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以险峻的丹霞赤壁和奇岩秀石为特色,以奇特的山形、清幽的岩宇、悠久的历史而著名。山里气势磅礴、奇峰突起、峭石峥嵘,山上泉水清洌甘甜、久旱不竭。山内共有27岩、48峰、13奇石、11泉池、8大洞府等名胜。诸胜中尤以形象逼真的“酒瓮凌云”、“雄狮吼发”、“一线曙光”、“吊谷上棚”、“砻盂接佛”、“七井仙泉”、“船头观日”等景点遐迩闻名。
早晨的霍山,美丽多姿,沉浸在迷人的晨雾中,整座山像似一位娇羞的客家少女用晨雾作纱巾,掩盖着美丽的容颜,时隐时现,给霍山平添了几份朦胧,几份神秘,真让人陶醉其中。
来到霍山脚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霍山的大门,此门高12.6米,宽56.8米,其结构和装饰都是仿古式的,看上去古朴典雅、雄伟壮丽,为现代岭南众多旅游区独特的大门,被人们誉为“岭南第一大门”。
跨进大门,放眼四周,那巍然屹立的山峰千姿百态,有的雄奇、有的俊逸、有的清幽、有的浑厚、有的在雾霭中隐约飘渺,有的在阳光下气势逼人……这里,既有泰山的雄伟又有庐山的清奇;这里,既有峨眉的秀丽又有黄山的峻峭……奇峰罗列。既像一幅幅美丽迷人的画卷,又像一首首美妙抒情的诗篇。
沿着石径往上走,来到了“酒瓮凌云”,此景昔时又称“酒瓮石”。抬头仰望,直刺蓝天,它巍然屹立,上锐中博下钝,形似酒瓮倒置,顶天立地,一枝独秀。相传瓮下有泉洞,泉流不止,泉香如酒,能供岩寺里的和尚和游客尽醉一番。据说因一贪心的和尚嫌出酒的口太小,不如把洞口凿大,让泉洞多溢酒泉,这样既可以畅饮,又可以换来银钱。于是,他找来钢凿,把洞口凿大,结果弄巧成拙,泉眼被石块塞住,泉酒从此再也流不出来,真让人们感到惋惜。
“酒瓮凌云”的正前方就是“雄狮吼发”,此景昔时又称“太乙岩”。雄狮蹲踞在岩洞的上面,该岩洞是霍山最大的天然丹霞石室,岩深约20米,宽约37米,高5米,此景的特色正如岩洞上的门联所写:洞门开狮口,冬不寒,夏不暑,松柏苍翠,恰似天府人间;山势压龙川,形在天,影在地,怪石嵯峨,便是神山海上”。“太乙岩”的洞前为“灵山寺”,历经沧桑,几度被毁,现已修复,内设灵堂,中坐如来佛,面貌焕然一新。由于这里风景独特,灵岩清静,冬暖夏凉,如天然空调,胜似桃源仙境。因此,游人多在这里驻足观赏。
顺着崎岖的山道往前走,就到了“一线曙光”,此景昔时又称“一线天”。这里,两旁的石山矗立,相峙仅隔一线,石径逐级下伸,一径可通,是一座迷人的天然屏障。站在石径中眺望远方,只见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远处的田野、溪流、村庄、农舍、炊烟……尽收眼底,别有一番情趣。清风吹来,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离开“一线曙光” 绕道而行,穿过“对歌径”又来到了“吊谷上棚”,这里是通往“船头观日”的必经之路。这里的石径不但坡度很大而且很长,欲想登上“船头观日”处,游人就必须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能到达峰巅,这里更是检验游人的毅力的好地方。
登上“吊谷上棚”眼前又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砻盂接佛”此景昔时又称“砻盂石”。这里遗留有数十个佛迹,侧边还有清纯甜美的泉水溢出,砻盂石下还有一个清幽的岩洞,传说昔时这“砻盂石”中还有米流出来,这里的米是专供“酒瓮石”酿酒用的。在大佛迹的石峰上还可以看到排列有序、大小如盆、形似七星的“七井仙泉”。这里的泉水尤为奇特:用来泡茶,清香无比;用来磨剑,永不生锈;用来洗脸,可葆青春;饮之解渴,延年益寿。
沿着崎岖陡峭的石径,向上攀登,终于登上了“船头观日”,此景昔时又称“船头石”、“船头峰”。这里是霍山的峰巅,高700多米,丹崖如削,横空屹立,峰近九霄,势若船头,故称“船头石”。站在这里,举目远望,可见千峰竞秀,万壑纵横,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无不使人心旷神怡。“船头石”上还筑有“升旗台”和“观日阁”。这里更是游人观赏日出日落的好地方。
霍山,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古迹,而且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千百年来,许多文人墨客、高僧道士慕名而来。苏轼、杨万里曾为霍山写下了不朽的诗文,晋葛洪在此修炼,唐宣宗为僧时曾到此游览,宋蓝乔在此成仙,明进士巫三祝在此筑采云书院……
霍山,真不愧是人间仙境。大凡亲历者都被霍山的美景所折服、所陶醉,无不叹为鬼斧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