临朝,直到病逝,执政达15年。
冯太后临朝听政时,孝文帝"雅性孝谨,不欲参决,事无巨细,一禀于太后"。冯太后利用朝臣的支持,大胆翦除了外戚李氏集团,稳固了自己的统治。她亦办实事。临朝后大兴土木,建设平城。发州郡5万人治灵丘道。同时罢山泽之禁,弛关津之禁,凡州镇有水田处即灌溉。督课农桑。简轻徭役,务尽地利,使农民布于田垄,桑妇勤于纺绩。她整顿政风,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这是我国经济史上的大事。以后均田制经历了北齐、隋、唐等数个王朝300余年,说明它强大的生命力。
冯太后实行改革不久便去世了。她生前曾与孝文帝同游方山,对大臣们说:"从前舜死后葬于苍梧,他的两个爱妃娥皇和女英后来并未和他合葬,难道后妃一定要与夫君合葬于山陵之中才可贵吗?我百年以后,就让我的灵魂安息在这里吧。"这是何等的气魄与胆量。武则天敢于称帝却不敢自立陵墓,以至于一个坟墓埋葬了两个皇帝。冯太后自己立陵,尽显了改革家的胆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