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桂北的兴安县白石乡,有一个名叫水源头的自然村,至今仍保留着27座完整的明末清初古居民宅,占地面积15000多平方米,共有113户、410人。古老的小村落里,一座座庭院在千年银杏的环绕下,显得更加幽深久远。高墙窄巷、青砖黑瓦、飞檐画栋、窗棂雕花,使人仿佛走进了一个尘封的久远年代。
景点相关资料
水源头村周围石山林立,村前有一条长流不息的小溪从田峒中淌过,途经鳌头村,流入高尚乡上桂峡水库,成为湘江的主源,故名“水源头”。水源头村四周有300多株上百年的古银杏树,其中一株被称为“七仙女”的银杏,7杆共一蔸,高30米,围径5.5米,树龄逾千年,给村落增添了古老的神韵。每逢深秋景色最是迷人,房前屋后的白果树在阳光照射下,呈现一片金光灿烂的美景。
水源头的古宅,布局三横七纵,家家相通、户户相连。古宅建筑巧夺天工,全是高敞的双层楼房,用数吨重的青石方墩垒脚、青砖砌墙。窗户镶嵌着琉璃窗花,上面画着花卉,一派古色古香。房屋山头画的花卉龙凤,栩栩如生。房屋和房屋间的走道,全铺着1米见方的青石板。老人说,明末清初,这里是青年人练功习武之地。古宅堂屋正厅地上铺着红黄色的地砖,厅前阳沟底部全是雕花的排水石。房中板壁上方都镂刻着各种禽鸟类花纹,边庭柱下的光滑磉石,也凿有精细的龙凤吉祥图案。古民居的高堂、戏院、花厅,居中者大开大门,两旁的房屋则大门朝里,更有一座侧屋大门前开,都开在靠中间一侧,构成一个完整的相互照应的整体。在那战乱频繁的年代,这中院落可防贼盗、兵匪,并集居住、学文习武、教育、娱乐于一堂,设计之精,构思之巧令人赞叹不已。
水源头村除了醇厚的民俗风情外,还有底蕴深厚的古文化情结。村里最大的一间房屋叫作秦家大院,建于明末。大院总门牌楼下高悬着一块硕大的红漆金字古匾——“武魁”,旁书“钦命赠武职郎秦本洛 恩科武魁 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戊辰岁季冬月谷旦立”。原来是老秦家清朝出了个名叫秦本洛的武状元,受到嘉庆皇帝的封赠标志。在“武魁”匾下方门楣上,有古人用《易经》中的卦文书写的“乾坤”卦篆。据村民讲,右边还有一块“文魁”匾,“文革”时期已被毁坏。进得大院,在院中正厅堂前,还可见一块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建房时的“世德作求”大匾,写有此屋建造的时间和主人姓名。大院前有总大门,后有闸门统管,排列有序的300多间房屋,多建于乾隆、嘉庆年间。其中一间房屋居中者大开大门,两旁的侧房则大门朝里;更有一座侧屋大门前开,都开在靠中间的一侧,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相互照应的整体。随处可见檐牙高啄,门关雕花,墙壁全有数吨重的青石方墩为基,三四尺高处再用青砖砌上屋顶,高敞的双层楼房窗户镶嵌着琉璃瓦窗花,画着花鸟鱼虫,寓意深刻,古色古香。村中的老人孩子怡然地走在青石板的巷道中,显得静谧祥和。光亮的青石板上有一排一寸见方的圆洞,竟是被几百年的屋檐雨水滴成!真正领会“水滴石穿”的含义。
秦家大院至今还居住着秦家的后人。他们仍在使用祖辈留下的生活物品:石水抽缸、长条供桌、高脚茶几、雕刻兵书宝剑雨伞的太师椅、雕龙画凤的花床立柜,就连古花台上的一株月月桂都在此花香不断200多年。一切都充满古韵。大院是历史的见证人。在古宅的墙上,还保留着自抗战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标语,既有“向不法地主作斗争,保田保翻身”的土改标语,也有“坚决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中农”的“四清”标语,以及现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标语,组成了奇特的标语文化。
在村里,前人练功用的190公斤重石墩尚存,而另一把重14公斤的大刀则丢失了。一对号称“青龙”、“白虎”的石狮光滑如玉。据说,这“青龙”、“白虎”是村民从书房山下的学堂里搬来的。那学堂是兴安最早的学校了。另外,村前还有10余亩宽的“围子园”旧址,当年这里竖满了村人读书中举的标志——甲石,如今还可见到几块残存甲石。村北面则是练习骑马射箭的跑马场。清朝时水源头村出过十几位文进士和武举人,有“进士村”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