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上熹的贡献:
一、他是现代青年为峨嵋山、乐山大佛著书立说的第一人。
二、著书《峨嵋山导游详记》中最早、最详细介绍西方游客在峨嵋山建消夏村、游泳池的第一人。
三、他是四川旅游、导游学的重要奠基人。
上世记四十年代,全国的地理学年会上,地理学家竺可桢赞誉该书,全面、详实地介绍了峨嵋山的自然、人文地理,称青年刘上熹是四川的“徐霞客。
祖籍四川安岳县千市村人的刘上熹,出生于一九一三年八月,自幼身体健壮,天资颖异,好学不倦。父亲刘仲山在成都府的华西大学任教。受家风影响,刘上熹从幼稚园到高中读书,学业伏秀,品行驯良,意志坚强。课余浏览古今中外群籍,读诗文,习南北碑,擅长绘画。在学校是运动健将,节假*爱好山水游和摄影,立志要象徐霞客那样游遍巴蜀山水,游遍中国的山山水水。
上熹在成都华西协合中学念书时,笃信“蜀之胜景在嘉州” 。《他利用节假*数次到嘉州,游乐山大佛和峨嵋山,累计达数月之久,并为之著书作了大量的准备,写出了有十万余言的旅游研究资料。拍摄120黑白照片百余幅,绘图若干。一九三三年寒假时,他欲速在高中毕业前首先完成《峨嵋山导游详记》书稿,遂闭门起草,着手编辑,衡虑竭思,兴致高叠,昼夜不眠达八*,以致积劳伤神,心力过多毫费,导致口吐鲜血,一发病便卧床不起。学校与其父刘仲山商送成都仁济医院,急救调治,以为宁静修养不*可愈,便可重操旧业。谁知上熹住院,未久不治,竟淹然就化于一九三四年元月下旬,其时年仅二十岁,墓于成都东门外,多宝寺美选会公墓。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中年丧子的刘仲山先生悲痛不已,欲哭无泪。
想当年上熹为嘉州胜地著书时,曾语戒子曰:“汝少年求学不暇,何必汲汲于此?” 。
答曰:“嘉州乃四川名胜地,上熹乃中华民国小子,作此何敢让人?” 。
仲山先生为儿子的志向所感动,嘉赏其言,鼎力资助其行为。
上熹住院治疗,弥留之际,语父曰:“今後相会在峨嵋”。仲山先生不解其意。儿子去世後,仲山先生在整理上熹遗物时,为上熹《峨嵋山导游详记》书稿执着情所感动,为父子情所触动,遂于一九三四年暑假亲陟峨嵋山,考证其书稿中所见所闻。仲山先生峨嵋山行一路泣然泪下,触景生情,留念忘返。仲山先生向天语儿曰:“吾与儿相会峨嵋山了”。回成都後,刘仲山先生将儿子的书稿重新审定后,付商务印书馆印行,于上熹逝世后三周年出书。书中不乏珍贵的一九三三年拍摄的乐山大佛全身坐像,大佛五官清晰,大佛左膝盖上有杂草丛生的像片。书中还收入一些现已消失的主要庙门的题匾和难得的主要庙宇碑文、诗文及照片。
据上熹考证,西方游客到峨嵋山避暑度假开端,是在光绪三十一年(1906年)夏天,比通常说法的1925年早二十年,就有西人裴君(W peamin)到大峨寺租房消夏。以后每年此寺庙两廊都租赁与他,此后益发人多。其中,还有女教士、师女士多人。以后,在久居嘉定的孔律师倡导下,到新开寺(伏虎寺上15里,已毁)旁寻觅租地,新建房舍数十间,专供避暑之用。其租地内建有礼拜堂一座,医院、邮局、商店、食店各一所,还建有网球场多处。其间,还办过学校,系消夏村工友夜间学校,教识字与初级英语。嘉定城内曾设西人去峨嵋山消夏的代理处。
最引人注目的是民国二十一年(1933年),在峨嵋山麓的马鞍山下建成的“西人消暑天然游泳池”,游泳池依山岩脚下而建,岩脚凿石加深,池外边用条石砌坎,引入山泉水,跳水台由岩边天然石凿成。呈长方形游泳池,池长二丈(约7米),宽八尺(约3米),池深七尺(2米多) ,浅处三尺(1米)。入浴每人一元,全家入浴五元,包整个暑期。并限传染病者入浴,该书有西人消夏村和游泳池的照片。
《峨嵋山导游详记》为四川的旅游、导游学首开先河。其书十六开本,一百三十页,五十二幅照片。其书分总论,即其山名来历,位置,高度,峨嵋山名称有三,最早有抱朴子言,山中有轩辕帝到峨嵋山踪迹碑记,峨嵋山旅游十景;其次,有峨嵋山历史沿革,全山各僧寺概况,各庙住持名和僧人数目,房间数、可容旅客数;还有科学研究的地质、地文、气象、物产、动物、植物分类,经济作物白腊、医用植物黄莲、灵芝等;名胜条目有各寺庙碑记、诗文。其中,导游条目专述,大至外埠来峨嵋山旅游,走成都和重庆两条路线,水陆两路。小至上山三*游、五*游及自由游三类。两条路线来回里程,单、双程车票费用,住宿峨嵋山上各景点吃住费用,上山备油布雨衣、照明电棒,自备肉食罐头等,以及二十人以上组团游,需雇向导一人……等等,无不详尽,峨嵋山旅游的信息要有应有。
四川“徐霞客”-----刘上熹壮哉!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