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 沛县位于江苏省最北部,美丽富饶的微山湖畔,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面积1576平方公里,人口120万。沛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故乡,素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美誉。近年来,沛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扩大对外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是江苏省委、省政府首批命名的江苏省文明城市。2003年,沛县国内生产总值88.3亿元,工农业总产值216亿元,财政收入5.06亿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52.9亿元。 自然条件优越 沛县地处黄淮平原中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海拔31.5米一41米,地耐力18-23吨/平方米,地震烈度6度。年均气温13.8℃,年均降水量757.8毫米,年均日照时数2401小时,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主导风向为东南偏东风,平均风速3.5米/秒。年均无霜期207天,年均湿度73%,空气质量指数92。 交通运输便捷 铁路 徐沛铁路纵贯南北,与陇海、京九、京沪、京广铁路接轨,可达全国主要城市。京沪高速铁路2008年建成通车后,从徐州2个小时可到达上海或北京。河运 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北通京津,南达沪杭,纵贯五大水系。内河港口众多,可通2000吨驳船。公路 距徐州市区60公里,京福(北京一福州)高速公路徐州西出口30公里,连霍(连云港一霍尔果斯)高速公路65公里。空港 距徐州观音机场90公里,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390公里,从沛县经徐州乘飞机当日可达全国各主要城市。海运 距连云港290公里,青岛港500公里,日照港300公里,上海港680公里。 丰富的矿产资源 目前已探明的主要矿种有:煤、铁矿、矿泉水、粘土和石膏矿等,已开发利用的是煤和粘土。粘土资源在我县境内分布广泛,储量1.1亿立方米。矿泉水储量也较丰富,日允许开采量1154立方米。铁矿储量0.19亿吨。石膏矿储量0.52亿吨。煤炭储量23.7亿吨,可均衡开采100年,境内有8对矿井,年产优质原煤1200万吨,是全国重要的优质煤生产基地。现有坑口电厂4座,年发电量60亿度。 文化历史悠久 公元前286年,齐、楚、魏三国联合灭宋,三分其地,楚得沛以为县。沛县设县,比秦统一实行郡县制要早65年。尧时许由曾在沛隐居。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曾在沛县隐居10年。孔子在51岁尚未得道,于是"南之沛"向老子问礼论道。公元前209年,身为泗水亭长的刘邦带领他的布衣兄弟,仗剑斩蛇,揭竿而起,建汉家400年基业,成为中国第一位农民皇帝。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沛县是南京一徐州一曲阜一泰山旅游线路上的重要地段,被列入省、市、县重点保护的名胜古迹,有大风歌碑、樊井、琉璃井、吕母冢、栖山汉墓群、泗水亭、射戟台、阎尔梅墓等。沛县汉城位于沛城中心,占地989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由汉城公园、汉街、汉高祖原庙、歌风台、沛公大酒店、春雨楼等大型仿汉建筑群组成,形成了"城中之城"。自然景观主要有微山湖和大沙河。微山湖芦苇遮天蔽日,荷花一望无际,微山岛有张良墓和微子墓等名胜古迹。大沙河是黄河既往的足迹,如今两岸四季常绿,花卉常开,流水清澈见底,成为林木瓜果主要产地、美丽的自然风景区之一。 工业蓬勃发展 目前已形成煤电、纺织、食品、冶金铸造、机电建材、塑料包装为主导的六大工业体系,新材料、信息网络技术、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等新兴产业正悄然崛起,已成为沛县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沛县现有工业企业2000余家,外商投资企业57家,名优产品80余种,出口创汇产品20个系列60多个品种。上海能源集团、青岛啤酒集团、青岛双星集团、香港协鑫集团、希望集团、徐州矿务集团、江苏天能集团、温州华正塑业公司、上海日月明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都已在沛县投资,并正享受着丰厚的回报。 商贸基础设施完备 沛县建成了以福泰隆商贸中心、维多利亚广场、人民市场、金贸广场、香港城、电子城、食品城为主体的七大商城,经营面积达40万平方米,成为商品交易、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的综合区域。县内拥有星级酒店、学校、体育设施、图书馆、公园、绿化广场及其他文化娱乐设施,可为投资者提供优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农业生产欣欣向荣 沛县现有耕地122万亩,盛产小麦、稻米、大豆、玉米、棉花、特菜等粮经作物,粮食总产量49万吨,年产优质无公害大米26万吨,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沛县是江苏省第二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县,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34万亩,22个农产品被省认定为无公害产品,12个绿色食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微山湖无公害大米、优质棉、优质水果、山药、牛蒡、肉鸭、波尔山羊、肉犬、肉牛基地已分别被列为国家和省农业产品生产基地。林业资源丰富,现有林地面积3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5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 22.5%。 地质状况 沛县地处黄淮平原的中部,全部为冲积平原,地形单一,地表坦荡。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由西南的41米到东北部降至31.5米左右,整个地面坡降为1/3000至1/5000。土壤是以黄河冲积物为其母质发育而成的,分布规律性十分明显,由西向东依次分布着:(一)飞泡沙土。占全县土地面积的5.6%,土质松散,无粘结性、透水性强、肥力差、随风飞扬。(二)沙土。占全县总面积的22.2%,土质为沙壤,大水灌溉后易板结。(三)两合土。占全县土地面积的30.29%,表层厚25一30厘米,呈现淡黄或棕黄色,质地为轻壤至中壤,有机含量较高,肥力性状较好,高于沙土而低于淤土。(四)淤土。占全县土地面积的23.3%,表土颜色是棕色或黑棕色,质地粘理、细腻。(五)盐碱土。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8.61%,零星分布于两侧与沙土区。盐碱含量较高,易板结,随着农田水利建设、盐碱土所占比重逐年减少。 蔬菜生产概况 沛县是全国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年蔬菜复种面积约90万亩。其中,山药、牛蒡等特种蔬菜30万亩,设施莱50万亩。年产各类蔬菜200余万吨,产值15亿元以上。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60万亩,"沛公"牌山药、牛蒡等38个产品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23个产品被认证为绿色食品。其中沛县高科技示范园(张庄镇)于1999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占地246亩,总投资300余万元,是全县最大的育苗中心和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全区配有微机自动控制节水灌溉工程,是全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省级节水灌溉示范园,技术、设施水平居全省前列。到2007年,全县将发展设施菜、出口创汇特菜80万亩,建成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基地60万亩,年加工转化能力达到50万吨以上,出口30万吨以上,形成与国际国内市场相适应的质量标准化体系和生产技术体系。 畜牧产业生产概况 全县生猪饲养量70万头,大牲畜饲养量4万头,山、绵羊饲养量120万只,家禽饲养量3000万羽,其中肉鸭2000万羽,兔饲养量120万只,特种畜禽养殖70万只,其中肉狗30万条,肉狗被省定为沛具特色产业。肉产量7万吨,禽蛋产量7.4万吨。畜牧业产值约12亿元。县成立了重大动物疫情防疫指挥部,加强了对定点屠宰场、农贸市场、畜禽加工厂等的管理,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推行强制免疫措施,全县生猪、禽防疫密度达100%以上,杜绝了疫病传播。到2007年,全县将出栏三元瘦肉型猪50万头,占生猪出栏总量的75%以上,年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引进外资扩建养殖场,建立5个无公害三元猪规模生产基地。出栏波尔山羊110万只,占出栏山羊的80%以上;发展规模饲养场60家,建设2个无公害生产基地。肉鸭饲养量达到3000万羽,新建、扩建8个种鸭场,使苗鸭自给量达2000万羽以上,建立5个肉鸭养殖基地,完成2个无公害养鸭产品认证。全县肉狗饲养量发展到50万条,年加工出口狗肉及制品5000吨以上。 稻米产业生产概况 沛县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为"全国优质水稻标准化示范区"、"江苏省无产基地"项目实施县,是优质稻米的天然生产基地,水稻种植面积45万亩,优质粳稻面积95%以上。空气宜人,水质洁净无污染,生产的稻米产质好,投放市场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在搞好优质稻米生产的同时,加大了加工与销售力度,相继建成一大批集色选、免淘洗、抛光的大米加工企业,并注册了"沛公"、"八拱桥"、"千荷湖"、"一季春"等优质品牌,远销广东、浙江、上海、江苏、河南、山西等省市,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产业化体系。 林果产业生产概况 目前,全县林业用地面积30余万亩,农田林网化96%,四旁植树2500万株,村庄林木覆盖率54%,立木总蓄积量150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22.5%,总产值3.6亿元。果树生产飞速发展,全县果树面积12万亩,果品产量9万吨。在历次优质果评比中屡获大奖,累计获奖近百个。2002年红富士苹果、皇家嘎啦苹果被国家评为绿色食品。1983年、1986年两次被国家林业部评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1995年被国家绿委授予"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1999年被省政府评为"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到2007年,建设意杨基地林20万亩,全县林木覆盖率提高12%,林木蓄积量每年增加20万立方米。年加工能力达到40万立方米,杨树面积、蓄积量达到85%以上,林业产值10亿元以上。 水产生产概况 全县水产养殖面积6万亩,稻(藕)田养殖10万亩,其中特种水产养殖面积3万亩,是江苏省稻田养殖示范县。将进一步调优常规养殖品种,增加适销对路的花鲢、团头鲂、建鲤、银鲫、淡水白鲳等优良品种的放养。引进河蟹、青虾、罗氏沼虾、异育银鲫、湘云鲫、南美白对虾等养殖新品种,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 花卉苗木概况 全县花卉苗木种植面积2万亩,引进繁育各类盆花、盆景、观叶、观果植物,草坪、绿化苗木等高档次品种,扩大花卉苗木生产规模。重点推广花卉日光温室及大棚配套栽培、鲜切花等栽培技术,开展四季售花、预约订花、会议租花、艺术插花、礼仪送花、彩车扎花、庭院美化、街道绿化等多项服务。
沛县地处江苏省最北部,微山湖西岸,幅员1576平方公里,人口118万,辖15个镇,325个行政村,50个居委会。近年来,我县以“三区两带”建设为总抓手,突出结构调整、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主线,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推进城市化、经济国际化四大战略,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被授予“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国武术之乡”、“全国双拥工作先进县”、“全国城市综合整治优秀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江苏省卫生城”、“江苏省文明城市”、“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县”等荣誉称号。2002年,全县实现gdp78.2亿元,财政收入4.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38元,年末各项存款余额59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46亿元。
自然条件。沛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为典型冲积平原地形。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8℃,年平均降水量757.8毫米,年日照时数2401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07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2,常年东南偏东风。 地质。沛县地处黄淮平原的中部,境内无山,地形单一,全部为冲积平原,地表坦荡。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由西南部的41米到东北部降至31.5米左右,整个地面坡降为1/3000至1/5000。 沛县土壤是以黄河冲积物为其母质发育而成的,分布规律性十分明显,由西向东依次分布着:(一)飞泡沙土。占全县土地面积的5.6%,土质松散,无粘结性,透水性强。(二)沙土。占全县总面积的22.2%。(三)两合土。占全县土地面积的30.29%,表层厚25-30厘米,有机含量较高,肥力性状较好。(四)淤土。占全县土地面积的23.3%,表土颜色呈棕色或黑棕色,质地粘理、细腻。(五)盐碱土。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8.61%。零星分布于两侧与沙土区。地耐力一般为100-120kpa,地震烈度6度。
矿产资源。沛县矿产资源储藏非常丰富,目前已探明的主要矿种有:煤、铁矿、矿泉水、粘土和石膏矿等,已开发利用的是煤和粘土。煤炭储量23.7亿吨,占全省煤炭储量的52%,年产原煤1000万吨。粘土资源在我县境内分布广泛,储量1.1亿立方米。矿泉水储量也较丰富,日允许开采量1154立方米。铁矿储量0.19亿吨。石膏矿储量0.52亿吨。 旅游资源。沛县是南京-徐州-曲阜-泰山旅游线路上的重要地段。公元前286年,齐、楚、魏三国联合灭宋,三分其地,楚得沛以为县。公元前209年,身为泗水亭长的刘邦仗剑斩蛇,揭竿而起,建汉家400年基业,成为中国第一位农民皇帝。东汉末年,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袁术大将纪灵、吕布曾在此演出过“一弦飞矢鸣画戟,十万雄兵卸征衣”的活剧。沛县还是明太祖朱元璋祖籍,故沛县有“明先世家”之称。 沛县的名胜古迹,被列入省、市、县重点保护的,有大风歌碑、樊井、琉璃井、吕母冢、栖山汉墓群、泗水亭、射戟台、阎尔梅墓等。 沛县汉城位于沛城中心,占地989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由汉城公园、汉街、汉高祖原庙、歌风台、沛公大酒店、春雨楼等大型仿汉建筑群组成,形成了“城中之城”。 沛县自然景观主要有微山湖和大沙河。微山湖芦苇遮天蔽日,十万亩荷花一望无际,微山岛有张良墓和微子墓等名胜古迹,巍峨的铁道游击队抗日纪念碑耸立岛上。大沙河是黄河既往的足迹。如今的大沙河两岸四季常绿,花卉常开,流水清澈见底,成为我县林木瓜果主要产地、美丽的自然风景区之一。
交通运输。沛县交通便利,徐沛铁路纵贯南北,与欧亚大陆桥、京九、京沪、京广铁路接轨。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北通京津、南达沪杭,纵贯五大水系。公路四通八达,自然形成连接鲁南、鲁西南、豫东、皖北和苏北的交通枢纽。全县乡村公路通达里程1600余公里。距京福高速公路60公里,距连霍高速公路60公里,距徐州观音机场90公里。至2005年京福高速公路徐州西行线开通后,沛县可在15分钟之内上全国的高速公路网。
工业。已形成煤电、纺织、食品、冶金铸造、机电建材为主导的五大工业体系。新材料、信息网络技术、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等新兴产业正悄然崛起,将成为沛县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沛县境内现拥有工业企业800余家,其中,上市公司1家,省级企业集团8家,外商投资企业36家,名优产品80余种,出口创汇产品达20个系列60多个品种,远销西欧、中东、北美、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农业。沛县现有耕地122万亩,盛产小麦、稻米、大豆、玉米、棉花、蔬菜等粮经作物,粮食总产量49.01万吨,年产优质大米26万吨,是全国商品粮基地之一。高效经济作物和养殖业出现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新格局,林牧渔各业发展前景广阔。
商贸。沛城中心商贸区经营面积达40万平方米,成为商品交易、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的综合区域。
城建。城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建成区26平方公里,总体规划控制面积200平方公里。近年来,沛县积极推进经营城市战略,投资40亿元,完成了滨河公园、中心广场、居民小区等50多项重点工程建设。江苏能源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华商园(沛县经济开发区)正在成为城市规模扩张的重点。1999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江苏省文明城市,2002年通过省文明城市复审,并被全国文明委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县。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1.9%,人均公共绿地8.47平方米。 “三争一夺”目标和“三区两带”五年创业规划。2006年,实现以人均财力苏北争一流,经济总量江北争上游,制度创新全省争排头,竞争实力全国夺百强为内容的争先进位目标,使全县人民的生活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 沛县2002年初制定实施了以建设江苏能源经济开发区、徐州华商园区、沛城中心商贸区、沿大沙河微山湖生态农业经济带、沿徐沛河高效农业经济带为主要内容的三区两带五年创业规划。主要是依托农产品、煤电及文化三大资源优势打造融入大城市经济循环体系的三大经济板块。一是以江苏能源经济开发区为平台,加快发展能源利用产业,全力打造“一体两翼”经济架构的主体(能源)经济板块。重点发展煤发电、煤电铝、煤电铜、煤电钢、煤化工及其延伸加工产业,培育四大产业链。到2006年能源及其延伸产业项目新增投资超过100亿元,新增年产值超过110亿元。二是以农业两带及徐州华商园区为平台,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及农业资源加工业,全力打造“一体两翼”经济架构的绿色经济板块。重点发展生态林果、高效蔬菜、生态养殖三大主导产业,在沿大沙河和微山湖农业经济带建成50万亩生态林果基地,沿徐沛河高效农业经济带建成50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以此为基础,在全县形成以良种山羊繁育、肉鸭、肉猪、肉狗养殖和优质水产为重点的生态养殖基地。并依托富集起来的农副产品资源,大力发展食品、纺织和木材加工三大企业群。2006年,绿色经济板块实现销售收入130亿元。三是以沛城中心商贸区为平台,以建设徐州都市圈西北骨干城镇群为依托,促进文化商贸旅游三大产业互动发展,全力打造“一体两翼”经济架构的服务经济板块。到2006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5%。
安国镇地处微山湖西畔,距沛城20公里,距沛屯火车站5公里,人口11万,面积103.3平方公里。沛王公路、沛龙公路穿境而过,交通极为便利。大沙河横穿南北,引水河与微山湖相通,与京杭大运河、徐沛河相连,形成极为便利的水上交通运输。全镇通讯、邮电发达,拥有电话和无线电话4700余部,传真直达世界各个城市。大型国有企业徐州矿务集团张双楼煤矿坐落境内,年产原煤200万吨,煤炭资源丰富。110KV变电所1座,35KV变电所2座,电力设施齐全,电力充足。安国镇历史悠久,汉文化资源得天独厚,素有“五里三侯,一代帝王乡”之称。西汉时绛侯周勃生于周田村,安国侯王陵的府第在安国集,颍阴侯灌婴的食邑在灌婴村,汉高祖刘邦小时候居住在刘邦店。安国镇工业发展迅速,已形成铸造、酿酒、缫丝、纺织、塑编、木材加工、机械制造等八大工业体系,工业产品100余种。徐州古沛酒业有限公司、华东纸制品有限公司、徐州春燕水泵厂、中外合资徐州宏泰毛纺织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发展迅猛。私营经济发展迅速,私营个体户口1100余户,私营企业200余家。建成了张双楼、刘邦、五座楼、周田、蔡家五大工业园区,形成了板皮加工、塑料编织、铸造加工、机械制造四大主导产业。有台湾、山东、浙江等外地客商100多家来镇投资办厂。安国镇农副产品资源丰富,有优质小麦、“无公害水稻”、“高蛋白玉米”等粮食作物7.4万亩,芸豆5000亩,黄皮洋葱1000亩、脱毒土豆1000亩、东北毛茄1000亩、越冬甘蓝1000亩、大沙河无籽西瓜14000亩、优质红富士苹果4000亩、桑园5000亩。有年出栏300万羽的肉鸭养殖基地、年出栏150万羽的合同鸡养殖基地、有大型的波尔山羊养殖基地。安国镇环境优美,市场繁荣,小城镇建设功能齐全。形成了“镇村一体,共同繁荣”的格局。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文化、卫生、教育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