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曾经为东北地区的中心治所。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融合成辽阳富有地域特色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有比敦煌壁画还早300年的汉魏墓群中的精美壁画;有屹立千年的辽代白塔;有清太祖努而哈赤所建的都城东京城和东京陵;有清风寺、龙峰寺、广佑寺等名刹古寺,古韵犹存;辽河、参窝水库风景区,山清水秀;核伙沟自然风景区,峰峦叠翠;石洞沟森林公园,万木葱茏;冷热地公园,堪称世界奇观。 辽阳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孕育了许多著名民族英雄、文人雅士、文体名宿。《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祖籍辽阳;誉满三江的辽东才子王尔烈、抗日英雄李兆麟,“马家军”教练马俊仁,表演艺术家刘兰芳以及体坛名将王义夫、袁华、戴国宏、郑士玉、张宏伟等都是辽阳人的杰出代表;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也从这里走进军营。
●河东新城概况 辽阳市河东新城位于城市东部,地处太子河东岸,与老城区隔河相望。太子河水系、西龙鼎山、瞭高山、阳鲁山一水三山,形成了河东新城腹地依山面水的自然风貌,现有森林覆盖率达35%以上,山水森林资源丰富。 这里曾是努尔哈赤的第一座都城所在地,是辽东半岛城市群中部及大沈阳经济区的重点发展区域之一。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辽宁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辽阳市举全市之力开发太子河东部,建设河东新城。 河东新城规划总占地面积近80平方公里,分三期开发建设,最终实现吸纳人口60万的目标。 河东新城建设确定三大发展目标: 一是利用依山面水的自然环境,发展商务商业、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全力建设沈阳服务业次中心。 二是建设滨水生态宜居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是建设现代化工业园区、物流园区,为河东新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历史沿革 辽阳古称襄平。辽阳名称始于汉代。据《汉书·地理志》载:“大梁水(太子河)西南至辽阳入辽(指辽河)莽曰辽阳”(小辽)水出辽山西南流经辽阳县与大梁水会。“小辽水即现在的浑河。“水北曰阳”,汉代的辽阳(今辽中县茨榆蛇公社偏堡子古城址)因地处小辽水之北,故名曰辽阳。 战国时期辽阳属燕国,是辽东郡首府。公元前284年,燕国大将秦开率军北上东进,破东胡抵辽河流域,其后修筑了自造阳至襄平间的长城,“置上谷、鱼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辽东郡治所在襄平,是为辽阳地区行政建置之始。秦、汉时设辽东郡,辖东北大部分领土。西晋时设平州,州府襄平,辖东北五郡,又设护东夷校尉,统辖东北诸属夷,管理至黑龙江流域东北大陆及朝鲜半岛。隋、唐时期辽阳一度是安东都护府首府,辖9个都督府,42个州,100个县,管辖区域面积近与西晋时期同。后为辽州都督府府治所在地。 辽、金时期定为陪都,为“五京之一”,“辖州府军城八十七,统县九”。辽太祖封太子耶律倍为东丹王,以辽阳为东丹国首都。元代在东北地区先后设东京路行中书省、东京路总管府(后改为辽阳路)。省、路治所均在辽阳。明代辽阳为辽东都指挥司所在地,领25卫2州。后金天命元年,努尔哈赤将后金都城由赫图阿拉(今抚顺新宾)迁至辽阳,在太子河东岸新建了东京城做为都城。后于天命十年,将京城迁往沈阳,在辽阳设置辽阳府,辖辽东大部地区。 辽阳市战国时期属燕国辽东郡,治所襄平。历经秦汉、三国,均属幽州辽东郡的辖地。西晋属平州辽东郡。东晋的前燕、前奏、后燕建立割据政权,仍属辽东郡。从北燕经南北朝到隋被高勾丽割据。唐代属安东都护府。辽代属东京道辽阳府。金属东京路辽阳府。元代至元六年(一二七九年)属东京总管府。至元二十五年(一二九八年)属辽阳行省。明洪武八年(一三七五年)起属辽东都司。努尔哈赤建后金政权于天命六年(一六二一年),在辽阳境建东京城为首都。清康熙四年(一六六五年)称辽阳州属奉天府。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属奉天省。民国三年(一九一四年)改辽阳州为辽阳县,属奉天省辽沈道。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属奉天省辽阳县。国民党占领时期仍沿用旧制。1949年后实行市、县分治,属辽东省。1954年划归辽宁省。一九五八年市县合并为辽阳市,属鞍山市。一九六一年市县分抬,仍属鞍山市。一九六六年改为辽宁省辖市。一九六八年市县合并为辽阳市,仍为省辖市。 (以上摘自“辽宁地名信息网”、“辽阳市政府网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