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游杂记
之六月十四日
经过一天的紧张飞行,终于在下午四点钟看到了拉萨的天空,它和我想象得一样蓝、一样美,棉花一样的白云象是水彩画家刚刚泼上去的,感觉就象是展现在你眼前的一幅山水画,很近,很真实。拉萨下午的阳光就像一个生命力旺盛的新生儿,集中所有的力量把能量聚焦在你身上,这时才知自己带着防晒霜是多么明智的做法。从机场回拉萨的路程大约要2个小时,对于我来说无疑是最好的观光时间,一路上让我惊奇的景象数不胜数,来接我的朋友老周这时就像一本百科知识全书,一一解答我的问题,还好,我没有什么高原反应——后来才知道那只是暂时的。站在拉萨市中心一朋友开的“阿佳”——服装店门口,脖子上还挂着刚刚收到的洁白的哈达,已经自我感觉和拉萨融为一体了,观察着每位经过的路人,总是有新奇的东西发现,而经过的路人也象发现了新东西一样在看我,我知道,我的样子——鸭舌帽、马尾辫、T恤衫、牛仔裤,一看就是一个十足的背包客,但我很享受这种感觉,和每一个经过的人毫不掩饰对望,大多数我是胜利者,当然也有对我熟视无睹的,毕竟像我这种背包客在西藏人眼里已经不足为奇了。刚认识的朋友小鸟、巴巴拉、慧慧也很舒服,我想在拉萨人都变得简单了。看到街上打着遮阳伞的女喇嘛,打着手机的男喇嘛,再看看布达拉宫门口两侧的商业街,就不难想象现代经济已经对西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心理不觉有一丝遗憾和担心,希望这座古老的圣城能够永远保留它的原貌。街上的新鲜事太多了,以后慢慢介绍,今天就讲讲“穷人节”吧,每年的藏历五、六月都有几天是“穷人节”,届时所有的穷人、乞丐(大多数是乞丐)都会聚集在主要街道,三五成群、乘着树木的荫凉,聊着天,吃着藏粑,等着别人的施舍,当然这完全有别于“野餐”,因为他们衣衫褴褛,残羹冷渍,但也可以说是他们的“野餐”。听老周讲,今天一朋友兑了三千元的一角面额的零钱去施舍,沿途看到的“穷人节”景象比想象中得更壮观,难怪,我想拉萨所有的乞丐今天都应该被我看到了。
晚上还认识了一个特殊的小家伙——朋友的女儿——一只藏骜,刚刚一个月大,已经很结实了,差不多有一般小狗的两岁大小,我本来很怕狗的,但是我却能把手放到他嘴里,这对我来说意义很大,听讲,藏骜有狮子的血统,成年藏骜特别凶悍,三只藏骜可以打败一头狮子,而一只藏骜可以打败三头狼,我一看到它就特别喜欢,就想在珠海养一只,朋友们奉劝我不要残害弱小动物,让他们多活几只,我也就作罢了,看来想要养藏骜,我只能长期定居西藏才行。
拉萨的夜生活也有别于内陆,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晚上九点钟太阳才下山,夜生活也来的更迟,差不多十一点,朋友们相约去“郎玛厅”,相当于内陆的歌舞厅,但是表演的都是藏族文化、藏族歌舞,很有特色,在歌手唱歌的时候巴巴拉拿着两杯酒就冲上去了,我还以为有状况发生,没想到他是去敬酒,两个人像老朋友一样,一饮而尽,这样的情况在歌手唱完一首歌的时候发生了三次,看来当一名歌手的前提是要有海量。最后,终于到了朋友们极力向我推荐的“跳锅庄”时间,我跟着大家一起加入了跳舞的队伍,随着欢快的藏族音乐,我度过了愉快的一天。
之六月十五日
强烈的头痛,象要爆了一样,想睡又睡不着,忍着一晚的头痛,到了白天还没有好,我的行程也只能作适当的调整才行,“红景天”喝了,“高原安”也吃了,都不见效,我的高原反应还真强烈,只好卧床休息了,为了保持体力,晚上去朋友那里吃了顿家常便饭,小鸟的祖传鱼汤还真新鲜,喝了好多了。
至六月十六日
今天又休息了一天,不过好多了,朋友们都说,按照常理,我的情况明天就会好,晚上为大家作了我的传统菜目“土豆炖茄子”很受欢迎。
之六月十七日
玛吉阿米是六世达赖喇嘛和情人约会的地方,经过历史的变迁,今天成为一家颇具声名的藏式甜茶馆。清早就过来品尝甜茶,很好喝,好像在哪里喝过一样,味道一点也不陌生,店里除了我和一位朋友没有别人,藏族服务员好像已经习惯我们这种客人,很放心的走了,我们独自享受着这里的一切, 朋友熟练的找到了这里的留言本,有五六本,已经写满了文字,阅读着旅游者的各式留言,思想中那种在西藏该有的兴奋感油然而生,对,就是这种感觉,有别于其他旅游城市的感觉,感受多于观光的感觉,无论你想要什么感觉,此时此刻的玛吉阿米都能让你找到。当然,也少不了我的留言,我想我今生可能都不会再故地重游,这是唯一的玛吉阿米,也是最后一的玛吉阿米。八角街在西藏可是赫赫有名的,从玛吉阿米俯视清晨中的八角街,看到络绎不绝的藏民和僧人,还有一个形状有点像葫芦的炉子,高大约3米,底座直径约1.5米,用来烧的是一种西藏植物的树枝,其功能不是用来取暖的,而是单纯的用来烧的,就像寺庙里的香,烧出浓浓的烟伴着一种浓浓的酥油茶的味道,拉萨大街上二十几米就会有一个这种炉子,初到拉萨的人不是每一个人都会习惯。现在是藏历节日最多的时候,每天每时都在烧着,刚到拉萨的时候,我还很奇怪,为什么一种怪怪的味道无处不在。八角街是拉萨最早期的主要街道,现在成为买卖拉萨特产的商业街,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几百个商铺连成一片,藏族首饰、牛角、面具、藏刀、转经筒、藏药、各式各样的佛像,琳琅满目,竟是些稀罕玩艺儿,看的你眼睛都花了,让你频频从包里往外掏钱,当然我也不例外,先后来了四次都不觉得过瘾,真想开个商铺算了。
之十八日
今天天气蒙蒙的,空气中的湿度很大,即使路面上没留下任何痕迹也能在空气中发现昨晚一定下了很久的雨,计划着今天去布达拉宫,由于朋友的一句话改变了:雾气蒙蒙的罗布林卡最美。大脑中已经勾画出种种罗布林卡的景色,实在太吸引人了。于是决定前往罗布林卡 。同行的老周又向我推荐了一个他的保留区曲目:千佛崖。一个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好去处,于是我们走路前往第一站,没想到这一走就是一个钟头,早上还是雾蒙蒙的,现在已经艳阳高照了,心里暗暗叫苦,又累又看不到雾中的罗布林卡了。终于到了,不多人,没有游人,星星两两的当地人在静静的转动着转经筒,千佛崖真是名不虚传,占地面积不是很大的一座小山因为行人日积月累的走而完全看不出山周围的绿草地,感觉就像是一块水泥地上堆出的一块石头山,千佛崖的高度差不都有十层楼高,垂直的平面很适于雕刻,崖壁上涂画着不是很精致的佛像,大小不一、五颜六色、姿态迥异神情不同形态各异、从上到下图的满满一崖壁,虽然雕刻着的邵逸还有待改进,但是出自百姓少忠德扑杀看来更加代表着老百姓的心声真是民间艺术的精华,而不远处另一座不高的“石头山”上挂满了错综交错的风马旗,成为一道非常独特的远景,展尽了藏族文化的风情。太陶醉于眼前的美景,让我都没有听到一直不间断的丁丁当当的声响,经朋友提醒,遁声寻去,不远处有一个工匠正在敲敲打打的在雕刻些什么,走近才知道,他是在石头上雕刻佛像,这些石头是西藏特有的一种片石,特别适合用来雕刻,他身边到处都是成堆成堆的这种石头,石头的底色大多是金黄色,不知使用何种方法出现的这种效果,很独特。不知可不可以送给我一块收藏,可是语言不通,无法交流,真是为难,仙人自由妙计,嘿嘿,趁人不注意偷偷挑了一块大小适中,图案精美的据为己有,阿弥陀佛,看在我动机良好的份上,佛祖会原谅我的。前往下一目的地—罗布林卡,罗布林卡是达赖喇嘛夏季避暑的行宫,林卡在藏语中是“宝贝”的意思,罗布是“”,由此可见罗布林卡是一个多么可人的地方,在售票处围着一圈人,叽里呱啦地说着藏语,很热闹,原来是一个女喇嘛在替一个姑娘算命,女喇嘛大约六七十岁,但从他的表情动作上看得出来他是一个性格开朗的老顽童,虽然不知他们说些什么但是还是吸引着我们看完这个过程。拉萨各处景点的门票都很贵,动则六七十元,真的是“贵”宾,但是对于藏族同胞就看出来姐妹情深的本族情谊,他们只收象征性的2元钱,有时甚至象征都不用了,同住八郎学的另外几个游客,他们特别去买了藏族服装,装扮成藏族同胞蒙混过关,但都是被发现了,因为没有“高原红”(这里要着重讲一点,藏族因为长期生活在高原受日照比较严重,皮肤都比较粗糙,肤色较黑,且脸蛋都是黑红黑红的,有同学戏称为“高原红”)一律按“贵”宾价。买了门票进入园内,真的是很清凉,院内绿化率很高,都是些高原树种,其间还看见八九个藏族老太太,他们一进来就兴高采烈的边走边唱,像小孩子一样,被他们感动了,也有个格外的愉快心情,在都市里住久了久违了这种原始的快乐,能听懂藏语的卖杂货人介绍,他们是自备的干粮和青稞酒从藏北走了四五天路过来的, 这让我感觉有点像自助游,但我知道,中间相差的艰辛是无法比较的。
作者:BILLY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