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 晓起—一级站—浪山
早上起来,朝着地图指指点点,一阵琢磨,决定去爬浪山。浪山,又名浪音山(不过阿新一直坚持是阆山)。早先准备的婺源攻略中,有婺源大侠云浪山留有母系氏族遗风,男人白白净净在家养小孩,女人扛柴背粪。我嚷着要去看小白脸,同时蠢蠢欲动抱着解放妇女之心。
与相交甚欢的孙家告了别,在路边小店吃了早点,这里的米饭虽然不怎的,不过粥是喷喷香。店中主人和善热情,又与我们聊起此地的人情世故,并告知去浪山可做到段莘(又名中村)的中巴,到一级站下,同时可以领略段莘水库之风光,一举两得。
车子很少,据说是给某大头垄断经营了。我去回“舒园”,回来瞥见两条别样身影和两只巨包,看起来格外亲切,原来他们就是昨夜宿上晓起的一对北师大驴。我们聊了起来,他们打算今天去段莘翻山至浙源,晚上露营,这倒是我们明天的计划。看着他们背着帐篷的背包,想来此路不易。两人最后等的不耐烦,决定先上路步行,反正总会搭上随后而来的车。
中巴十点才翩翩而至,且人多,好不容易有个立脚之所。很快赶上了他们,两人已经是大汗淋漓。那女孩脆生生的声音在车厢响起,那男孩后背已全湿透。我们一路胡聊,他们原打算去江岭,由于车少只得作罢,决定从官坑那里翻入浙源。途经江岭时,邻人告诉我们春天菜花盛开时才叫美呢,望着块块田园,可以想象一下。一路车子蹦蹦跳跳,又有不少十八湾,阳光灿烂,风景无限好。
在一级站与师大朋友挥别,路边有些店铺还有家宾馆,比想象的要热闹些。我们随便进了一家饭店,张口就问浪山怎么走。到是问对人了,店里正好有一批待上山的浪山人。其中有位小学老师叫王新元(谐音),刚要从山下学校调回山上,今天女儿亲戚一起来接。他热情邀请我们同往并住他家。呵,这岂不是正好。我们很没创意的在店里又喝了稀饭,似乎意犹未尽。王老师女儿名叫英女,我们让她带我们去先前攻略提及的段莘水库,她一口应允。
稍稍往前走了些山路就到了水库,果然是高山平湖,碧波如玉,叫人心旷神怡。有座高高的石桥,踏上去哐哐做响,难怪英女说小时候不敢在上面行走。对面山脚下黑檐白墙的村落隐隐可见,若能泛舟其上定是一件妙事。两边是陡直石壁,鸟语空山,少见人迹。回去后我们一商量,决定问好浪山之路,去水库二探究竟,然后上山。
两人再次背上大包出发,走起来却觉得格外轻松。可接下来因为好水走了条无路之路,最后在大太阳下找了棵小树扑哧扑哧喘气,又啃了个雪梨,梨核扔进树林,兴许某天会出现江湾梨的变种。
终于开始浪山之行了,我们信心百倍的上路,不过刚开始就犯迷糊,对着岔路摸不着头脑。俩人感觉均屡屡出错,不过自然还是我少些,还是热情的老乡帮了忙,虽然有时候听不懂他们的方言。有一段路是水泥斜坡,阿新说建议大家带个滑板来玩一定过瘾,当然我们不能相信他的鬼话。
开始的路基本上是过小桥、跨小溪、穿田野,还有侧着身子给神定气闲的大水牛让道。见一个老乡就问一个以确认山上之路。这一路看看风景走的甚悠闲,反正想着王家父女说的上山只要一个多小时,只是太阳有点毒。走着走着,一条山溪奔腾而来,我们赶忙脱了鞋袜,拣了两块不太烫的石头坐下,将脚深入一片清凉之中。石间有蓝色蜻蜓停驻,那蓝妖冶艳丽,与这山间的自然淡彩显得有些突兀。不过这精灵实在美丽,让我们屏息凝神。
突然阿新叫起来让我看前方石草丛中闪亮之物,起先我未辨出,后来发现果有一物晶亮闪烁,红红发着异彩,诡异不可名状。我们兴奋了半天,阿新说许是野兔,野兔的眼睛便是红色,咦,细看好像还有一对兔子耳朵和身体……揣测了一阵,我们决定去看,小心翼翼的踩着滑不溜脚的石头涉水而去,那红色却似已消失,到了目的地,发现什么也没有,想来也没什么傻兔子会那么迟钝的。野兔之眼成为婺源之旅一大谜。
继续上路,很快一座村庄出现在眼前。大喜,莫非此乃浪山七村之一,少顷大悲。浪山远在头顶。我们化悲痛为力量,开始了真正的浪山之旅。接着的山路马上吃紧,石阶虽不高,但渐陡直,通常一望无际的没入另一弯道。具体的过程有点类似上次爬黄山,风景美好,间或下起小雨,是我一路祈祷所致。远处山头渐低,云雾缭绕,山村隐现,湖水如镜,身旁松林茂密,偶见红花。我们走的心生疑窦,也不知何处是尽头,还好有沿路的奶壳和烟盒(多是月兔牌)为证,坚定了我们走到底的信念。途间遇一浪山老汉,曰尚有二里地,不由振臂欢呼。两人有些弹尽粮绝,后悔没在先前的山涧中取水。不过婺源的水总是让我们惊喜的,路边又出现一小涧,水从石间汩汩流出,积一小潭,冰凉彻骨,阿新乐得滑坐其中。咕咚咕咚喝了一通,洗了一把。过了这股“福泉”马上就绕过了山头。面前开始豁然开朗,大块平石大垛田地,炊烟袅袅升起。此刻心情愉悦之极,两人手舞足蹈大喊大叫起来。接着巧遇王老师的外甥带我们穿越村子指明方向,一路猪狗牛均多,我萌生与猪合影之意,阿新萌生坐牛背之心。
弯弯曲曲绕来绕去,前方不远田间又出现一村,一打听就到了王家。抱这个小孩的不正是英女,中堂正座的不正是王老师!我们像见了娘一样,如释重负。王家上下热情的端茶送水招呼我们。
王家的屋子是新盖的,高高的,我看着象是两层,他们却说是一层。这里房屋都很高,而青石路窄窄,深巷高墙,感觉奇好。王家有三女二子,二女已婚,都上山来避暑,小女儿英女年方20,幼子在读初中。外孙女露露快满一周岁了,活泼好动见人就笑伸手要抱,村里的几个小姑娘个个对她喜欢的不得了,争着逗乐。
歇息了会便吃晚饭了,菜式虽简但满满了摆了一桌子,有个绿绿的炒红薯杆颇为新奇,王老师大力推荐此“绿色食品”,还有霉干菜烧肉也不错,那肉肥是肥,但香的可以。席间,王老师与我们敬酒,乱侃神聊,讲了不少乡间故事。记得最清楚的是这里的人大多纯朴,如果有邻村人来盗水,挑着水往回赶是千万不能喝住他的,因为偷水的人一路也在进行自我谴责自我批评,说不定一会就会把水送回去,你这么一喊一骂的他就会羞愧万分往山下跳了……类似这些故事听的我们又叹又笑。吃完饭,我和阿新跑到村后的田埂小径,听取蛙声一片,见明月缓缓升起。
到村中小店打电话,见那电话悬于木柱上,无绳无线,不由骇笑,信号不佳只好作罢。
在王家洗澡是件尴尬事,我蹲进了一个塑料大澡盆里,自然与晓起之风光不可同日而语,胡乱洗了一下,有麻烦英女拿了一桶水。后来据阿新说,我洗时楼上似乎有水滴下来,真丢人那。这村子里装淋浴设施的人家开店发家的首富,不过王老师说他们家也会马上安装了。
晚上王家的娱乐是走邻居和看电视。此时略有寒意,月光清冷,小儿啼笑,狗儿嘻闹。我搬了张板凳坐于门前,痴望山中皎洁明月,不知今夕何夕。片刻,又拉英女陪我瞎逛,在深蓝的天空下英女领我至水塘,至邻家,至小学。水塘有大有小,大的平日洗衣养鱼,小的其实是一四四方方的大井,时时活水不断,供村人饮水之用。邻家为其叔婶,昏黄灯光下,两妇人正在翻炒茄子糊,这是婺源农家土产,将茄子捣成糊,加面和辣椒,不停拌炒,在晒干切成条,成为平日里既是小菜又是零食的茄子干,像牛肉干萝卜干之类。主人家让我尝尝,我自然当仁不让,哗,好辣。那座山村小学堂在夜色中不甚清楚,只见一棵大枫树,听说去年来了七个摄影师在此拍过不少孩童嬉乐得情景,还得了什么奖,可以想象的煽情。此时已是夜凉如水。
晚间和英女同挤楼上的一张小床,英女健谈,说了不少她家和这一带的事情。原来我正纳闷浪山的白脸男人都上哪去了,原来都出去打工了。连年轻女孩子也跑的只剩下英女一个,还得她直抱怨没劲。这里女孩子读书少,家里活做的辛苦,其母还以其15岁背100斤柴火为例教导她,我大声同情之心,作了番女权小报告。不过英女说王父已答应她再次出去打工,就这么迷迷糊糊快睡着了。不了小露露大哭,小孩子哭的我心快碎了,半晌,楼上响声大作,似鬼子进村般的凌乱步声。次日方知是楼上粮仓老鼠作怪。总之这觉睡的极不安稳,背上觉得奇痒还差点滚下床。
作者:imagine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