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少爷走在铺着方砖的人行道上,这是北京城里一条被售楼广告称之为“四星级”的街道,道边两侧各是一溜高大笔直的梧桐树,大概有半个世纪的树龄了,叶子像一张张大绿蒲扇似的。汽车道和自行车道的分界处栽的是一排银杏,年头少点,可树干也都有大海碗口粗了。秋风乍起,银杏叶尚未黄透。
我俩走在一排梧桐和一排国槐之间,国槐是北京的市树,树干不直但树冠庞大,特别适合种在道边,枝枝杈杈的能给整条街搭上道绿色长廊。道边是些50年代建造的三、四层楼房,掩在槐树的后边,只见树木不见房。
槐树底下的草木还有好多层次,一人多高的珍珠梅、黄蔷薇,偶尔还有棵歪脖山桃或是榆叶梅,半人高的那种带刺的单瓣玫瑰,大概是玫瑰中最落魄的一种吧?北京总拿它当道边绿化用,紫红的花还一朵朵开着,这种花要一直开到寒风凛冽、冰天雪地,最后在枝头风干冻硬为止。
栽着玫瑰的土地比铺砖的人行道要高几十公分,边上用砖砌着挡土的槛墙,墙边上栽着一溜儿的冬青绿篱。每隔个百十来米,槛墙就向里弯成一处大约两米面宽、一米进深的凹槽,沿着凹槽的边做成一溜水泥坐凳,凳面光洁平整。
正值中午,天很晴,阳光灿烂,温暖无风。我们走过这样一个路边的水泥坐凳,看见一位老妇人盘腿坐在凳上,一双鞋脱下来放在凳边,眼神木怔怔的。离她一、两米远处,人行道上是一架轮椅,上边坐着一位花白头发的老汉,穿着臃肿的毛衣、夹克衫,眼镜片后边的眼神也同样是木怔怔的。
我问少爷:“你说等我老了之后,会不会就是这个样儿呢?”
少爷说不会的,他说那位老太太看上去像是位没读过多少书的人,而你是有文化的——少爷一直坚持认定我有文化,尽管好些人其实并不这么看。
我问他那我老了以后会是什么样?
他说我会跟他的奶奶或者姥姥那样,他的这两位年过花甲的祖辈目前还都在被单位反聘着,家里家外地忙,没时间来街边呆坐。
再往前,我俩又走过了一处坐凳。这里坐的是位衣着整洁的老太太,看上去有七、八十岁了,一头银发,戴着精致的细边眼镜,拄着一根拐杖,一脸的书卷气,但面无表情。
她的身边坐着位村姑模样的年轻女子,和她一样面无表情。两个人都面朝大街,严肃认真。
我认定这位老妇应该是有些文化的,至少文化不比我低,说不定就是旁边那所大学的教授,这路边的房子中有几栋本来就是那所大学的教工住宅。
又有点儿犹豫了,我说我老了也没准儿就是这个样,悠闲并且严肃、认真地坐在街边。
少爷又说不会的,他说:“我怎么会就让你领着个小保姆坐在这儿呢?我会让我的媳妇儿来陪你。”
看来他将来肯定是打算娶媳妇儿的,这至少让我放下了一半的心。
我只有这一个儿子,我惟一的希望只是他能够在太平盛世里健康地长大,娶妻生子平平安安地好好生活下去,其它的一切社会和人生评价标准对我来讲都没有意义。
但他将来的媳妇只能是陪他的,不可能是用来陪我的,只要他能有人陪着或是有人可陪就成了,我反正是从来都不曾需要过女人来陪伴的。
我想,我可以自己去旅行,等到我可以走得开的那一天。
到那时我当然已经不年轻了,不过生命的终点应该还离我尚远。我对这个世界的好些地方还存在着深深的好奇心,我还愿意去走,去转。
到那时我已经不用每天上班了,有充裕的养老金足够我安度晚年(估且先这么假定吧,要是把自己假定成没钱的话,这个游戏往下就没法儿玩儿了),我可以避开黄金周、避开周末、避开旺季——反正我有的是自由的时间,那样我就可以享受打折的机票和酒店,享受清静,享受风景,享受超值的待遇而只花比现在少得多的钱。
到那时我完全可以排除一切影响,自己想怎么走就怎么走,想在外边玩多少天就玩多少天,可以在某个小镇的河边廊下一坐就是一天,可以无目的地在某条街上闲逛,根本不顾忌时间。
我先去哪儿呢?面对自由缺乏经验,置身无限制的选择总是茫然。难道真像人说的那样,在兜里装上一卷钞票,坐公共汽车去北京站或北京西站(通往这两处各有一趟公交车从我家门口始发,我又得抽签去选),在窗口前随便掏出几张,对售票员说:“这些钱能到哪儿?您看着办!”
不行,我不敢,那样有点儿过了,太悬!
要不还是去昆明吧?昆明的那个西山。那个林木茂密、石阶苔痕的森林西山,那个俯瞰滇池、一碧万顷的西山,等到了那一天,我先一个人去西山的太华寺里住上几晚。
太华寺位于西山半山,寺不大,却古雅清幽,正殿背依青山、香火缭绕。两处侧院一处是亭廊曲折,石塔林立,满园桂花芳香浓郁,另一处则是古池碧水、红鱼畅游。
太华寺是供应膳宿的,那里的住宿标准似乎也不是很高。昆明市区有公交车通往西山,交通也容易实现。
不过太华寺好象并不是昆明西山的主要景点,公交车在寺门前不知有没有站,即使过路连能停的话,盘山公路离寺的山门也还有山路半里地远。
感觉西山若是能从山底入口牌坊处就开始步行登山的话,感觉最好,特别是从华亭寺至太华寺的那一段太华古道,风景极佳。
可要是打算住在太华寺的话,就要带着行李了,拿着箱子走十几公里的山路,好象不大现实。要是不带行李,把箱子存在昆明市区的话呢?又怕万一在山上住上瘾的话,东西不凑手,不方便。
越往细处想就越想不顺了,理想和现实总有差距在那儿摆着。
可人总得多少有点儿理想吧?哪怕是比较现实一点儿的理想呢!——比如说,一个人,去某一个地方的某一处山上的某一所古庙里住上几天,闻一闻花香,要一碗米线,煮一壶山泉……
还有,到时候记住带上一本小说去看,那山上好象没有报摊儿。
作者:Mingkaiye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