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民歌在哪里
中国人说,言之不足,歌之;歌之不足,舞之。我理解,这歌吧,一定得是想说说不出来或勉强说出来还不带劲的东西。
前两年开始,我对歌的兴趣转移到民歌上来了。为什么呢?我觉得吧,民歌是当地民俗风情的一个集中表现;民歌里的歌词直接是老百姓的语言,听起来亲切痛快;最后,民歌还多是情歌。
我的家乡在长江流域,我不记得家乡有什么民歌,实际上也没有。
想想我们汉人其实是世界上最没有音乐舞蹈细胞的民族。要是按照尼采的观点,那我们汉人可以说是特别惨的民族了。
小时候听多了革命歌曲,什么《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里面是民歌的风格,现在才知道其实那并不是真正的民歌。比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之类。
电影《刘三姐》上的歌,也还不是真正的民歌。我前年在阳朔,大榕树村里租了一个排筏,顺遇龙河漂流而下,中途请那男人唱一首真正的民歌,他就唱不出。
曾经跟一韩国人对饮,席间为表示友好,请他来一首《阿里郎》,人家张口就唱,如痴如醉。唱后问我,中国有什么类似这样的歌?我一时还真想不出,觉得也就《东方红》能有一比。但自从老人家躺在水晶棺之后,这歌现在也没人唱了。《东方红》虽取调于民歌,但也不能算是真正的民歌。
我告诉那韩国人,我们中国地域辽阔,方言差异很大,因此并没有全国通行的民歌。虽然如此,但是但是,各地有各地的民歌,等等等等。
在民歌当中,我最喜欢的是陕北的民歌。我想或者是与我这出生于六十年代的人听多了革命歌曲有关?也不完全是。从感情上讲,那一带,是我们祖先的发源地;再听那调调,那唱出来的词,叫人回肠荡气啊!记得《河殇》结尾的歌吗?“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咧------。”
情歌也好听啊,“提起个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四妹子爱上了三哥哥,他是偶的知心人。”
可我觉得除了以上因素外,我喜欢听陕北的歌,更多的是感受到一种凄惨。这简直就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生存状况的写照。我常想,民歌有多惨,人民的苦难就有多深。
我们所剩不多的民歌,本该好好挖掘保存,发扬之光大之,可这真正民族的东西现在还真不好找。
去年我在西安,朋友请我在西北杂粮吃饭,听餐厅里放的那些调调,真是迷死个人。酒席未散,我先告辞说是明天要走,赶紧去选几张碟,但走遍大街,想找几张真正的民歌的CD或VCD,就是找不着。在东大街一家据说是西安最大的音乐城,也买不到。最后只选了两张小剧团搞的秦腔VCD。不是听说有人给一个歌王录音吗?没有找到,真没有。
前年十二月,我自己跑去广东连南参观瑶族的盘王节耍歌堂,听那节庆上的音乐和歌,真是好听,但过后在这个瑶族自治县的小县城,就是找不到这方面的音乐碟,也是怪事。
来点题外话吧。说老祖宗留下来的民歌遗产不多,那也就活该算了。咱们搞点摇滚吧,按我理解,摇滚应该象民歌一样能够真正反映出人们的真情实感对吧。咱中国有这么多年青人,别的东西不多,这苦闷和压抑咱还少啊?时代如此快地变迁,这理应是我们摇滚乐创作的黄金时期啊。但你看看我们,除了以前那几个人,还有谁的歌能听?
要不来点流行音乐吧,可据说崔健等人正忙着打假,我听到后真是直摇头。连发个声都做不到,还唱个什么歌啊!
David
2003/6/5
补记:
一直以为能听到的真正的民歌太少,这里是驴子们的乐园,哪位热心的朋友要是能送我一些真正的民歌,在下就不胜感谢了!
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
作者:david30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