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五一”朋友约我去华山,我答应下来的条件是还要去一趟运城。
几年前我买过几本《神州文化集成》的小册子,其中之一是中国盐文化,以前我只知海盐和井盐,以及青海的湖盐,在那本书中,第一次读到池盐。池盐是中国盐文化的发祥,虞舜有《南风歌》“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怪不得电视里看到运城南风集团,不明白怎么会有这么个名字,原来正是运城的南风育成了盐池的盐,中原的财富。方圆百里的盐池,曾经是中国最早经营盐业的国有企业,现在还有着残留的城墙,而运城的设立,也与盐的生产有关,原来在盐池的东西有门以运盐,分别在解州和安邑,交通不方便,于是在盐池的中段设门,设机构,便有了运城。所以盐池就在运城市里,池神庙离城一公里。照现在的情形,应该在市内。
十点零九分一下火车,就买地图,这次最大的失误是,时间太紧,忘了看95年买的地图。查池神庙,果然在市南找到。先买去华山的车票,然后打车,车很便宜,我们在车上已经打听好了,起价才6元,三个人更省,所以我们也奢侈了一把--车开到盐池,我们下来照相,然后又拉我们到池神庙,玩完了,再送我们回火车站,一共花了16块钱。
车开向盐池,路不干净,不久就看到了一片大屋顶,司机说那就是池神庙。爬上一个大坡,一片垃圾里立着一方影壁,上书:盐池,沿道下坡就远远地看到了“海”,因为是化学工厂,污染严重,我们看不到海的边,只看到近处是一块块盐田,边上堆的是芒硝,白花花的。公路下坡一直铺在盐池中,这个大坡一定是旧时围盐池以垄断利益的旧墙。车停下来,我们下去照相,我还捡了一块芒硝,但估计到家会挥发得不成样子的。
重又爬上坡,转向池神庙。此庙格局奇怪:面向盐池,而门在背后,也就是大殿后的旁侧,偏偏又修得像个敌楼,紧张得很,不像旁边的舒展的大殿,倒有自贡盐业博物馆的风格。我们进庙是从后向前看,一直推进到,两只细长得如蔡襄墓前的经幢外展现的盐池,此时空中晴朗了一些,盐田更加清晰。在面向盐池的护拦柱头上,有几只猴子,或沉思,或捧桃,或吃桃,但都眼望着盐池,猴子夹在狮子中间显得几份奇怪--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雕像。
那年来山西从运城去了永济,到风陵渡,就是看到没有路,去不了永乐宫,当时就想到了山,但不知道是中条山,而且以为从芮城到运城的路是从山的另一侧绕过去。现在知道山名是中条山,从芮城到运城的路是穿山而过。中条山可是有名,因为它所处正是先民活动范围,能从中穿过,也算是一个收获。果然出芮城不久就开始进山,山势浑圆,可能是风化日久吧,并不很险,可塌方严重,特别是一条梁掉了半边,过去时,真担心我们走在上时忽然那一半也塌了,那岂不是葬身山谷了吗?山的范围也不算大,也许这条路穿的是山体最窄的地方,仅仅一个小时解州到了,车把我们送到关帝庙前。
从关帝庙出来,已经快一点了,有11路公共汽车回运城市里,正好到火车站。买204次下午15点半从运城出发明晨7点半到京的车票,竟还有卧铺,所以也不用休息了,打个车去看古玩街,那是去盐池路上司机说的。结果比较失望,没有开什么眼界,买了一个做月饼的模子,准确地说是戳子,花了五块钱;买了一本河东文化介绍的小书。吃饱饭登上返程的火车,不紧不慢,一路看河东文化介绍,原来伯乐所相之马就是一匹拉着盐车走在中条山上的马。心下大喜这一趟旅行的中心可以从华山移到中条山了,因为盐池生盐所需南风亦是因中条山而生的。
作者:zengyu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