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行
去上海办事,回杭州途中,在嘉善下车,顺便去了西塘。
在江、浙、沪金三角地带,中国经济最繁荣地区,竟有这样一个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江南民居,其面积之大,风貌之独特,令我们惊奇。穿过那深深的窄窄的弄堂,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似诗如画的水乡古镇,仿佛是穿越了时间隧道,我们走进了历史,走进了一百年前,乃至两三百年前的江南小镇。
西塘的弄堂很有特色,两边是大宅的高高的围墙,弄堂又长又深,又窄又暗,其中最有名的是石皮弄。石皮弄总长68米,两边都是高宅墙壁,最宽处1米,最狭处仅0.8米,80公斤以上的胖子过弄十分勉强,一般人在这里相遇,也要侧身而过。全弄由168块花岗岩条石铺成,条石宽0.3—0.4米,长0.8—1米,厚仅3公分,故称石皮。将花岗岩凿得如此之薄,确实不容易,石皮弄因此得名。石皮下面是下水道。我想,在静静的黄昏或雨天,一个人悠悠地行走在这狭长的弄堂里,头上是高高的同样狭长的天空,脚下是留下岁月痕迹的薄薄的石板,两边是饱经风霜的斑驳的黑色高墙,也许会生出许多新奇的遐想,倘若是个诗人,没准会突然来了灵感,写出一首新颖奇特的诗歌来。
烟雨长廊是西塘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长廊共有1300多米,像一条长长的带子,弯弯地缠绕在小镇的河边。漫步在长廊下,看小船缓缓前行,看大妈在平底锅上烘烤着青豆,一切都是那么悠闲,那么随意,跟外面世界的高速度、快节奏相比,的确有点隔世之感。我想,晚上,长廊上会亮起一盏盏红灯,微风吹过,河中的倒影悠悠的摇荡,这景致一定是很迷人的。
走过熙熙攘攘,宛如电影《林家铺子》中的小街,不,比那更狭的“西街”,我们来到了“纽扣博物馆”,纽扣也有博物馆?我们感到新奇,又觉得有点小题大做。看后,扩大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觉得的确值得一看。博物馆介绍了纽扣的起源、发展、演变,介绍了古今中外的各类纽扣,既有实物,又有图片,内容丰富,资料齐全,使我们受益匪浅。博物馆还有一座小型扭扣作坊,工作人员现场操作制作扭扣的各道工序,原来,衬衫纽扣是从蚌壳上冲出毛坯,经过车圆、磨光、打孔制成的。在丝绸、纺织、服装行业发达的杭嘉湖平原,纽扣业的配套发展也是必然的,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丰富多彩的纽扣文化,也感觉到古镇西塘丰厚的文化积淀。
张正根雕艺术馆给人的感觉是:气势磅礴、叱咤风云。无论是威武雄壮的狮子、还是桀骜不驯的苍鹰,都有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和压倒一切的气概。使人精神为之一震,敢于面对一切困难,面对一切挑战。这也许就是时代气息、时代精神吧。根雕艺术家张正先生,才40多岁,原来是个木工,后来立志搞根雕,走南闯北,吃大苦,耐大劳,到处求师访友,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取得了今天的成绩。树根是有灵气的,我家有一棵小桃树,桃树枯死后,树根有点像少女,经过一点加工,再漆上黑漆,倒还真有点像跳舞的少女。一年又一年,许多小摆设被扔掉了,但这跳舞的少女,还是站立在我的写字台上。因为我感到她有灵气。我想,灵气加上锲而不舍的精神,张正先生一定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还是用杜甫的诗句,来表达一个参观者对张正先生的美好祝愿吧。
还有一个“江南瓦当陈列馆”值得写一写,“瓦当”不是一般的瓦片,是屋面每条瓦垅下端的,兼有装饰和护椽功能的特殊瓦片。瓦当上有各种不同的图案:万年青、梅花、莲花、芙蓉等。江南一带民居所用的瓦当十分讲究,各种图案,大多根据当时当地的习俗风情,根据主人的爱好,根据房屋的规模用途而定,瓦当的图案、花纹、形状、材质,反映了社会历史和地方风情习俗的变迁,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嘉善粘土质地细腻,是著名的砖瓦之乡,瓦当图案十分丰富。在西塘建立一座瓦当陈列馆,介绍一点民俗文化,这个创意还是挺不错的。
跑了一天,还有五个景点没去,还不包括一些私人的景点。
游西塘,最好安排两天,在西塘住一夜。清晨,看看薄雾弥漫的小桥流水;傍晚,欣赏夕阳斜照的水镇长廊;夜晚,漫步在深深的静静的小街小巷,享受这江南古镇的风情韵味。
作者:huankeyi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