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5日,受从朝鲜半岛登陆的名为“桑美”的台风的影响,长白山下了今年第一场大雪。第二天,长白山风雨交加,任兴东、李东夫妻这天恰好来长白山西坡。35岁的任兴东在通化市二道江发电公司有线电视台任台长,平时喜爱摄影,每年都去长白山进行艺术创作。李东在通化钢铁集团公司建筑安装公司当电工,这次利用单位放假的机会跟随丈夫来长白山游览。
16日早晨6点多钟,任、李二人坐着抚松县松江河镇出租车司机王景臣的“奥拓”牌轿车,顶风冒雨,到达海拔一千五六百米的长白山西坡高山停车场。他们简单吃了早餐,准备步行登山。但风很大,刮得人都站不住,等到八点半,风雨也未停。这种天气上山,肯定看不到天池了,所以他们决定下山去探访著名的长白山大峡谷。任兴东边走边拍摄美丽的深秋风光,大约12点钟到了大峡谷外的停车场,这时风雨仍没有停下来的迹象。夫妻二人在车里吃了些带来的食物,12点半左右,他们让老王在车里边休息边等他们回来,就打两把雨伞,拿着一瓶矿泉水探访大峡谷去了。
从停车场到大峡谷,要穿越密密的原始森林,沿着林中小径走,一般只要十几分钟。任兴东以前去过两次,对这段路比较熟悉。可这天,大风雨中,不少大树被连根刮倒,就在他们行进过程中,前后左右就刮倒了六棵树,最近的就在身边三四米处。由于要小心翼翼地躲闪倒树,加上小任边走边拍摄红叶、黄叶,他们走了近半个小时还没有到大峡谷。雨雾弥漫中,路越走越窄,最后竟然没有路了。转来转去,竟连来路也找不到了。这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半多钟,任兴东肯定:他们迷路了。这天来长白山旅游的本来就没什么人,加上松涛阵阵、风雨声急,他们喊来喊去也没人听到。
任兴东以前当过兵,1987年复员。他在驻扎在辽宁锦县的某野战军警卫侦察连和营口军分区都工作过。当兵的经历,加上平时从书本上、电视上学到的野外生活的技能,使他对险境求生心里有底儿。
小任唯一担心的是妻子,因为李东发现迷路时惊慌失措,吓哭了。小任尽力安慰她,请求她控制情绪。他说: “我常来这里,只要天晴肯定能找到路出去。而且林子里有蘑菇、木耳,还有野果,有雨水,三天五天也饿不死。再说,外面王师傅看到咱们到点还不回来,肯定会回去叫人来寻找咱们。”这么一说,李东情绪慢慢稳定下来。她表示:“就是死,能和你死在一起,我也不怕了。”
说虽这么说,任兴东并没有消极等待,而是积极寻找出路。他随身带着一条擦汗用的白毛巾,为了做标记,他把毛巾撕掉一半,撕成小条条,一边找路,一边隔一段距离绑一条在树上。但森林里雾气很大,天也慢慢暗下来,隔十几米就看不到了白条记号了。小任决定朝一个方向走,他想,只要找到大峡谷,就能找到回停车场的路。仿佛听到某个方向传来水声,小任认为是大峡谷方向,他俩就往这个方向艰难地走去,但走了半个小时,也没到达大峡谷,更没走出原始森林。
他们走走停停,边走边做记号。大约下午三四点钟,天已经很暗了。两人虽然打着雨伞,但外面下大雨,伞里下小雨,他们衣服早都湿透了。天渐渐黑下来,小任果断决定:不能再乱走了,得在森林里过夜。
风在吼叫,雨还在下,为了防止被倒树砸着,他们找了个周围的大树都倒得差不多的地方停了下来。夜里,他们不时呼救,但回答他们的只是呼呼的风声和哗哗的雨声。
地上没有一点干爽的地方,两人就靠在一起站着,一宿也没有睡觉。没有东西吃,还不显太饿。但寒冷难耐,小任平时不抽烟,身上不带火儿,没法生火取暖。为了驱赶寒冷、恐惧和寂寞,他们不停地唠家常,唠他们那12岁正上五年级的女儿。唠了几个小时,没啥话说了,一看BB机,还不到22点。为了分散注意力,消磨时间,他俩想出个查数的办法,你数一我数二地往下数,一直数到600。最难熬是五更寒,他俩冻得直哆嗦,就紧紧搂抱着,用身体互相取暖。
这一个漫漫长夜,这对夫妻在长白山原始森林中,就像两只离群的孤雁。不时听到远处大树被风刮倒的声音,他们庆幸选对了过夜的地方。
9月17日晨曦微露,雨犹未停。任兴东在附近找了个前一天倒下的大树根子,用棍子掘掘,掘出个简单的凹处,刚好让李东把身子放进去避避风雨。但她的脚还只能伸在外边,只好用伞遮着。雨又越下越大,看来不能走了。小任把妻子安顿好,就到周围去找能吃的东西。雨雾弥漫,十来米远就看不清了,两人不断地互相呼喊着进行联络。
小任在附近树上找到几片鲜木耳,还在烂树中找出几只肥肥白白的大虫子和几条蚯蚓,准备万不得已时做“点心”。妻子看着虫子恶心,只吃了点木耳。因为下雨,加上不敢走远,小任连蚂蚁也找不到。时近中午,风雨仍没有停的迹象。
为了做“长期抗战”的准备,他们带的那瓶矿泉水一直没舍得喝。小任说:“矿泉水留着天晴找不到水时再喝吧,这瓶水够我们支持两天的。现在渴了就喝雨水,早晨就喝露水。”
由于长时间呼救,他们的嗓子都快喊哑了,担心有人找来时发不出声音,也为了俩人保持联络方便,小任提议做两个哨子吹。李东在随身携带的化妆包里翻来翻去,找到两个铝制的化妆品笔帽。小任用自己带着的一把大折刀挖出眼儿,作成两个哨儿,吹起来很响。有了哨子,离开二三十米也能听见了。小任就可跑得稍远一些找吃的了。他偶然间发现一个大土包子,掘了一下,发现里面是密密麻麻、成球的棕色大蚂蚁。他挖出吃了一些蚂蚁,感觉是特别酸。
已到下午两三点了,救兵还不见踪影。任兴东决定搭窝棚,准备再在山里过夜。他用折刀砍了些树枝斜着搭一棵风倒木旁,又扒了些桦树皮苫在上面。有了窝棚,有了那窝几天都吃不了的蚂蚁,吃住都解决了,他们心里安定了许多。但是没有火儿,湿衣服贴在身上还是很难受。任兴东想学古人钻木取火。他用折刀在倒木上削出一片干燥的地方,找了个木棍使劲钻,直累得满头大汗,把木头钻得很烫手,也不见木头冒烟,只得作罢。任兴东又吃了一些蚂蚁,李东说不饿,除了那几片木耳,没有吃任何东西。
下午四点半多钟,风停了,雨住了,但难以辨明方向,他们还是不敢乱走。忽然,李东听到远处隐约有“梆梆” 声,好象是敲击树干的动静。他们欣喜异常:肯定是救兵到了。两人马上用嘶哑的嗓子呼喊,又不断地吹哨儿。来人听到了两人的声音,但森林里回声很大,不好确定确切地点,边喊边听地找来。过了四十多分钟,任、李二人终于看到来了三个人。李东像见到了亲人一样,激动得哭了起来。
来者是长白山保护局维东保护站党支部书记李效等三个管理人员。他们对任兴东说,还有另外一伙四个人在找他们,天快黑了,得赶紧找到那伙人。于是,三人帮小任背着三脚架和照相机,大家赶紧去找。将近七点钟,根据手电光和呼喊的联络,两伙人会合了。
出租车司机王景臣和他外甥也在这伙人里面。原来,老王发现任兴东夫妻很晚还没有回来,断定他们迷路了,就赶紧开车下山,报告了维东站。又马上回到松江河镇,找来外甥,第二天和站里五个人一起来到大峡谷附近的森林里找人。找到二人后,老王把随身带着的面包拿出,任、李二人狼吞虎咽后,赶紧随大家一起往外走。
走了一个多小时,他们惊讶地发现,又回到了刚才大家出发前做了记号的带叉的树下:找人者也迷路了。天已黑了,不敢乱走了。带队找人的李效通过步话机,和维东站联系上,要他们放枪指明站的所在方向。大家听到遥远的地方传来的微弱枪声,可松涛阵阵,到底响声来自哪个方向,几个人莫衷一是。
为防止乱走出危险,李效决定在林中过一夜。大家四处拣了不少树枝当柴禾,任兴东的大折刀又派上了用场,剥桦树皮引火。但没有引火的干柴,怎么也点不着火儿。司机老王脱下西服,把里子撕下引火,但西服里子是化纤的,干冒烟不见火苗。李效就把自己穿的迷彩服,一片片割下来引火,直到把衣服割成了“马甲”,才把火点着。救人者和被救者共九个人,围着火堆呆了一宿。第二天早晨太阳出来了,大家这才判明方向,走出了森林,回到了大峡谷旁的停车场。
脱险后的任兴东,还没忘记调查一下到底是怎么迷路的。他发现刚进森林不久,不知不觉地转到了去往大峡谷相反的方向。天晴不怕再迷路了,为了不让妻子白来一趟,小任特地拉着李东去看了一遍大峡谷,壮观的长白山大峡谷让李东非常激动。
据了解,任兴东、李东是今年在长白山西坡迷路的第五伙人,也是长白山保护局维东站管理人员找到的第二伙人(另外一伙儿是四个来旅游的外地高中生)。其他迷路者都是靠智慧和毅力自己走出来的,包括吉林大学一位独自到大峡谷考察的副教授。
摘自中华网
作者:zhiqing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