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梭,臭满锅”,海水一暖,梭鱼睁了眼,即使一打上岸就鲜活地扔进锅里,吃来也会有一股柴油味。要吃梭鱼,数一开春海水凉时最好。早年灵山岛周边水域的鱼,照上年纪的渔民讲,“海了去啦”-听他们说,一袋烟的功夫,随便到码头或海边礁丛一甩线,就能钓得十几斤重的大牙鲆,到了秋天,钓的鳗鱼吃不了,便晒干了,柴禾一样一捆捆堆满院。
如今这种神话样的经历只能在早春捕梭鱼的时候,得以体会一二了。潮水一涨,一尺来长,二三两重的梭鱼,眼上还蒙了一层厚翳,随潮水成群结队地涌到岸边来觅食。这时候,须穿一连靴胶皮水裤,在岸滩潮头站稳了,执一圆铁环套渔网简单箍扎的捞笊篱,看准了攒动的鱼群一笊下去,少说三五条,多则十余条,活蹦乱跳的梭鱼便成囊中之物了!
杆挑鲐鲅笊捞蜇
夏天来了,码头上钓鲐鲅,常常成为海岛一处热闹的景致。七八月间,拥拥攘攘,被称为“花棍”的鲐鲅鱼苗就蜂拥到了灵山岛海域。对初学钓者来说,最能增长其成就感的,非钓鲐鲅莫属了。这种鱼,用饥不择食来形容它,一点也不过份。只须用一尾小虾,用小号的鱼钩挂了,竹竿上三尺钓线甩下去,虾钩刚一沾水,鲐鲅便来争食,一抖腕,竹竿一扬,一尾三寸左右的鲐鲅,便摇头摆尾在半空里了!钓至酣际,只见码头上钓杆此起彼落,伴随阵阵欢呼,一条条鲐鲅便扑楞楞落满了码头。这时候,常须两人合作,一个甩杆,一个专职挂饵取鱼,还要忙个不亦乐乎呢!
“岛上发海蜇了!”,随着这一消息的快速传播,远到城阳、黄岛,近至胶南各沿海乡镇的渔船,便一齐涌向灵山岛海域,一时间百舸争流,千帆竞发,蔚为壮观。海蜇飘忽如伞,看似柔弱,行动起来却非常灵敏快捷,一有风吹草动,便倏忽潜入水下不见了踪影,据说这得赖于一种共生的小虾来为它预警。海上捕蜇,靠的是捕蜇人头脑的机敏和手法的娴熟。往往一人手持长柄立于船头,一人把舵,远远瞥见海蜇在水中一露头,便迅速靠近前去,手中捞笊一翻,入水不偏不倚,方能兜住转向疾潜欲遁的海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