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0,阴;
这个国庆是五一非典后的第一个大假 ,很多人早就摩拳擦掌地盼着这一天得到来,所以不管是景区还是道路,肯定都会是人满为患。虽然明知如此,可是一个爱好旅游的上班族,又怎么能避开这个高峰呢?走冷线当然是个办法,不过热线如果没有吸引力还凭什么称热线?我们当然也不能免俗,这次选择的就是最近两年较为热门的若尔盖大草原之旅。
据华西都市报预测,10月1日这天仅从都江堰向西行的旅行车辆就要超过2万辆,这就意味着如果这些车是在8小时之内通过的话,车流量就是每分钟40部!为了避开这个车流高峰,我们选择了提前出发通过都江堰的方案。天公不大作美,阴沉沉地黑着个脸,下午4:40进入成都环城高速,一路顺利,5:40到达都江堰,老天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向川西行进的瓶颈是都江堰到映秀这36公里路段,这一段的路面狭窄不平,加上紫坪铺水库大坝工程车辆很多,车速无法开快,有些地方慢得像老牛散步。映秀过后车辆明显减少,但天也黑透了,晚上8:00到达汶川县城,住羌威宾馆。当日行程292公里。
10/1,多云;
早上没再下雨,但也并没晴朗。8:30开始出发,出县城左转横过岷江,沿一条山峡小河逆流而上,这是从前的213、如今的317国道(现在的213改道从松潘-茂县),全是新铺的柏油路,很好走。这条河流有一个古里古怪的名字叫“杂谷脑河”,原来这是藏语“吉祥”的意思,理县县城就坐落在杂古脑镇。
9:00来到距汶川县城17公里的理县桃坪羌寨。该寨是一个开放的游览区,门票 25元。羌族小伙小刘带我们游览了古羌碉楼民居和地下水道迷宫。桃坪羌寨是一座典型的羌族古堡式民居群落,该寨以户户相连的石碉建筑和家家贯通的地下水网而著称于世,成为近年来川西民俗旅游的一大热点。由于距离成都市仅百余公里,每逢周末有很多成都人来此度假休闲,公路两旁“羌家乐”鳞次栉比,掩映在绿树群山之中。羌寨山乡到处都种满了核桃、苹果和葡萄,不但口味好吃,也很便宜,我们买了几斤葡萄坐在杂谷脑河边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品尝着美味,由于理县已属高原地带,阳光照射比盆地充沛,水果自然也比盆地的甜,大家吃得很是开心。
11:50来到距汶川约60公里的理县,加油后继续前行12公里,至朴头乡三岔路口,向左转入一条石子路,10公里后来到毕棚沟景区。毕棚沟是一条蜿蜒45公里的山坡峡谷,垂直海拔在2800-4000米以上,整个景区由红叶彩林、溪流飞瀑、高山海子、冰川雪峰等景观组成,门票可不便宜,60元RMB。从毕棚沟翻过雪山丛林可直达四姑娘山和卧龙自然保护区,今年有几家户外运动俱落部就有在国庆期间推出了此项穿越运动,当然那可是要吃很多难以想象的艰苦的活动,非我等扶老携幼的旅游观光者所能奢望。
进沟10公里是龙王海景区,猛一看很有点九寨沟珍珠滩瀑布的感觉,只是气势略逊一筹。可笑这个景点有个非常惨的当地土名:泥巴滩!其实但凡是在川西高原上植被保存良好的山区,自然景观都非常不错,风格皆大同小异。继续前行5公里,就到了景区内第一个服务区:娜姆湖游客中心。在此进餐价格并不算贵,特别是牦牛肉烧一大盘才25元。有一个地方特色菜凉拌核桃花是我们第一次吃,口感味道都不错。这里的藏族服务人员全都年轻漂亮而又彬彬有礼,感觉管理的很有成效,映象不错。
2:30饭后继续向上行驶至23公里处,有一大片红叶彩林区和一个高山海子,拍摄了录像和照片后,看看天色已不早,考虑到还要赶路,只好忍痛放弃山顶的冰川雪山景观,立即折返回山脚的三岔路口,继续沿317国道前行。4:30通过著名的古尔沟温泉景区,这里现在已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旅游小镇,宾馆饭店绵延1公里多,还有大量的藏家乐、羌家乐可供游人住宿休闲。
从古尔沟继续向前30公里就是米亚罗镇。5:00来到镇口的米亚罗山庄,这是我们今晚的宿营地。米亚罗近年来的名声很响,特别是国庆大假期间正是观赏红叶的佳期,尽管2公里长的小镇几乎全由宾馆构成,住宿仍然异常紧张,山庄400元、600元的标间都已满员。我们住该山庄女老板阿基斯(很奇怪从长相和名字上看,似乎她是个新疆人)的另一家阿基斯饭店4人间,价格还高达400元,真是被无可奈何地狠狠宰杀了一刀!这是我们此次2千公里行程中住的最贵的一次,提醒今后的各位兄弟姐妹尽量去镇里住或者干脆 住镇口的帐篷,以免象我一样过了很久还在心痛*--^ 。饭后沿山溪向山后散步,看到这一带的藏族民居比较有特色,石头砌的房子四个角向上竖起,窗户的外面都用白色涂料刷出一个上小下大的方框,后来在马尔康和小金也都看到了类似的民居,才知道这是嘉戎藏族(阿坝州除红原、若尔盖、阿坝县外,由古羌、汉、吐蕃、吐谷浑融合而成的一个藏族支系,主要分布在九寨沟、松潘、小金、马尔康、理县、黑水等地)的典型建筑特色。
当日行程185公里,没有过路费。——这是个很令人奇怪的事,在以后的1干多公里行程中,基本上都是2级柏油路面,比想象中的藏区公路要好得多,可是竟然连一个收费站都没见过,算一算足足节省了约200多元的过路费。
10/02,阴间多云;
早餐后8:00出发,行进30公里来到了鹧鸪山隧道口,这个隧道是一周前刚刚通车的,不仅能够免去翻越海拔4457米的山口,还可以节省45公里路程。不料今天我们到了洞口一看,全都傻了眼:隧道于昨天晚上封闭装修施工,所有车辆仍然走老路翻山!搞了半天,原来急急忙忙通车是为了阿坝州建州50周年大庆活动,方便上级领导视察而突击出来的。听说连通风和路灯都没装修,车子进去黑古隆冬废气熏人,所以真正大假来临就不敢开放了。
鹧鸪山的爬山路大概是考虑到隧道即将完工,很久都没有维护了,坑坑洼洼的烂石头路加上海拔逐渐升高,汽车的高原反应越来越严重,明明看到没什么坡度,三档硬是没有办法走,只好一路用二挡哼着粗气往上爬。山越来越高,雾也越来越浓,来来往往的车子都亮起了警示灯,小心翼翼地行驶着。快到山顶时,一辆川F的桑塔纳却熄火抛锚在了路上,车上除了男司机就只有一位年轻女士,看着她那无可奈何地似蚍蜉撼大树般地推车模样,不由得你不下来帮她。可是我们车上除了老幼之外也只有两个人,在这烂石头上坡路上推一部桑塔纳谈何容易?正面攻不上侧面攻,我们又跑到车头向下推,果然这一招很见效,三个人齐心合力推了10多米就把车子发动起来了。司机不断地向我们说着感谢的话,我们顾不得品味英雄救美般的感受,急急忙忙又踏上了征程。
18公里山路足足用了45分钟时间,9:15终于爬到了高高的山垭口之上。山颠上虽然还算不上蓝天白云,但也不再浓云大雾了,透过多云的天空中向远方望去,雪山、草甸、彩色的山林和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历历在目,使人心胸豁然开朗,真想停下来放开嗓门大喊几声。可惜身后各种各样的旅行车、大货车和大客车排成了一条望不见尾巴的长龙,停下来准得挨顿臭骂,只好把要喊的气憋在胸腔里,权且当成高山缺氧的补充养分吧。
下山20公里后,10:00来到了著名的刷马路口,这里是通往红原和马尔康的三岔路口,因为红原方向有一座刷经寺而得名。在这里稍事修正吃喝拉撒后,10:30继续上路。公路一下子上了几个等级,全新的二级柏油路面,一马平川的草原上,被压抑了很久的自驾车大队放开手脚你追我赶,很多车时速达到了90码。乐极生悲,在一个桥边的急转弯前,一辆川A牌照的白色富康飞出了路基,仰面朝天地翻在了沙滩上。看上去这是一个编队的成员 ,许多车停下来围了上去,似乎没有发生重大的人员伤亡,应急灯也还在不停地闪烁,表明电路尚未断掉。前车之鉴,我们立马把时速降到了70以下,避免重蹈覆辙。
大约在11:00左右我们来到了我国海拔最高的亚克夏红军烈士墓前。亚克夏是红军于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三座大雪山,也是往返翻越次数最多的一座雪山。1952年,前往黑水剿匪的解放军骑兵师137团在其垭口附近发现了十二具排列整齐的红军遗骸,于是收殓遗骸,造坟立碑。1982年,上级拨款由红原县人民政府重建。烈士墓不算大,但背靠巍巍崇山峻岭,面向茫茫大草原,颇有几分庄重威严的气势。望着红军烈士墓我们浮想联翻,我们今天驱车在柏油路面上还跑得这么辛苦,可见在当年的条件下,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辛的确是我辈所难以想象的。
12:00,车子来到了距刷马路口50公里的长江黄河分水岭、海拔4300的查真梁子。长江与黄河两大水系都发源于青藏高原的东部,查真梁子是一条绵延数十公里的山梁,它把中国这两大著名的水系一分为二,从此“各奔南北”。站在高高的山梁上,举目远眺,蜿蜒纵横的河流用美丽的弧线把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分割成了数不清的绿洲,肥壮的牦牛和形象奇特的小尾寒羊悠闲地在这些绿洲中散步吃草。虽然是海拔4300米,但大家一点都没有高寒缺氧的感觉,在鹧鸪山上就憋在胸腔里的呐喊此时此刻再也无法压抑,对着辽阔的大草原放声高喊:噢——啊嚯嚯——大草原,我来了——!!
12:40来到距红原县城还有45公里的龙日坝草原,从这里开始我们已经离开了嘉绒藏区进入安多藏区(甘肃南部、青海东部和阿坝西部的藏族支系)的地界。记得几个月前华西都市报关于红原草原骑警队和盗马贼的报道就有很多事情发生在龙日坝。现在这里已经是藏家乐的天下,公路两侧十多公里的范围内遍布着大大小小帐篷和成群的牛羊及五颜六色的经幡,许多自驾车者都纷纷下路进入草原游玩。我们要了25元一斤的手抓牛肉、5元一杯的奶茶、酸奶和酥油茶,试着尝了尝,奶茶有点象我们老荫茶+淡牛奶,略带苦味,还可以喝;酥油茶是咸的,有点喝不惯;酸奶比内地的酸奶饮料要酸得多,只有小女勉强喝了两口;高原气压低,肉煮不烂,手抓牛肉根本抓不动,要用刀子割,蘸着辣椒盐吃感觉还凑合。除此之外没有我们认为的主食,反正是体验藏家生活,也没打算吃饱,那半生不熟的牦牛肉要是真的吃饱了,恐怕我们这汉族肚子是没办法消受的。吃完了每人还免费敬一杯青稞酒,献一条洁白的哈达:青稞酒的味道有点象米酒醪糟,酸甜可口,很好喝;哈达是化纤单纱的,经纬密度极稀疏,从我们纺织人的角度看就实在太不值钱了。
约2:30来到离红原县城约5公里一个叫月亮湾的地方,黄河的支流白河在这里湾了几道湾,在绿色的大草原上划出了几条银光闪闪的美丽弧线,状如弯弯新月,形成了内河、外河、江心绿洲的水网沼泽片片浅湖,景色非常迷人。大量的自驾车旅游者都把车子停了下来在这里搜寻镜头,可惜天公不作美,浓云密布,能见度很低,估计大家的收获都不会很理想。
约3:10左右,在 车过红原县城24公里处,发现一粤D牌照的轿车右侧两个轮子都掉在了路边宽约50厘米的水泥排水深沟内,车上又是一名男司机和一名姑娘。两人正一脸沮丧无可奈何地望着车子发呆,另有一个放牧的藏族小伙在旁边看稀奇。我们赶忙停下车来询问情况,原来二人被草原上的美景吸引注了目光,只顾看风景跑偏了方向。观测了一下,车轮子悬空在沟中,底盘全部着地,靠我们三男二女是根本无法把这个大家伙抬起来的。我们动员藏族小伙一起般石块垫车轮,打算倒车退出水沟。可这草原上像样的石块也不好找,垫了半天累得气喘如牛(3400米海拔干重活可真不轻松啊),还差老大一截。这时从若尔盖方向来了三辆自驾车和一辆面包车,他们也停了 下来过来帮忙。人多了力量大,大家连石头也不搬了,十几个人一齐用力三下两下就把车子给抬出了深沟。做好事的感觉真好,看着司机感动得千恩万谢又找不着具体恩人的模样,大家豪爽地摆了摆手就各奔东西了。那粤D虽然还是可以发动,但底盘受损,也只好调转车头返回红原修车。
前行18公里在瓦切路口又看到一辆微型面包与一摩托相撞,挡风玻璃碎了一地,好在是乡场,交警已来到现场处理事故。一路上的车祸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再好的道路、再美的风景也不能麻痹大意,否则就乐极生悲了。
傍晚5:30赶到若尔盖县城。本以为这个天高地远的小城住宿肯定不会紧张,哪知道各条街道上都挤满了象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找宾馆的自驾车,粗略估计也有四、五百辆之多——要知道这个县城的总人口也不过两三 千人呢。我们心理期望值从高向低逐渐下降,从标间下降到普双再下降到只要有房子就行,最后终于在城边上一个农牧局招待所找到了一个80元的简易房间还加了张铺才解决了问题。考虑到明天去川甘边界的郎木寺还得返回若尔盖住宿,再住这种简易房实在太难受了,干脆跑到若尔盖宾馆交钱预定了明天两个188元的标间(事后知道这一招非常英明,第二天的住宿形势更加严峻)。当日行程350公里。
10/03,阴间小雪
早餐用了1元钱买了5个烧饼凑合,味道还不错。在若尔盖吃蔬菜不比肉便宜,原因是这里除了草和沙柳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植物;除了牦牛和小尾寒羊外,活的动物几乎就剩下草原土拨鼠了——这种家伙由于缺乏天敌,对草地的危害十分严重,很多草原都被它们折腾得乱七八糟、面貌全非了。
今天的目的地是位于川甘两省交界的郎木寺。郎木寺全名叫“德合仓郎木”,藏语意为“虎穴中的仙女”,得名于寺后峡谷中的一处洞穴,有专家考证其名源于上古母系社会。这里的寺院群落主要有两处,一个是四川的格尔底寺,一个是甘肃碌曲县的郎木寺色止寺,两寺均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色止在藏语里是法台的意思,寺的最高处是天葬台,每天都有葬礼举行,这也是郎木寺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原因之一。郎木寺近年来在国际上拥有一定的名气声望,据说平时背包老外来的比中国游客还多。
8:00出若尔盖城北行,由于是通往省外,213国道开始变成了石子路面,而且维护的也不好,坑坑洼洼的很难走。天上开始飘起了雪花,昨天沃野千里的绿色草原今天变成了白茫茫一片真干净!10:00车行约40公里来到一个叫阿西的地方,这一带是沼泽路段,由于昨天下了雨雪,随处可见草地里的水漫过路面流的到处都是。有一个地方原本是临时小溪流过路的的凹地,因近来雨水较多已经形成了一条宽约10米、最深出达30厘米以上的小河,水流十分湍急。看着眼前一辆辆越野车、大轿车、旅行面包车喘着粗气、溅起一米多高的水花勉强通过,我真有点心虚,奥托底盘才14厘米,排量也只有0.8升,不及它们的一半,万一在河中间熄火可就惨了。可是到了这一步也只有拼一回了。记得书中介绍过涉水的要领是低档平稳通过,挂上一档看准了前几辆车通过的线路一鼓作气开了上去,车子在河正中时猛然感到动力不足几乎要熄火,想也没想立马半脚离合踩了下去,同时猛踩油门把转速提升起来冲了过去!
10:30在距若尔盖县城60公里处开始翻越热尔朗雪山,在雪山垭口处积雪已达1尺多深。不过这一段路上的旅游车很少,他们大多都在前面山脚下转入了花湖湿地风景区,因此尽管积雪路滑,但还不算难走。在11:30约行车87公里时,手机收到了来自甘肃临夏地区移动通讯的短信:亲爱的乐山朋友,您现在已进入甘肃临夏……,呵,他居然知道我是乐山来的!
继续前行几百米,在一个三岔路口看到了一个大工地,原来是兰州到郎木寺道路改造工程正在加紧施工,国庆也没放假。道路已被挖得千疮百孔,对面来的一个工程车司机看了看我的车子摇了摇头说:路太难走了,小心哦!我不死心,继续开了几百米,看到路边的积石堆积如峡谷,路面泥潭深坑似河流,哪里是什么公路,简直就是一条峡江!一个藏民骑着一辆摩托车冲了过去,在水坑中间时泥浆淹过了膝盖,他连推带冲过了第一个泥潭,转进了“峡江”中看不见了。我不知道前面还有多少这样的峡江,实在不敢贸然行动,万一掉在深坑中或者被泥坑中的大石头卡住,在这里可是没有同病相怜的旅游者们鼎立相助的。好汉不吃眼前亏,我赶快激流勇退倒了出来。后面一辆川U本地出租犹豫了一阵,可能是客人执意要去,于是小心翼翼地向“峡江”中走了一段,结果待我们倒车出了“峡口”之后,他也轰着油门退了出来。
去不成郎木寺,12:30返回12公里处的红星乡三岔路口吃了午饭后,转向通往甘南藏族自治州的道路,前行了大约2公里,13:00在热当坝爬上了后山一座规模不小的喇嘛寺。“热当”在藏语里是“逃走”的意思,这里的先民曾与另一部落械斗,结果战斗失利,弃家外逃,于是得了这个名字。村边的寺庙名拉色寺。我在九寨沟、川主寺参观过藏式寺庙,尽管它们与喇嘛教十分类似,但是毕竟那不是真正的藏传佛教而是原始本教,信仰的也不是释迦牟尼而是本教教主敦巴幸饶(纳西族的东巴教就是从藏传本教引入的,东巴者,敦巴也)。喇嘛庙和我们汉式寺院的格式不大一样,没有一个确切的院子圈定范围,而是散散乱乱的东一座经堂、西一幢白塔、这里一排转经筒、那里一片住房,猛一看还以为不是一座寺院呢。藏族僧人也不象汉族和尚那么多的清规戒律,不仅不戒肉食(高原上食物单一,戒了就得饿肚子),我在马尔康街头看到许多磕瓜子、吃麻辣烫、甚至追着姑娘说俏皮话的小喇嘛。大概来这里的游客不多,我们拍照时引来了不少喇嘛围观,一个年纪大约13、4岁的小喇嘛还凑上来对着取景框看,并且兴奋地用生硬的汉话大声喊道:看见啦!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我正对着一座大殿摄像时,远处一个年轻喇嘛用藏语大声喊什么,我还以为是不让我们拍摄呢,等他走过来连比划带说才明白,他是要带我们去经堂里面参观。真是求之不得,年轻喇嘛一边走一边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只可惜他的汉语水平和我的英语水平差不多,只能用单词来凑,根本弄不懂什么动词、介词、连接词,听得我们稀里糊涂还要不断地点头表示明白。他问我们:“你们,哪里,来?”,我说:“乐山大佛知道吗?”,他说:“明白,乐山大佛我们活佛的去过,我没有”。听起来有点象电影中的日本鬼子在说中国话。没想到这个小喇嘛还是个管事的头目,几重大殿的钥匙都是他掌管着,使得我们一路顺利参观了寺院的所有殿堂。最后当我们走出寺院很远时,他还登上经堂楼,打开窗户探出身来向我们招手高喊什么,我们已经听不见了,估计是说再见吧?我很感动,用力向他挥手告别。
下午3:30来到距县城约50公里的花湖风景区(门票20元),从景区大门到观景点大约要走5公里真正意义上的草地,当年无数红军战士常眠于这块布满“死亡陷阱”的大沼泽,如今由于沼泽退化,已很难再陷下游客的双脚了。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在我们走上湖面栈道时,隐藏了一天的太阳开始露出了笑脸,高原上湛蓝的晴空衬托着多彩的云层,金色的阳光从云隙间透出来撒落在万顷一碧的湖面上,使得整个花湖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颜色和数不清的层次,这正是摄影者难以祈求的绝佳天气,游客们赶忙拿出自己的长枪短炮对着金色太阳、多姿的云层、对着五彩的湖面、对着欢呼的同伴七里喀嚓一阵猛轰,还有年轻人大声高呼:真美啊,记得回家灌水写下这一笔哦!
晚6:30回到若尔盖,街上到处停的都是自驾车,比昨天还多得多。很庆幸自己昨天的小聪明,否则又要去住那鸟笼子了。(当日行程185公里)
10/04,中雪
早上起来一看,宾馆院子里几十辆小车被大雪覆盖了厚厚的一层,活象一个个大白馒头。这些从来没有经历过寒冷的城市小车经受了一次小小的考验,很多车都无法点燃火,院子里推的推、拉的拉,浇开水的浇开水,忙成了一片。我的托托一次点燃,竟然引来了左邻右舍羡慕的眼光,令我好不得意!
9:00上路,10:30到了61公里处的唐克乡,九曲黄河第一湾还要转入里面11公里。早就从网上得知中华民族概念中奔腾咆哮、桀骜不逊的黄河在这里既不奔腾也不咆哮更不黄色,而是清清的、静静地、缓缓地流过这片开阔的大草原,留下了水草丰美的沼泽湿地、留下了美不胜收的无限风光、给无数摄影家留下了它娇柔多姿的曲线美。这是一条非寻常意义上的黄河,是一条阴性美的黄河。可惜,今天由于大雪纷飞,能见度极低,四野之外白茫茫一片,我们根本无法领略黄河第一湾的曲线美,也难以看出水草丰美、鸟飞鱼翔、生机昂然的湿地景观。当然,有一失必有一得,来这里的绝大多数盆地人都没有经历过这种漫天大雪、银装素裹的北国风光,孩子们更是大声地叫着、笑着、跳着在雪地里奔跑打闹甚至打滚,昔日里冷清荒漠的高原旷野充满了欢歌笑语的喜庆气氛。
12:00离开唐克,30分钟后到达瓦切。瓦切之所以有名有几个原因,一是这里是通往川主寺和红原的三岔路口;二是瓦切喇嘛庙曾是十世班禅大师颂经祈福之地 ;三是瓦切的经幡是呈超大型园帐篷样的,面积之大、数量之多为藏区所少见;四是瓦切寺旁有一片白塔林,数量大约在百座以上,颇为壮观。本打算在瓦切塔林多玩一会,拍几张理想的照片,不料通向寺庙的道路被铁丝网封锁,不知什么原因不接待游客。没有办法,只好远远地摄了一会像就离开了。
1:30达到红原县城,修理了昨天因涉水被淹哑的喇叭,吃过午饭后2:30继续上路。今天这场大雪下的范围多大我们不得而知,不过直到4:15行进到已离若尔盖260公里后飞雪才逐渐停止。5:00到了刷马路口,右转离开213进入317国道,沿梭磨河谷顺流而下向马尔康进发。山路弯弯河谷幽幽,沿途景色美不胜收,几乎任何一段道路都可以和内地一个著名河谷风景区媲美,可惜天色已晚,天空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这条路上的自驾旅游车又很少,我们只得行色匆匆向前赶路。6:30达到马尔康城区,住林业宾馆100元标间。当日行程350公里。
10/05,小雨
早上8:40离开马尔康,9:20来到距城区10公里的卓克基三岔路口,左边是我们昨天来的317道,右边是通往小金县的省道。卓克基有一个著名古迹嘉戎藏族土司官寨,这里依山傍水,风景如画。所谓官寨实际上就是土司衙门,一种从前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带有奴隶制色彩的政权机构。该建筑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属于四合院楼层建筑,三面四层楼、靠大门的一面仅三层,底层的许多房间黑乎乎的连窗户都没有,估计当年是关押奴隶用的。1935年红军长征路过此地,毛、朱、周等人曾在此休息一周。后来官寨毁于一场大伙,现在的建筑是在原废墟框架上修补重建的。
10:00离开卓克基开始翻越海拔4000米的梦笔山。此前我们已经翻过了鹧鸪山、查真梁子、日尔朗山等几座大雪山,因此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梦笔山并没有在意。不料这座山虽然不算太高,路面也不错,但是塌方十分频繁,一路上很少看见自驾旅游的车辆,倒是不断看到零星的飞石落在路中。由于大雪纷飞,视线受阻,雪辙深达十几厘米,行车速度被迫压低到了20公里左右。在快接近山口处前面出现了山体垮踏阻塞路面的情况,我停车走上去观察,落下的土石约有五、六十立方,最大的一块石头足有200公斤!幸好刚才有两辆部队的越野车强行通过把土石堆碾压出了一道车辙,否则的话我们可能要当一个小时的修路道班工了。10:40来到距卓克基26公里的山口,前面出现了更严重的事故:一棵十几米高的大松树顺坡倒塌下来,树干卡在一辆中型客车的底盘下,进退两难。我们和车上的十几个人用力向前、向后推车,但客车底盘被悬空,根本推不动。大家又只好一齐动手找来石块垫在车轮下,折腾了20多分钟终于把客车给请走,才疏通了路障。
下山后天气开始雪转多云,12:40我们来到了距卓克基64公里、距小金县70公里的两河口。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翻越长征途中第一座雪山——夹金山后,在山下达维桥与红四方面军会师。26日至28日,中央在两河口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消除了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在战略方针上的分歧,决定继续北上创建川陕甘根据地,历史上称之为“两河口会议”。两河口村风景优美,两条欢腾的小河在村头汇合,河边视野开阔、滩平水缓,几株高大的白杨在秋风中摇曳着金黄的叶片,给人以安宁、静谧的感受。山坡上一尊高大的毛泽东塑像彷佛提醒人们不要忘记那段悲壮的历史。
下午1:30来到木坡乡大良村,看到路两边苹果挂满在枝头的景象,小女兴奋地一定要到藏民家中亲手摘一次苹果。这里的嘉绒藏民都会说汉话,包括名字都已全盘汉化,我们在一户叫岳长平的农民家中自己爬上苹果树一边吃一边摘,掉在地上的想去捡起来,岳家人大方的说:掉了就算了,你看我们这一地下的烂苹果谁捡啊?树上的都吃不完、卖不掉呢!我们足足摘了一背筐、装了一大纸箱,起码有35斤,连称都不称,只收了我们十元钱。
3:00经过离小金6公里的三岔路口老营,左转进入通向四姑娘山的路线。在日尔乡前又遇到看样子是前几天发生的特大塌方,100多米公路被泥石流堵死,车辆改道河滩中的临时便道。4:00通过四姑娘山的景点之一双桥沟,车辆和游人一下子多了起来,由于时间关系和住宿问题我们不打算在此停留,计划在天黑前翻过巴朗山赶到卧龙住宿。
5:15来到海拔4523的巴朗山口,天又开始了降雪,雾气也越来越大,来往的车辆都开起了大灯和警示灯,积雪很深,不时可以察觉到车尾打滑的感觉。不过幸好都是有惊无险,总算顺利地在傍晚7:00到达了卧龙山庄。当日 行程273公里。
一个很令人惊叹的事情是我72岁的母亲在连续多天的高海拔颠簸中,竟然没有什么高原反应,我准备了6个17升的氧气瓶带在车上以防万一,结果连一瓶都没用上。想到网上那些文章提到上了3500就发生高原反应的年轻人,我真不知道他们的身体是怎么的了。
10/06,晴
上午参观了卧龙中华大熊猫生态园,特别难能可贵的是看到了三只电视里才能看到的熊猫宝宝,可爱的小生命在恒温箱中一晃一动的样子真的特别令人爱怜,也特别令人担忧:一个野生物种如果只能以恒温箱来孕育,那它走向灭绝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11:30离开卧龙,经旋口、映秀,下午1:40到都江堰吃午饭,5:00回到家。当日行程260公里。
总计行程1900公里,全程加93#油5次,共计340元,约合100升左右(各地价格从3.2-3.6不等),实际使用仅约85升(回来后剩余15升),约合4.5升/百公里。
——本文相关图片地址:http://www.textile-silk.com/dqs/lvyou/aba/aba.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