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金霍洛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市中南部。地理坐标是东经108°58′-110°25′,北纬38°56′-39°49′。东与准格尔旗、陕西省府谷县接壤,西与乌审旗、杭锦旗交界,北与东胜区毗连,南隔红碱淖与陕西省神木县相望。东西长120千米,南北宽61千米,总面积5586.5平方千米。总人口14万人(2004年)。 旗人民0驻阿勒腾席热镇,邮编:017200。代码:150627。区号:0477。拼音:Yijinhuoluo Qi。 伊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毛乌素沙漠东北边缘。地势由西向东南倾斜,地貌基本可分为东部丘陵和西部梁滩相间地貌两大类型。海拔高度在1070--1556米之间。属中温带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大陆度为69。年降水量340-400毫米,年日照时数在2740-3100小时之间,年均气温6.2℃。最高极端气温36.6℃,最低极端气温-31.4℃。 行政区划 伊金霍洛旗辖7个镇:阿勒腾席热镇、-镇、纳林陶亥镇、伊金霍洛镇、札萨克镇、红庆河镇、苏布尔嘎镇。共有15个居委会、138个嘎查(村)。 阿勒腾席热镇 阿勒腾席热为蒙古语,“金桌子”之意。是伊金霍洛旗旗委和0所在地。 位于伊旗北部,东径109°31′-109°53′、北纬39°30′-39°38′,海拔高度在1321-1380米之间。北以-河为界与哈巴格希乡、合同庙乡相望,东南、南与-镇、公尼召乡毗连,西与台吉召乡为邻。东西长约33千米,南北宽13千米,总面积为295平方千米。总人口41026人(2005年)。辖14个居委会、8个村,46个农牧业社。 解放前,阿镇叫大营盘(有军队驻扎)。解放后,郡王旗人民0和旗委成立,旗府设在这里。1958年,扎、郡两旗合并为伊金霍洛旗,旗府设在新街镇。1959年设立城镇公社(包括新街、阿勒腾席热两镇),1964年,伊旗旗府迁来阿镇。1965年,新街镇并入扎萨克公社,阿镇改为阿勒腾席热镇,新街曾设办事处。1983年,阿镇设为一级人民0。1993年3月,红海子乡撤销并入阿镇。 -镇 位于伊旗东南部,东、西、北分别与纳林陶亥镇、扎萨克镇、阿腾席热镇毗邻,南与陕西省神木县接壤,属丘陵沟壑地区,是神华集团神东煤炭分公司的主采区所在地。于1993年建镇。2005年11月,将原布尔台格乡、布连乡并入-镇。合并后,全镇总面积725.7平方千米,辖16个行政村,12个居委会、10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1万人(2005年)。 纳林陶亥镇 位于伊旗东部,鄂尔多斯南部,东经110°08′~110°25′,北纬39°18′~39°34′,海拔在1132~1302米之间,全镇总面积为768.56平方千米。东南西三边分别与准格尔旗和陕西省神木县、府谷县接壤,西北与东胜区和-镇毗邻。2005年11月,将原新庙镇和纳林陶亥镇撤并设为纳林陶亥镇,镇0设在原新庙镇0所在地,距鄂尔多斯市0所在地50千米,距旗府所在地60千米。全镇下辖16个行政村,117个农牧业生产合作社,总人口2.5万人(2005年)。 札萨克镇 总面积1105.6平方千米,辖27个行政村, 129个社,19386人,其中少数民族嘎查5个,657人。 新街镇地处伊旗西南部,南与陕西省神木县接壤。新街镇历史悠久,曾是扎萨克王爷府驻地,伊克昭盟盟府所在地,伊金霍洛旗的旗府所在地。截止2002年底,全镇总面积418.6平方千米,辖15个行政村,66个农牧业生产合作社,其中少数民族居住较为集中的嘎查2个,散居村5个,全镇户籍人口10384人,其中镇区居住人口4561人。2005年,撤新街镇、台格苏木,设札萨克镇。 伊金霍洛镇 位于伊金霍洛旗中部。2005年,由原公尼乡和伊金霍洛苏木合并设立伊金霍洛镇。地处东径109°22′-109°51′,北纬39°17′-39°33′,海拔高度在1316-1414米之间,全镇总面积717平方千米。下辖16个嘎查村(3个嘎查、13个村),100个农牧业合作社,总人口13094人(2005年),其中蒙古族1930人。 苏布尔嘎镇 位于伊旗北部,辖27个行政村,154个农牧业生产合作社,总面积940平方千米,总人口17524人,其中外出人口7352人,常住人口10172人。 红庆河镇 位于伊旗西部,西北分别与乌审旗、杭锦旗接壤,东、南分别与苏布尔嘎镇、伊金霍洛镇、札萨克镇毗邻。总面积1000平方千米,总人口21122人(2005年),辖28个行政村,185个生产合作社。 历史沿革 伊金霍洛为蒙古语,“圣主陵园”之意,以境内有著名的成吉思汗陵园而得名。 汉时分属西河、朔方郡。唐时分属榆林等郡。元置西夏中兴等路,后属东胜、云内二州。清顺治年间设鄂尔多斯左翼中旗(郡王旗)。乾隆年间从鄂尔多斯六旗各析一部设右翼前末旗(札萨克旗)。1958年两旗合并为伊金霍洛旗。 1958年11月5日经国务院82次会议批准,札萨克(公元1736年清高宗从乌审旗将近族台吉的平民分为十三个苏木,划拨土地,组成鄂尔多斯右翼前末旗,即札萨克旗)、郡王(公元1649年清为便于控制蒙古各部落,在鄂尔多斯地区实行盟旗建制,其中之一为鄂尔多斯左翼中旗,即郡王旗)两旗合并,暂称“札郡旗”。1959年1月15日,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0批准,取旗名“伊金霍洛旗”。旗址驻地设在新街镇,1964年7月1日迁往阿勒腾席热镇。(以上摘自“伊金霍洛旗0网站”) 2000年,伊金霍洛旗辖7个镇、3个苏木、6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旗总人口147739人,其中各乡镇苏木人口(人): 阿勒腾席热镇 29440 新街镇 9345 -镇 24722 纳林陶亥镇 5794 台吉召镇 6990 纳林希里镇 11938 红庆河镇 9016 台格苏木 8331 苏布尔嘎苏木4981 伊金霍洛苏木4622 新庙乡7321 哈巴格希乡5255 合同庙乡3832 公尼召乡7307 布连乡5564 布尔台格乡3281 ?年,伊金霍洛旗行政区划一览:(可能是2001年或2002年资料。根据当时《内蒙古行政区划代码》整理) 阿勒腾席热镇:辖 第一~第九9个居委会;查干庙、红海子、曼赖、柳沟、车家渠、掌岗图、桑盖、瓦窑圪台8个村委会。 新街镇:辖 新街、塔尔河、银盘河、乌兰陶勒盖、哈日木呼尔、玛勒庆圪赖、树壕、道劳窑子、马里音盖、黄陶勒盖、阿木图庙、扎萨克召、给勒登庙、查干柴达木、都嘎敖包15个村委会。 -镇:辖 上湾、布连、苏勒德霍洛、-4个村委会。 纳林陶亥镇:辖 淖尔壕、全和常、沙沙圪台、呼雅克图、海勒素壕、布尔敦塔、纳林塔、朱日根沟、阿吉尔玛9个村委会。 台吉召镇:辖 乌尔掌、敏盖、光明、光胜、光生、毛盖图、查干日格尔、木呼尔敖包、阿格图、毛乌聂盖、伊勒概沟11个村委会。 纳林希里镇:辖 纳林希里、乌兰淖尔、其和淖尔、哈达图淖尔、木呼尔敖包、乌兰敖包、昌车渠、特宾苏莫、珠兰敖包、独贵梁、其根沟、巴本岱、阿道亥、巴音布拉格14个村委会。 红庆河镇:辖 红庆河、布连图、通格朗、额日克柴达木、白格针、哈希拉嘎、冯家渠、其劳图、呼家壕、阿日勒图、林家圪堵、兰家圪卜、宝林、台格希里14个村委会。 新庙镇:辖 新庙、道劳岱、大柳塔、毕鲁图、其根高勒、布都阿麻、满赖沟7个村委会。 台格苏木:辖 高勒庙、巴嘎柴达木、壕赖柴达木、黄盖希里、松道沟、贵勒斯太、塔日雅柴达木、乌磴柴达木、毛盖图9个村委会;台格、查干淖尔、门克庆3个嘎查。 苏布尔嘎苏木:辖 苏布尔嘎嘎查;壕赖苏、小乌兰敖包、敖尔给呼、哈布其勒、阿日雅布鲁、道劳岱、乌兰提格、阿尔胡德梁、敖包圪台9个村委会。 伊金霍洛苏木:辖 布拉格、沙巴日太、石灰音苏莫3个嘎查;龙活音扎巴、沙日塔拉、斋森召、乃玛岱4个村委会。 哈巴格希乡:辖 哈巴格希、乌拉希里、格德热格、达尔罕壕、布日德、查干呼舒、寨子塔、沙龙庙8个村委会。 合同庙乡:辖 合同庙、哈拉盖图、阿斯日音希里、全盛久、扎斋庙、杨家壕6个村委会。 公尼召乡:辖 -敖包、查干呼都嘎音希里、查干陶日木、查干敖包、甘珠日庙、壕赖、根皮庙、赛乌聂盖、诺干布拉格9个村委会。 布连乡:辖 查干苏、花亥图、木都希里、折家梁、石灰沟、布连海子、格丑庙7个村委会。 布尔台格乡:辖 布尔台格、明安木都、巴日图塔、哈沙图、曼斋庙5个村委会。 2004年,伊金霍洛旗辖8个镇、3个苏木、4个乡:阿勒腾席热镇、新街镇、-镇、纳林陶亥镇、台吉召镇、纳林希里镇、红庆河镇、新庙镇、台格苏木、苏布尔嘎苏木、伊金霍洛苏木、合同庙乡、公尼召乡、布连乡、布尔台格乡。总人口14.25万人,其中蒙古族9 869人。(数据来源《鄂尔多斯市2005年鉴》) 2005年,伊金霍洛旗撤并调整8个苏木乡镇,整合新组建7个镇,即:保留阿勒腾席热镇;撤布连乡、布尔台格乡、-镇,设-镇;撤公尼召乡、伊金霍洛苏木,设伊金霍洛镇;撤新街镇、台格苏木,设札萨克镇;撤新庙镇、纳林陶亥镇,设纳林陶亥镇;撤纳林希里镇、红庆河镇,设红庆河镇;撤台吉召镇、苏布尔嘎苏木、合同庙乡,设苏布尔嘎镇。截止11月7日,全旗苏木乡镇布局调整工作已基本结束。
伊金霍洛旗为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下辖旗,隶属鄂尔多斯地级市管辖。伊金霍洛旗位于内蒙古西南部,鄂尔多斯市中南部,处内蒙古、陕西二省区交界处,介于东经108°58′-110°25′,北纬38°56′-39°49′之间,东西长120公里,南北宽61公里。辖境东与准格尔旗、陕西省府谷县接壤,西与乌审旗、杭锦旗毗邻,北与鄂尔多斯东胜区交界,南隔红碱淖与陕西省神木县相望。辖域总面积为5,958平方公里
地理座标东经108°58′至110°25′,北纬38°56′至39°49′之间,地处亚洲中部干旱草原向荒漠草原过渡的半干旱、干旱地带。全旗地形地貌基本呈西高东低,由西向东倾斜,海拔在1070-1556米之间。东部属晋陕黄土高原的北缘水蚀沟壑地貌,中部为坡梁起伏的鄂尔多斯高原 ,西部是风沙地貌比较发育的毛乌素沙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度69%,干旱、风大、少雨、寒冷、温热、温差大,是温带干旱草原向荒漠草原的过渡地带。全旗年降雨量340-420mm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全旗年平均气温6.2 ℃,极端最低气温-31.4 ℃,极端最高气温36.6℃,无霜期限130-140天;年日照时数2740-3100小时之间,年太阳总辐射量145千卡/平方厘米;常年风大沙多,蒸发旺盛,全年蒸发量2163mm,是降雨量的七倍。全旗土壤呈地带性分布,东部分布的粗骨土、风沙土、栗钙土面积较广,潮土、沼泽土和盐土则零星分布于河床两岸和低洼地区;中部鄂尔多斯高原区主要分布着栗钙土、粗骨土、风沙土和一定数量的草甸土和盐土,潮土分布于滩地;西部毛乌素沙区主要分布着风沙土和相当数量的潮土和栗钙土。全旗土壤总面积534560公顷,占总面积的95%,各土类具体分布情况:栗钙土占15%,粗骨土占10%,风沙土占61%,该土类是伊旗的主要农牧业用地。潮土占13%,该土类土层较厚且肥沃,是伊旗的主要农业用地。我旗属温带半干旱草原,草原植被广泛发育,草类多由多年生的草群组成,而又以丛生禾本科为主,其次是油蒿和豆科杂草,灌木和半灌木占有较大比重。油蒿的比重高达60%左右,草群主要以毛乌素沙区的植被类型为主。
粘土资源丰富,遍布全旗各地,是建材工业的主要原料,集中分布的有2处,在布尔台格和布连乡。样品分析结果是:二氧化硅58.25%、三氧化二铝7.63%、三氧化二铁4.75%、氧化钙9.29%、氧化镁2.85%、烧失量12.03%。小型砖厂遍布全旗,年生产能力在1 500~2 000万块的砖厂有6座。 道路交通 伊旗交通极为便利。鄂尔多斯机场坐落于我旗,两条国道、一条省道、三条专线、四条旗道贯通东西南北,全旗公路总里程1582公里,其中黑色路面583公里。210国道高速、109国道高速、包府运煤专线在境内纵横交叉,包神铁路、东乌铁路穿越旗境,镇镇通了黑色路,村村通了沙石路,已基本形成了集铁路、公路、航空于一体的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成为鄂尔多斯及周边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市内交通便利,出租车、公交车及免费电瓶车乘坐方便,服务文明礼貌。 名胜古迹 这里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较为典型的有“朱开沟文化”遗址,距今有4000年历史,是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征的土著部落文化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的成吉思汗陵园座落于我旗伊金霍洛镇,成吉思汗祭祀被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系我国蒙古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地区之一。此外,还有充分体现佛教文化的吉祥福慧寺、公尼召、石灰庙、新庙等众多寺庙,阿拉善湾、转龙湾、红海子等秀美的水域风光,世界珍稀动物遗鸥保护区、古树化石、大仙洞等一大批自然人文景观和古城、战国秦长城、秦直道、郡王旗王爷府等大量名胜古迹。 邮电通讯 伊旗邮电通信业基础设施完善,服务质量优良,通讯方便快捷。旗下各镇市内电话均已实现程控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基站遍布全旗,移动通讯无盲区;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信息传输迅捷。通讯基本实现了现代化
,天骄圣地”的美誉。全旗总面积5600平方公里,辖7个镇,总人口15.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0882人。旗府所在地阿勒腾席热镇,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文明镇和第一个国家卫生镇。 伊金霍洛旗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植被覆盖率达到87%,森林覆盖率达到38.08%,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旗”、“全国绿化百佳县”、“全国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先进旗”、“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县”和“中国十佳绿色城市”。境内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永久储量151亿立方米,地表有6条大的内流河,有2条外流河干流,水质良好。 伊金霍洛旗物华天宝,资源富集。特别是煤炭资源储量大,赋存条件好,素有“地下煤海”之称,是神府东胜煤田的主采区,国内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现已探明煤炭储量148.5亿吨,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埋藏浅、易开采等特点,素有“精煤”之称。此外,天然气、煤层气、天然碱、石英砂、高岭土等储量也相当丰富。 伊金霍洛旗交通便捷,区位优越。地处呼-包-鄂“金三角”区域,公路总里程1900.5公里,包茂高速、109国道高速纵横交错;包西铁路、包神铁路、东乌铁路穿越旗境;鄂尔多斯机场坐落旗境,距旗府所在地阿镇14公里,已基本形成集公路、铁路、航空于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成为鄂尔多斯及周边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伊金霍洛旗历史悠久,人文独特。早在4000年前的商代前期,中华游牧民族的曙光便在这里初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的成吉思汗陵园,形成了著名的“朱开沟文化”,有保存完好的战国秦长城遗址,有世界珍稀动物遗鸥保护区、古城堡、古树化石、大仙洞、现代化矿区等一大批自然人文景观。现已成为成吉思汗祭祀文化、鄂尔多斯风土人情和草原文化的汇集地。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伊金霍洛旗牢牢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能源战略西移和自治区建设能源重化工基地等战略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推进“三化”进程,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日益壮大,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主要经济指标连年保持高速增长。2008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92亿元,增长24.7%;财政收入完成50.9亿元,增长68.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170亿元,增长1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401元和7262元,分别增加17.38%和15.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9.7亿元,增长24.4%。在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跃居全国县域百强第37位、西部百强第3位,居全区69个旗县第2位,成为带动鄂尔多斯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推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旗高度重视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全旗呈现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相得益彰、和谐共进的良好局面。 过去的成绩已成为全民共享的财富,未来的发展更需要百倍地努力奋斗!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伊金霍洛旗将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文明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按照鄂尔多斯“结构转型、创新强市”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战略转型”,加快园区建设,优化产业升级,推进城乡统筹,切实改善民生,全面提升伊金霍洛的产业竞争力、城乡承载力和公共服务力,昂首走向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前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0亿元,增长31%;财政收入达到67亿元,增长31.6%;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7000元和8300元,增长32.3%和10.7%;到2010年,力争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35000元和13000元,实现在2007年的基础上全面翻番;到2012年,力争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分别达到1200亿元和20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55000元和20000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跨入全国百强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