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西白石沟内,距县城15公里。相传汉文帝曾牧马于此,故日马名山。旧志八景之一的"白石云松"既是指此。
景区相关资料
马鸣山上的普济寺,又叫佛阁龙洞,群众叫四梁庙,《永乐大典》上叫龙神祠,座落在山巅的向阳背风处,地址选得非常好。寺庙现在已成残垣断壁。寺庙的三孔石窑洞还在。洞上有阁楼的残壁,还有上楼的楼梯。宇霆上去看了看,窑顶上还垛着阁楼坍塌后的瓦片。寺院的围墙残迹、西厢房残迹、庙门残迹尚存。东墙上有一月亮门,门外有厕所、石磨、石碾等物。庙门里的西面有井,井口二尺见方,尚有绳子拉下的沟壕。据说这井中是泉水,泉眼在正殿窑洞下面,由暗洞通向井中。庙门外还有一个月牙形池塘,也是从正殿下引出的泉水,群众叫马蹄泉。近年来,西沟林场在马蹄泉下面建了一个蓄水池,还捅了一下泉眼,结果闹的井水水位下降了。庙后的高坡上,有一块小坪地,大约有三四亩,远远看去有围墙残迹。会生说,我上去过几次。坪地上有油松几十株,高大挺拔,可做梁檩。坪周有墙基残迹。但断断续续,不连贯。正面有一天然石洞,缺一面的墙壁,由人工补上,其中正好僧人打坐。听说这是和尚的坐禅处。庙的右面是阴坡,坡度较陡,长满了油松,大约有三四百亩,但松树尚未成材。庙的左面山坡,是风化较晚的粗骨性砂岩土,不长树木,草灌也很少。庙前是沟,即都沟河,对岸便是西沟村。这个地方,在过去可能风景优美,林木丰盈,鸟语花香,野兽出没,现在荒凉了。
可贵的是,这座残庙中保留了四通石碑,三通站着,一通残碑断成四块,躺卧在中间的窑洞中。这四通碑刻,记载了这座寺庙的历史,描绘了此山过去的辉煌。会生带来了纸墨和拓碑工具,对其中的三通碑进行了拓刻。另一通砂石碑不好拓,只抄写了一些碑文。通过细心解读,最早的一通是雍正碑,立于清雍正十年(1732),称《重修佛阁龙洞并廊房砖楼碑记》;一通是乾隆碑,立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称《重修普济寺碑记》;一通是嘉庆碑,立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称《重修马鸣山普济寺碑记》;最晚的一通是咸丰碑,立于清咸丰九年(1859),称《重修佛阁洞碑记》。这通是残碑,立碑年代只留干支,碑文只留"龙洞碑记"四字,"咸丰九年"是从立碑位置、残留碑文推断而来的。四通碑均是重修碑,均说这座寺庙不知创于何时。从这些碑文中我们知道了下述三件事:第一,武帝志公来访之事。梁武帝供阗禅师志公老祖,曾来马鸣山普济寺参禅,他先来马鸣山,后游马猎,让清源人民躲过了兵戎之灾;第二,先有龙洞佛阁,后有普济寺。在此马鸣山上,现泉水,并涧沟。有人在此梦见神龙出现,便将此泉称为龙神池,并建茅庵祭祀。后来,在此龙神池上石砌了龙洞,上建了佛阁,便称佛阁龙洞,也称龙神祠。再后来,人们认为此泉水可以普济众生,又将此庙改称普济寺了;第三,马鸣山与马猎山是两座山。四通石碑均称此山为马鸣山,雍正碑又提出叫马明山,其他志书上称马名山。咸直碑又提出志公老祖"后游马猎",分明是说他先来马鸣山,后游马猎了。由此说明,马鸣山与马猎山是两座山,不是两座山均叫马名山。从地理位置说,马鸣山是老爷岭的支脉,属都沟河流域;马猎山是庙前山的支脉,属白石河流域。老朽觉得,两座山是不能混为一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