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2月22日,星期天。
极少在周日起这么早,8:00,所以无论走在街上或坐在地铁里都是懒懒的,靠平日的积累惯性地支撑着双腿和大脑下略微沉重的眼皮。
从陈家祠地铁站出来看着湛蓝的天空,蓝的出乎意料,心情突然间转好,后悔没带相机。转念安慰自己,带着也是个累赘,还不如两手空空的闲逛随意些。
懒散着晃了几步,看到正在晨练的中年男女,试着摇了一下胳膊,还有点酸痛。这时看着鸟从另一个出口过来,左右各一人。打招呼,问好,是青瓜和珍妮弗。了了没到,没她的电话,只好找花香,把她从梦中惊醒,让她看到了双层窗帘后面的阳光。
**陈家祠**
鸟先收了钱买门票,可惜已不是学生可以弄个半价,就跟她说起考导游证的事,听来也不易,随便聊几句便转了话题,这念头又要搁置一段时间了。大家在正面的砖雕前站了一会儿,谁也没看出是什么典故,只好说忘了或者不知道。
几个人都对展示的木雕牙雕骨雕核雕感兴趣,纷纷发表意见,赞叹不已。在我提出个别不同看法时鸟却对我和青瓜的老家流露出无比的思念和敬仰之情,心下更觉得鸟是个可爱可亲之人。
有个团从身边经过,凑过去听了几句,学了点新的东西,比如:楠木柱是从南洋运来的,下面的石基雕刻的都是杨桃香蕉等岭南佳果;还有台基栏杆上的麒麟送子是铁铸的;屋顶正中的梁是红色的,表示鸿运当头;祠堂最高是16.8M等等,马上现炒现卖。
快参观完了,大家就都嚷着饿。走出去就看到树荫下微笑的了了。
沿康王路转到龙津西路,车不多,空气也不错,我们在路右侧的阳光里鱼贯而行,浏览着对面的老房子和摩肩的各式小商铺,进入小城般的西关。
文昌北走了几分钟有人挨不住了,看着街边的一个个食档两眼放光。饥不择食地选取了马路对面的面店,斜斜的冲过去。点了云吞、云吞面和米粉。了了吃过了,又不肯坐,出去打望,在我已经吃完的时候回来报告:银记就在前面。青瓜珍妮弗等顿时把碗一推,随即起身出门,赶过前面。
**耀华大街**
正好来到耀华大街,这里已被划为民居保护片区,有工人在粉饰装修。青石的路面青灰的砖墙衬着深褐色的趟栊整洁有序,清清爽爽的,如果能多些绿色就更可以让人陶醉了。像这样能够展现广州历史风貌的痕迹越来越少,政府也在加强这方面的清理保护工作,但实际上常常是一边在保护一边在拆除,我们只好花更多的时间去寻找了。
**银记肠粉**
肠粉是广州民间特有的一种小食,将米浆置于蒸笼中或布上逐张蒸成薄皮,分别放上肉类、鱼片、虾仁等,蒸熟卷成长条,剪断上碟。
文昌北这间银记肠粉的店面很小,分成两块,也稍稍显得破旧,但丝毫不影响胃口,斑驳墙上挂着的美食节金奖(豉皇牛肉肠粉)也越发显得光亮。点了鲜虾肠和牛肉肠。很快鲜虾端上来,果真是“白如雪,薄如纸,油光闪亮,香滑可口”非常的漂亮。肠粉很薄,虾的红色也透出来,还有韭黄鲜亮的黄色点缀,闪着诱人的光泽。青瓜先拿相机拍了,大家才一起动筷,飞快地把肠粉搞了个七零八落塞进口中,然后慢慢的咀嚼,体会它光滑的韧性。等到牛肉肠上的时候已然忘了照相。
前面就是长寿路,看到不远的恒宝华庭。花香快到了,可以在那里会合。不过各只脚没走出几不就改辙了,这回是*榴莲*。了了和珍妮弗看上去还有些经验,说要干湿适中的,但不要偏向于干,要稍微湿一点。剖开时众人都说不错不错。就分头拿塑料袋捧起来吃。青瓜说可能不适应,劝说之下找了块干的,说还能接受,但湿的怎么也不肯了。
花香跟了了说到了,了了说在肯德鸡的广告牌下面见。碰头时间安排的刚刚好。而花香的出现明显地打乱了几个人吃榴莲的节奏,大家又是欢天喜地的拥抱,纷纷抢着将手里已吃不下的“美味”送过去以表示衷心。
然后女人们统一了一下意见:继续吃。
**顺记冰室**
沿宝华路往前走,说渴了要弄点喝的,接着就有间凉茶铺出现了。好象是平安堂的招牌,想着要开开胃准备下一轮战斗的,所以纷纷说:酸梅汤。可是味道有点涩,不够爽口,比黄振龙的差不少,只好慢慢喝了。手捧着杯子继续挺进,了了说好吃的鱼皮在前面,却先看到了顺记冰室。记得坛子上有人提过这里的雪糕,说是人间美味,看来我们也必须试一下喽。围坐下来点了两款:椰子和芒果雪糕。清甜无比,口感柔顺。但因为之前的榴莲和饮品,都吃的不多,剩下的基本上是我承包了。
出来之后了了开始兴奋说就在这附近了,在第一个路口她纳闷的说,好象在是这里啊,怎么搬了啊?
试探着再向前,这回看到了,顿时雀跃:在这里在这里!
**陈添记鱼皮**
就在转右的一条小巷子里,周围的墙和门板上有很多用红漆涂写的标语,非常醒目。石板路上摆了几张台,找了一张围坐,了了介绍说老板很有意思,特别能讲,接着他就出现了,是个很有沧桑感的人,黝黑的面孔刻满了皱纹,但精力充沛,嗓音有点怪,像唐老鸭的那种。鱼皮上来,凉拌的,底料有花生粒、葱、姜、辣椒丝、香菜、芹菜,用生抽和食油调和,咬下去是清脆的,味道够足且各种滋味分明。抢着吃完了鱼皮,再慢慢的收拾着碗里的花生碎什么的,完了众人又把剩余的榴莲消灭干净。
临走要了这里的名片:顺德陈添记食家,宝华路十五甫三巷81828774
这回可是饱了。才晃悠着往荔湾博物馆方向走。从恒宝华庭向西第一个十字路口向北十米再转左有条古建筑保存比较好的街道:
**逢源北街**
街口有钢管拦住,防止车辆进入,光滑的石板路上刻着街名,显示这是一条有着历史的街道。左手边一排过去是典型的西关大屋,最显著的特征便是趟栊,只不过现在大多成了摆设,有些加了现代的锁,有些加了防盗门。而右手边却完全是近些年的建筑,不新不旧的,两边一对比,看着怪异。其实老房子的居住条件确实差,空间狭小,显得阴暗。原来住在这里的广州人已经去寻求更优越的住所,现在租住的多是外地人,对他们来说,这是进入广州的第一步,是生活希望的第一步。而对于我们这些参观者,更多的是对历史的缅怀和各式各样的感慨。
穿过去走几步就是泮溪酒家,旁边是荔枝湾路,沿着这条刚铺过路面,两边榕树排列整齐、房屋修饰一新的街道行走,大家心情纷纷舒畅,偶尔还可以流连两边的古玩店,荔湾博物馆就藏于其中。
**荔湾博物馆**
买票的时候开着玩笑,气氛轻松,除了我们没什么游客。博物馆有两大部分组成,外面是旧资本家的府邸,从旁边一个小门进去则是修缮过的西关大屋。
府邸明显的带着殖民建筑的特征,欧式的回廊、装饰线和屋檐。原先是民末清初一个大资本家的住处,里面陈列了有关老西关的传说故事、照片、物品等等。西关大屋好象是恢复的。楼下有个很大的鸟笼,我们试图把鸟装进去但没有成功,上到二楼,她们在闺房里向外了望,看到十米外的另一面墙壁和天井里的翠竹,着实感受了一下西关小姐的情怀。
从博物馆出来有人提议打车去上下九,有人说走走吧,没多远,又都附和。就沿着恩宁路向前。两边的房子都搭了排栅修葺。看上去整好了也会跟下九路一样漂亮。看到一个牌子写了是西关大屋保护区。
**南信双皮奶**
这一甜品的名称来自顺德,因当地产水牛奶质量优良,巧手调制后可成型两层奶皮,故名双皮奶。
南信里面人很多,我们先分开了和别人孖台,后来才并到一起。点了最出名的两样:双皮奶和姜撞奶。等了会儿才上,品尝一下:皮滑肉嫩,甘爽甜美。但因为肚里已经装了太多,显然开胃的姜撞奶更受欢迎。
南信牛奶甜品专家,地址: 广州市第十甫路45号。
**萝卜牛杂**
据说最受广州人民欢迎的小吃就是它。据说它已经流传了很多很多年,据说可以有很多作用比如消滞止咳,据说、、、
来广州一定要吃牛杂,不然等于白来。吃的地点也有讲究,出名有中华广场旁,北京路上,逢源大街,下九路。都是在街边,摊档本身不起眼,但远远的就可以闻到香气,据说要十三种香料熬出的汤才够味道,再加上围在周边左手捧着碗,右手持竹签的人们脸上那满足的笑意和专注的神情,你就知道,它是多么的受欢迎。挤进去,把手心里纂着的钱递上去,然后看档主拿把剪刀,咔嚓咔嚓的把牛杂剪断了,放在萝卜的上面,淋上一些汤汁。急不可待的端出来,浇上辣酱和另外一种酸酸咸咸的调料,送入口中,慢慢嚼着,混合着味觉和嗅觉视觉,通体的舒泰,摇头叹息着赞叹不已。
从南信出来没多远就有两家牛杂,选了一间,好象叫林记的,我们就在路边,或蹲或站的享受了一番。物质上得到了终极的满足。
**华林寺**
这是最后一站,而这是达摩踏上东土的第一站。西来初地的牌坊显示这里的不寻常,两边的玉器批发店熙熙攘攘。香火很盛,年轻的和年长的信徒来往着,朝拜着,都是匆匆。新修的五百罗汉容光焕发,不知自己的前世会是那个?他们在市井的天空里显得慵懒和快活,正所谓大隐隐于世吧。
佛在繁华中大彻大悟,人在香烟里迷来信去。夜色来临,我们各自踏上归路。
2003年5月19日星期一整理完稿
作者:luzi8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