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约公元前21世纪
夏启封支子于莘。时,合阳为有莘氏部族聚居地,称“莘国”或“有莘国”。
商
约公元前16世纪
伊尹耕于有莘之野。后来,他辅助商汤打败夏桀,建立商朝。
西周
约公元前11世纪
姬昌(周文王)娶有莘氏女太姒,生姬发(周武王)。后姬发伐灭殷,建立西周。
春秋
周襄王七年(公元前645年)
秦穆公伐晋,战于韩原(今合阳、韩城两县交界处)。
周襄王三十一年(公元前621年)
晋败秦师于令狐(今山西省临猗县城以西),追至刳首(今合阳县东南金水入黄河处)。
战国
周贞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年)
韩、赵、魏三分晋室后,合阳属魏西河之地。孔子的高徒子夏(卜商)曾在此地讲学,魏文侯尊以为师。
周考王十二年(公元前429年)
魏文侯西攻秦,至郑(今华县)。还,在莘地筑城。因城位于合水之北,故称合阳。“合阳”之名即自此始。
魏国于县城以北的梁山南麓筑长城,由西向东穿越皇甫庄、甘井、杨家庄3个乡的20多个自然村,长约20公里,今木县、城后等地段残迹尚高1—6米。
周显王十九年(公元前350年)
秦于乳罗山北筑长城,东起新池南顺村南,西对和家庄乡故池村北,今明显段长约8000米。
周显王三十九年(公元前330年)
魏献西河地于秦,秦置“合阳邑”。
秦
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
项羽划秦腹地为塞、雍、翟三国,合阳属塞国。
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
八月,汉以韩信为左丞相击魏。信伏兵从夏阳以木罂渡军,袭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掳魏王豹。
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
改合阳为郃阳,始设郃阳县,隶左内史郡。
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
郃阳县改属左冯翊郡。
武帝去河东祭祀阴后土,为途中休息,在梁山西峰下建“望仙宫”(遗址在今甘井乡仙宫村)。
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
在梁山峰顶建武帝祠,后人称其峰为武帝山。
东汉
光武帝建武元年(25)
废郃阳县,并入夏阳县。
明帝永平二年(59
恢郃阳县,并扩汜爱(王莽置县,今澄城县)入郃阳。
灵帝光和七年(184)
县民郭家响应黄巾起义,声威大振,三郡告急。曹全以酒泉禄福长转拜郃阳令,镇压了郭家义军。
灵帝中平二年(185)
县令曹全门下王敞等人为其立功德碑,即《曹全碑》。
三国
曹魏时(220—265)
郃阳属冯翊郡。
北朝
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
析郃阳县,东北部置“宫城县”,南部置“五泉县”。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
恢复郃阳县建制,属华山郡。
西魏文帝大统三年(537)
左冯翊刺史王罴于金水东岸筑城,后为郃阳县城。
北周明帝二年(558)
并宫城及五泉东部入郃阳,又撤夏阳,并入郃阳。
隋
文帝开皇十六年(596)
郃阳县治自故城移至今址。
开皇十八年(598)
析郃阳北部归韩城县。
唐
高祖武德三年(620)
析郃阳东部濒河一带置河西县。
肃宗乾元三年(760)
改河西县为夏阳县。
晚唐,建成寿圣寺塔、罗山寺塔。
五代
后晋天福年间(936—942)
胡峤任郃阳县令,得回纥瓜种,培以牛粪,结实如斗,名曰“西瓜”。是为西瓜传入郃阳之始。
宋
仁宗年间(1023—1067)
雷简夫知雅州时,为荐眉山人苏洵、苏轼、苏辙父子给文坛壮泰斗欧阳修、宰相韩琦等,使“三苏”脱颖而出,成为一代文坛巨星。
复并元祐六年(1091)
知县李百禄创建文庙。
微宗大观二年(1108)
十二月,郃阳段黄河水清及百里,涉春不变。
钦宗靖康元年(1126)
金兵入郃阳。
金
宣宗贞祐三年(1215)
升韩城为桢州,以郃阳属之。
元
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
移河东(今山西省)民至祐郃。
仁宗元祐六年(1319)
在县城西门内侧光国寺立蒙汉合文碑,又名“御宝圣旨碑”。
明
太祖洪武二年(1369)
知县徐源复建文庙(原建文庙圯于元末)。
洪武三年(1370)
县丞康世杰建县署。
洪武十四年(1381)
划全县为4乡47里(每里10甲)。
英宗正统六年(1441)
宁夏受灾,本县乡坤秦福山出粟千石助赈,奉诏建坊褒之。
正统七年(1442)
本县岁饥,富户种仕名、雷哲各输粟五百石赈饥,奉诏优免杂役二年,并立石旌之。
正统十四年(1449)
知县董鉴复筑郃阳县城。东西二里二百八十步,南北二里一百九十步,周八里二百二十步;墙高二丈五尺,基阔四丈三尺,顶阔一丈二尺;隍深一丈二尺,阔一丈五尺。
世宗嘉靖六年(1527)
大旱,次年又大旱,人相食。
嘉靖二十年(1541)
本县举人魏廷撰《郃阳县志》,共2卷37目,为现存最早的郃阳志书,北京图书馆藏有原本。
八月二十八日,县西南井溢村一枯井突然水溢井外(自井底到地面约300尺左右)。
嘉靖三十四年(1556)
十二月十二日华县8级地震。日震20余次,波及本县,三四日不止,声似雷霆,房倒甚多。
隆庆年间,设立西河书院,县丞叶华云聚徒讲学。
神宗万历四年(1576)
建南王村西北之玄武青石殿,历时28年始成。
万历三十八年(1610)
县城文庙内增建尊经阁。
思宗崇祯七年(1634)
旱饥,次年又旱饥,饿殍遍野。
崇祯八年(1635)
七月十六日,李自成义军渠帅八大王率军由澄至祐郃,环城围攻17昼夜。后潼关清兵至,义军撤离。同年,灵泉村党守素投李自成军,后升“威武将军”,封“载侯”。
崇祯十三年(1640)
大饥,斗米银二两五钱,人相食,十亡八九。
崇祯十六年(1643)
十一月,李自成攻占西安,威慑三秦,郃阳知县晋承寀弃官逃遁。不久,义军至郃,委熊连为知县,驻槐里巷(今县城文化街)。
明末,合阳线偶班曾下苏州、扬州演出。
清
世祖顺治二年(1645)
皇甫庄乡民魏天命与县城槐里康姬卫据梁山聚义反清,杀知县张延堤和典史丁同泰。
圣祖康熙四十年(1701)
江苏长兴钱万选任祐郃阳知县,撰《郃阳县志》7卷。书成,众不以为然,遂择存精要,改名《宰莘退食录》,自费付梓。县文化馆藏有原本。
康熙五十三年(1714)
私盐贩于夏阳渡口抗拒搜查,殴伤盐丁。川陕总督年羹尧据盐史虚词,派河东盐运使金启勋带兵至夏阳一带查拿“盐枭”曹猪头。黑夜围堡,枉杀无辜,被杀及惊逃坠沟致死乡民805人。后经乡绅范光宗赴京上控,至雍正三年(1725)民冤始得照雪。雍正皇帝令将金启勋革职拿问,并诏免当年郃阳地丁钱粮一年。
高宗乾隆二十年(1755)
诏令各地均设书院,本县建古莘书院。
乾隆三十四年(1769)
知县席奉乾聘武功孙酉峰撰《郃阳县全志》。
乾隆三十七年(1772)
二月二十七日,大风。自亥至丑,林木震响,屋瓦飞鸣。县西北远近25公里,麦田被刮去浮土一二寸,房屋亦有被摧毁者,武帝山40余株大柏树被拔折。
乾隆四十七年(1782)
清军赴四川镇压藏族起义,经郃阳征民丁400人、驴800头,一去无返。后东乡40余村村民代表赴京上陈,至嘉庆二年(1797)始得认可,赔偿每丁8两、每驴银4两。
咸丰三年(1853)
全县办团练64个,为军政合一组织。
同治年间,本县线偶戏班赴京城前门外演出。
德宗光绪三年(1877)
岁大饥,人相食,饿死、逃亡者十之六七。是为郃阳百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年馑。
七月二十六日,东北乡万余饥民群起劫粮,知县易润芝率团勇杀百人,捕数十人。
光绪四年(1878)
南王村张招郎聚众抢粮,易润芝剿杀数十人,招郎被俘遇害。郃民呼其为“易屠户”。
光绪三十年(1904)
瑞典人山如仁于县城蒋家巷开设福音堂,始传耶稣教。
改古莘书院为“洽阳学堂”。
光绪三十一年(1905)
改“洽阳学堂”为“郃阳高等小学堂”。
光绪三十二年(1906)
春节期间,本县留日学生马凌甫在高等小学堂约集萧荣绶、郭海楼、杨介、刘廷献等40余名同学聚会,宣传反清革命。
宣统三年(1911)
十一月初,秦陇复汉军大都统张凤羽安民布告至郃。省派经略使李天佐、常名卿来郃收去清廷县署印信。
十二月二十九日,马凌甫被选为陕西出席南京会议代表,参加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选举。
中华民国
元年(1912)
1月,西安军政府委任刘廷献(荩丞)为郃阳县首位知事。
3年(1914)
新池乡南顺村李定从河南西峡口带回“老红薯”,在本村试栽,为红薯传入郃阳之始。
5年(1916)
春,党晴梵、郭海楼、萧西丞等在县立高级小学基础上创建郃阳中学,党晴梵任校长。民国14年1925)6月,校址迁至太清观。
7年(1918)
9月17日夜,皇甫庄地震,时门环大响,碌碡自滚,人立不稳,房倒塌无数。震后,西边天空出现一道红霞,轰如雷鸣,约半小时方止。
10年(1921)
5月18下午3时许,杨家庄地区突降冰雹,大如鸡蛋,持续一个多小时,地积尺余。杨家庄、辛庄、上洼、屯里等村夏田颗粒无收。
13年(1924)
县道局组织民力,整修加宽县城东北去韩城、东南去朝邑、西南去大荔、西去澄城的道路,可通行汽车。
15年(1926)
寒假,在上海就学的郃阳籍青年师集贤孙玉如、邹景山、马凌山等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简称“中共”)。并秘密向本县传递进步书刊,宣传马列主义。
16年(1927)
6月,张培园受中共陕甘区委农运部指派,组成郃阳旅省学生工作队,先后在坊镇、黑池、路井一带宣传减租减息,建立农会。至7月间,被迫解散。
8月,孙玉如受中共陕甘区委指派,回郃建立中共郃阳特别支部。
18年(1929)
大旱,年馑。以东乡、东南乡为甚,斗麦5元(银元)。卖儿鬻女比比皆是,东南乡饿死者甚多。
是年,县上成立救济院,购回手摇织布机和纺车,选用年轻妇女从事纺织,为县办工业之始。
19年(1930)
9月某日,皇甫庄地区突发蝗群,遮天蔽日,禾苗被噬一空。
10月,党梦笔根据中共陕西省委指示在郃阳发展党组织。
20年(1931)
4月,在郃阳中学成立中共陕西省委郃阳支部。
21年(1932)
霍乱病大发,蔓及各乡,全县共死亡2129人。
24年(1935)
6月21日(农历五月二十一日)和9月6日(农历八月初九),红军26军42师师长杨森率骑兵团两次到甘井、杨家庄、百良等地区打富济贫,宣传革命,处死甘井镇副镇长郭明初,击毙杨家庄民团团长康朗若。
25年(1936)
秋,中共地下党员管建勋在县城东街关帝庙巷办起“大众书店”,发行进步书刊,宣传抗日。
26年(1937)
9月7日,八路军一一五师先遣队经郃抵韩,东渡抗日。9月14日,朱德总司令亲率八路军总部至郃阳。朱德总司令在县政府大堂作抗日演讲。15日,郃阳组织8只渡船,去芝川支援总部渡河。
9月28日,刘伯承师长率八路军一二九师又于本县过境。
10月,杨虎诚部十七路军一七七师驻防郃阳。
27年(1938)
1月,一七七师配合中共地下组织在郃阳中学举办为期20天的沿河县(韩、郃、澄、朝)中学生军事训练。
1月,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郃阳区队在郃阳中学成立,杨秀峰、姚右学、雷新绪负责。
同月,“怒吼剧社”成立,为郃阳县办剧团之始。
2月,成立郃阳抗日民众自卫队,县长苏资琛兼任大队长,一七七师参谋梁步六(中共党员)兼任副大队长。
4月12日,日寇从山西隔河炮袭东王地区,夏阳、莘里两村有6名无辜群众被炸死,一些民房被炸毁。
4月,中共郃阳县委在东宫城小学校成立,贺三多任县委书记。
10月,上级党组织决定,调离贺三多,由管建勋接任中共郃阳县委书记。
28年(1939)
3月5日(农历正月十五日)日寇一飞机在郃阳县城投弹一枚。3月15日,敌机2架在县政府东侧投弹炸死1人。11月6日,敌机3架,又在北街乔家巷、西街沿子巷、张家巷投弹,炸死炸伤20多人,炸毁民房数十间。
29年(1940)
春,三民主义青年团(简称“三青团”)郃阳区队成立。
春,以蒋坚忍为头目的商同区动员指挥部成立。郃阳县设动员总队部,乡镇均设大队部,各保设中队部。
冬,西安劳动营特工人员在动员总队部配合下进行大搜捕。次年1月7日,郃阳中学进步教师杜松寿和地下党员及进步青年10多人被捕。
33年(1944)
是年,群狼为患,白昼恶狼拦道伤人,入夜则穿巷入户恣意为害。县城及不少村庄多月被狼所伤所食者,以至妇女、儿童白昼不敢单独行走。群众称此年为“狼灾年”。
34年(1945)
1月22日,郃阳县临时参议会成立,党晴梵任议长。
12月8日,举行第一届第一次参议会,选举王阔(盈初)为省参议员。
35年(1946)
甘井乡北张庄村党继生最先从河南省灵宝县引进“倭锦”苹果树苗一棵,在其家栽植成功,为本县栽植苹果之始。至1990年年底,全县苹果面积达5.87万亩,属省优质苹果基地。
9月8日(农历八月十三日),中共洛川特委派孟树林、贺永锡和史建堂等率五福乡保警队举行皇甫庄起义,迎接解放战争。
12月下旬,五福乡临时保保长何兴发(印娃,原为地下党员),杀害黄南游击队十三支队队长朱志英和4名游击队员,并将割下的人头送县“献功”;县长周鸿将人头悬挂于县城南门示众。次年9月29日,中共党组织在甘井乡牛庄村将叛徒何兴发处决。
36年(1947)
选举康朴(钝初)为出席南京“国民代表大会”代表。
10月4日,人民解放军二、四纵队在黑镇围歼周鸿的自卫团一营,击毙营长吉子荣,俘敌200余人。
10月下旬,在黄龙山郭家塔成立郃阳游击支队。支队长王敏(何养民),政委白云峰、副政委戈文(何邦魁),参谋长刘介一。
37年(1948)
3月26日(农历二月十六日)拂晓,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二纵队六旅旅长张仲瀚率部攻入郃阳县城,第一次解放郃阳。中共郃阳县委副书记、郃阳县人民政府代县长何邦魁带新县政府人员进城办公。
3月30日,敌七十六旅增援洛川途经郃阳。中共郃阳县委、县政府撤离县城,至4月5日回。时,白云峰任中共郃阳县工作委员会书记,何邦魁任副书记兼县长,全县成立东北、西北、正东、正西、中心5个区委、区政府,58个乡政府。
4月,陕甘宁边区政府任命管建勋为郃阳县长。
4月,大批郃阳简师师生去洛川、延安参加革命。
9月12日,彭德怀司令员和习仲勋政委在县西北澄郃交界处,召开西北局前总委员会扩大会议,研究部署战斗方案。
冬季,西北野战军在本县黑池、新池一带整训,王震王恩茂等司令部领导驻峪北村,各团分驻豆庄 、韩庄、新池、张家庄等村,供给部驻南顺、北顺村,卫生部驻行家庄、宋家庄,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协助地方组建农会,开展农运工作。
12月,郃阳市政府成立。
是年,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习仲勋、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先后来郃视察。
是年,成立陕西省贸易公司郃阳分公司,始办国营企业。
38年(1949)
2月14日,成立扩武委员会。全县掀起参军热潮,3月底,给六纵队补充新兵468人。
2月15日,中共郃阳县委决定:大量抛售粮食,稳定物价。
7月,创办郃阳县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