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上里
阳光下的上里浑身透着倦懒和闲散,就连陇西河里的鸭子晒着太阳也懒得动一下。
上里是一个依山傍水而建、小得不能再小的镇子。从镇头的清代“立交桥”到镇尾的二仙桥,差不多就半个小时的路。不过,二水环绕、木屋为舍、古老的石桥使得这个小镇远观如一幅古老的画卷,置身其间却有一种置身世外的感觉,尤其是阳光下的上里。
太阳是先从古镇背后的山顶照下来的。起初,零碎的光线斜斜地照在古建筑的屋顶上,然后穿过屋檐上间或的小孔射到街面上,最后,整个古镇的木板门使像被火烤过一样,通通地红了。也许是临近大山、木材较多的原因,上里的许多古老建筑都是纯粹木质的,门窗上还雕刻着不少别致的图案。岁月留在木质建筑上的烙印使得这些图案已失去了色彩和光泽,更接近木材原始的花纹,线条粗扩。
上里有两条主要的街道,全是后来修整过的,青色的石板努力地想更接近于上里的历史,但只有街道两旁斑驳的木屋依稀还能折射这座小城的辉煌。上里的中心在镇政府的大院,两条主要的街道都在这里汇聚。这座建筑更像一个四合院,大院最靠里的木楼颇有些特色,一左一右的两个木质楼梯扶栏都被上下的人模得可以照出人影了。
阳光下的上里人
上里的人淳朴友善,言语间找不到一丝修饰,坦其享受生活的态度却让你打心眼里羡慕。上里人的活动时间是以太阳为轨迹的。上午10时许,暖暖的阳光透过上里背后的山照在古镇的房顶时,上里的人们便开始齐齐地出来活动了,而不少人好些时间是在晒太阳、聊家常中慢慢度过的。
在这个水—样的明清古镇,许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能走出去,就像每天总坐在榕树下“叭喀叭喀”抽着叶子烟、享受着阳光照耀的杨兴礼老人一样,慵懒,却安详、宁静、与世无争地生活着。杨大爷70多岁了,几十年来,他一直都“慢条斯理地种着几分地”,甚至没有想过去趟40公里外的雅安城,“去那儿干嘛?这里生活一切都有,连烟都是自家种的”。现在年龄大了,儿女都有出息了,地里的事也不用再操心了,每天便端条小凳坐在窗前的麻柳树下,对着永不停息的陇西河水,抽着烟,懒懒地晒着太阳。
就在杨兴礼老人端着凳子坐到麻柳树下抽着自家种的叶子烟时,相邻的一条街上几位大娘大婶也正坐在门前窄窄的街沿上织毛衣,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头顶是丰收的一串串金黄色的玉米,针线穿梭间,小孩们东奔西窜地玩游戏;摆在街道正中的一张木桌子,四五个年龄稍大的孩子正在玩着乒乓,“中线”由两个孩子忽高忽低地举在于上,爽朗的笑声让人想起了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而就在此时,你会在这个古老街道上随处看见静静地晒太阳的男女老少。如果说你还能看见上里人劳动场面的话,那就是那些在清高的陇西河畔洗衣的女子。
上里的桥
上里,因为有了陇西河而显得有生气。陇西水缓且清澈透明,两岸多柳树,隐约有了些江南水乡的风韵。但上里更因为有了陇西河上十余座桥而显出了灵气。在本不甚宽且不长的陇西河上架了十余座桥,真不知道,是上里人觉得建桥好玩还是桥多更方便些。
从古镇沿河上行约一公里,体现上里古人智慧的十余座古桥便一一呈现在你的面前。位于古镇西约200米的二仙桥是小镇最有名气的—座桥,它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属单孔大跨度古桥。青色的桥石上长满了青苔,更显历史的厚重。而古桥左右两侧石刻的“龙头”、“龙尾”逾百年而风韵犹存,桥头的纪念石塔,阳光下更显出些许沧桑。与二仙桥齐名的另一座桥叫“立交桥”,也是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古镇进出的必经之路。此桥共有3孔,上为平整的桥面,两瑞为引桥,可上下通行,也就有了“立交桥”之称。而就在“立交桥”的两侧,无事时,你可仔细地去辨认当年红军刻在石壁上的宣传标语,了解当年一段历史。
上里的贞节牌坊
因为古老,上里仍保存着许多牌坊,而“贞节牌坊”便是上里这个古镇“古”印记的一个重要标志。
上里的“贞节牌坊”主要有两处,一处在距古镇约500米的路旁,名叫“双节孝坊”。一处在上里古镇陈家山,名为“陈氏贞节坊”。其中,“双节孝坊”建在去上里的路旁田地间,行在路上远远便能看到。据称,这牌坊系当年奉旨为“五家口”中的韩氏媳妇2人守节所建。坊体为四注三间二重楼出塘雕坊,双层双面,共有12翼,气势宏大,阳光下,柱体反射出一种让人眩目的黄色光泽,却让人备觉压抑。
上里的韩家大院
韩家确实是上里的一个“名门望族”,就连自家的房屋也要分三地而建,且建有7个四合院,占地面积达4600平方米,这在当地确实少有。据称,这些韩家大院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竣工于清道光四年,历经3代人的雕刻方成。整个建筑采用空斗式木结构、青瓦屋面组成,门窗枯植皆为楼空浮雕。
岁异时迁,现在的韩家大院已略显破旧,韩氏后人仍住在其间,加之院内鸡狗混迹,也难见其雄伟、繁华景象。不过,大院里的韩家第13代媳妇,韩素娥(音)老人仍能略略讲一些大院的历史,并能很配合地坐在一张木质椅子上让你照相,如果你能接受她不停地说什么“儿媳不孝,自己无钱”之类的家常话,还能按她的要求“多少付点钱”的话,她绝对是一个你拍照的好“模特”。
关于上里
听说上里,是从一在外企上班的朋友那里。他说,在紧张的工作后,他喜欢将手机、传呼统统丢在家里,独自跑去那里小住,让自己放松,静静地享受上里阳光照在脸上时的那份温柔,“那里宁静得像一个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位于雅安而城区北部的上里,坐落于4县交界处:东通名山、邛崃,西达芦山、雨城。距雅安城区27公里。因为是古地方丝绸之路从邛崃至雅安的一个重要释站,这个只有400人的小镇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尤其是小镇境内斑驳的古桥、参天的古树、古老的街市、古朴的建筑和淳朴的民风,异常惹人留连。
上里古名“罗城”,而当地人都习惯叫“五家口”。原因是,在这个上里古镇以前有5家非常有势力的大户人家,即韩、杨、陈、许、张。因而又有“韩家的银子——钱多,杨家的顶子——官多,陈家的谷子——田多,许家的女子——漂亮,张家的锭子——好斗”之说。
上里只是一个普通的小镇,因为古旧,因为封闭带来了难得的宁静,对它的感受肯定是见仁见智,取决于每一个游客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