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江南连绵的春雨中,才会惦念起西藏高原灼热温暖的太阳、透彻的蓝天和白且多姿的云。只有在浏览别人西藏游记的时候,才能唤起心中琐碎的感觉和部分的记忆。但感觉和记忆总比其他游记所述的来的烯淡,或许只有那些富有朝气和能焕发激情的人才能感受西藏的魅力,以至于对西藏的高原反应都能写得如此的惊心动魄。或许,是我选择的时间不适合体会高原的魅力;或则就是没有挖掘和跟随狂热的西藏迷一起旅游;再则就是我没去珠峰和阿里等令人荡气回肠的胜地,故也没能领略到想象中西藏的神秘和精髓。
我曾努力地去体会和想象高原反应所产生的一切可能产生的症状,可是在穿越昆仑山口到唐古拉山口,平均海拔在4500米的可可西里的时候,我依然无任何高原反应,以至我试着用抽烟的“副作用”来加大高原缺氧的力度,可惜依然如故。缺氧,只有在爬坡或则登长距离台阶的时候,才领略到缺氧所产生的“气喘如牛”的感觉,但察觉生活在高原的士兵、喇嘛、藏民都和我的症状一样时。才明白到,原来过去曾去过西藏的人都很“牛”,他们用极富煽动性的文字渲染自己的游历,突出自身的价值和征服欲,“创造”出一段曲折的经历,以便更够本地喧嚣自己的阅历。或许,是我不够激情,或则是不在激情的状态下去西藏旅游,要么就是我没经历“险境”,但“平和”也是一种旅游方式。
“白天看庙,晚上睡觉”,在西藏的十几天除了路途上,基本都是这样的规律。布达拉没有以往看资料那样宏伟,但至今仍是拉萨最高的建筑。布达拉所陈列的任何物品,包括历任达赖的寝宫都是藏民膜拜的地方。我虽不再像以往那样惊讶藏民狂热的宗教信仰,但跟随他们朝拜,在浏览文物的同时,观察藏民和喇嘛们的确也是一种感受。虽然历任达赖的寝宫和传教地陈列的佛像和物品基本相同,也基本都是大寺套小庙。藏民们的脚步虽然有点迟缓,表情有点呆滞,但这些都不影响他们耐心地沿途叩拜、念诵佛经、添加酥油,捐物捐钱。在扎什伦布寺、白居寺、哲蚌寺等寺庙基本都是如此。藏传佛教的渊源,达赖、班禅以及诸多活佛在藏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就像大昭寺外围的八角街,只要进入就会像进入磁场一样,不自觉地就会沿着顺时针方向行走,其中既有三步一叩首远道而来的朝拜者;也有独自念诵佛经手摇转经筒老者;也有成双结队衣着鲜艳、搭背牵手、轻松活跃的青年人,这些对外人的感觉或许是他们的习惯,但必定已成为他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也就不会对在大昭寺门口忙于叩首十万次的藏民所体现精神感到惊讶。
只要在拉萨,每天我都会顺时针地沿着大昭寺的外圈逛八角街,或则就在大昭寺广场的藏式餐厅喝着藏式奶茶、晒着太阳、远眺大昭寺。我至今不知道自己心理,为何我在离开西藏的前一天才去了大昭寺。我并不信仰宗教,但我在第一天就在八角街买了串石珠戴在手腕上,那也是我从西藏回来唯一一件纪念物,至今垫在枕头下面,或许内心在祈求“高枕无忧”吧!
除了呆在拉萨,也就去了日喀则、江孜和山南。除了乡村、沿途高原特有景象、寺庙等具有藏族特色旅游点外,对这些城镇的影响的确不是很好,这些都要归功于内地对点援助和内地大量迁移和经商,使之成为内地某一城镇的翻版。
由于在拉萨几个定点旅游饭店的公告栏上没有找到一起租车去纳木错的游伴,只能带着遗憾放弃了向往已久的计划。俩人租了辆丰田吉普去了离拉萨相对较近的三大圣湖之一的羊湖。当汽车翻越到海拔5030米的甘巴拉山口,俯瞰羊湖,才真正体会到“大美无言”的意境和不虚此行的感慨。
作者:jiaweic4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