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山大学
在号称“东方塞纳河"的珠江南岸,耸立着一座古典而雄伟的牌坊,上书“国立中山
大学",就是这六个大字一年一度吸引着追梦少年来到南方以南;也是这六个字感染了一
代代中大学子,使中大成为了他们一生中魂牵梦绕的精神殿堂;而这六个字所折射出的
精神特质傲立风雨,已经骄傲了近八十年。八十年了,她依然像一位青年,朝气蓬勃,
永争上游。
【伟人手创 源远流长】
1924年,孙中山先生主政广州国民政府,亲自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饮誉海内外的学
校,武的是黄埔军校;文的就是现在的中山大学。中大已经跟中山先生密不可分,就像
校歌里所唱的:中山首创,遗泽余芳。中大的英文名"Sun Yat-sen University"就是用
通用拼音拼写的"孙逸仙大学"的意思(逸仙是中山先生的号)。中大的校庆日11月12日
也是取自孙中山先生的诞辰日。
孙中山先生在建校之初一再强调说:"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中大自
从建校开始就秉承中山先生的教育思想。北伐成功以后,全国曾经一度出现多所中山大
学,但是后来的国民政府决定只是保留广州的中山大学,因为这里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
想的宣传地和大革命的策源地。
中大校园代表性建筑"怀士堂"前,中山先生曾经在此演讲,提出了著名的"青年学生
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论断。而在现在中大人类学系所在的马丁堂也是当年孙
中山视察康乐园发表演讲之地。中山先生手书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十字
校训,树立在康乐园的中央,让一代代中大学子耳濡目染、身体力行。
时至今日,虽然上个世纪的革命气息已经渐行渐远;但是中山先生留下的历史传统
依旧氤氲在中大的天空,中大人无时无刻不在铭记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毕生追求,"发
扬光大、贯彻主张、振兴中华、永志勿忘"。
【四大校区 中国最美】
中大现在有广州南、北、东校区及珠海校区,共四个校区。目前大一大二在珠海校
区就读,大三大四则在广州南或者广州北校区就读。在四年大学生涯里,分别接受珠海
与广州两个别具风格的城市洗礼。
岭南文化是闲适的,随之而来的城市布局也给人以曲曲折折的感觉。而中大正南正
北的建筑布局,可以说另类地背叛了这种闲适,它追求一种大气、一种自信和开放地面
对。东西对称、南北贯通的逸仙大道两旁,耸立着一座座崇楼高馆,康乐园作为原来教
会学校岭南大学的旧址,满目都是欧式风格、中西合璧的红灰建筑,历史的风雨已经把
他们的艳丽剥去,但是古典的风韵赋予它们一种更恒久的沧桑。
沿着逸仙大道,那些表皮已经斑驳的大树高高耸立,而榕树那气生的须根也在浅浅
低垂。走在古老树木的丛林里,让你平生一份凝重和沉稳。但是,康乐园更不乏靓丽的
色调。三月份,杜鹃花开放,开在大钟楼前的山坡上;四月份,紫荆花开放,开在校道
的两旁;八月份,荷花开放,开在广寒宫前的池塘里。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一望无际的中区大草坪,这里没有秋天的枯黄、没有冬天的死寂
,有的是一年四季的碧绿。在大草坪上,你可以打滚,可以讨论,还可以在上面晒月亮
;还有那些经常走过的林间小道,你可以在那里背英语,说悄悄话儿。
广州北校区是医学部所在地,那里环境清幽,一派小家碧玉的建筑风格。就是在那
里,中大的医学生们步入了属于自己的医学殿堂,完成从医学生到医生的转变。
珠海校区在新世纪初起用,由法国设计师设计。依山傍海的校园、亚洲最长的教学
楼、365层的书山路、巨大的垂窗玻璃,所有这一切都让观者无不叫好。难怪前教育部张
陈至立在参观了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后感叹道:这是中国大学最美的校园!
【大师云集 薪火相传】
中大自建校以来一直延请名师,打造南中国的学术重镇。从筹办阶段算起,在35
名筹备委员中有31人是从海外留学归来、通晓国际先进教育的专家。中山先生要求大
学以"研究世界日新之学理、技术为主",办学伊始便在法国里昂市建立大学海外部并实
行开放性办学,向全国招聘名师来校任教。
鲁迅、郭沫若、冯友兰、傅斯年、赵元任、顾颉刚、周谷城、俞平伯、陈寅恪、容
庚、商承祚、王季思、王力、钟敬文、朱谦之、丁颖、蒲蛰龙等一大批蜚声海内外的知
名学者曾经在中大任教,他们给中大留下了深厚的学术底蕴和悠久的文化传统。
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教授,精通十多国文字和梵文,在历史学、宗教学、语言学、
考据学、文化学及中国古典文学等领域取得卓越成果。在做学问方面,陈先生最出名的
就是他的"三个不讲":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也不讲。所讲内容
必是在学术研究中所发现的问题,以及为解决这些问题所进行的探索和思考。现在康乐
园的东南区1号就是陈寅恪先生的故居,也就是在这里先生写下了《柳如是别转》等传世
著作。
即使是今天,以敦煌学大师姜伯勤、全国MPA指导委员会唯一成员夏书章、中文系黄
天骥教授为代表的老一代学人,还有以周大鸣、任剑涛、袁伟时、艾晓明等为代表的文
科中坚,他们将会延续新中大的辉煌。而10位院士,8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也显示了中大
理工科的水平和实力。
解放前,中大作为中国高校第一个设立天文系,第一个建设天文台,第一个创办地
理系,第一个设立民俗学系的高校,凭借文、理、法、工、农、师范、医齐全的七大学
院和名师汇集、成果卓著,在1935年与清华、北大一起作为三所最早设立研究院的国立
大学载入史册。新世纪,在历经了中山医科大学的回归之后,新中大以20个国家级重点
学科居全国高校第7位,在几个民间大学排名都居前十位。
所有这些都昭示着,中大的学术传统源远流长,中大人钻研学术、献身科学的精神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崇尚高贵 爱国荣校】
中大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和价值取向,但是四年的中大生活
却给他们烙上了一些相似的"中大印"。著名经济学教授王则柯先生在讲座中提出,中大
的学生有两个突出优点:一个是崇尚高贵;一个是热爱母校、回报母校。
崇尚高贵:中大让每一个学子感悟一种来自生命深处的高贵灵魂。一位哲人说过,
"每一个灵魂都有权高贵,这一切与物质无关。"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足,不论是居庙堂还
是处江湖,都要把握对自己信念的坚持。
热爱母校:在每个中大人心中,母亲、母校、祖国这是三个不同境界的三种相似的
感情,无比真挚。如果你从康乐园走过,你会发现那些用校友的名字命名的楼阁;如果
你参加校友聚会,你会发现那些校友从五湖四海赶来;甚至一个人是校友,那他的第二
代、第三代依然对中大充满感情。就像现在一个中大仍然在校的同学所说的那样:"20年
后,我还会再回康乐园,不是单单回来怀旧的,我是来为我捐献的大楼剪彩的。"
【魅力校园 青春风采】
在中大开始你的大学生涯的话,绝对够得上"丰富多彩"四个字。轮番登场的"中外优
秀文化讲座"和"文理医大融合讲座"让你的生活充实起来,来自海内外的知名学者和政商
名流让你感受到在中大听讲座的独特味道。
在煦暖的康乐园,温润的气候一年四季滋养着美丽的校园爱情。即使是在上个世纪
的腥风血雨中,陈铁军校友也以"刑场上的婚礼"这壮烈而凄美的爱情故事让后来人感叹
。而在新世纪的阳光下,我们追求童年的梦想的同时,我们也开始自由自在地恋爱。
一百多个校园社团,各种不同风味的团体大餐,必定给你一个心动的选择。尤其值
得一提的是中大的校园音乐,那是一个一直延续着的传奇。一年一度的"维纳斯歌唱大赛
"影响力已经波及广州乐坛,而每年轮番登场的不同面孔给康乐园带来的是一样的乐韵飘
飘。1986年中国大陆第一张校园歌曲磁带--《向大海》在中大发行;2000年初中国第一
张校园原创歌曲CD--《毕业谣》在中大推出。听那些音乐,如同走在康乐园某条落叶绵
密的小路,且停且走,踩着日子走进记忆的深处。
2003年秋季,中大辩论队带着"国际大专辩论会"的桂冠凯旋归来的时候,微笑辩论
的风格也已经享誉整个华语辩坛。而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ACM,中大代表队也冲出亚洲走
向世界,参加了ACM/ICPC的全球总决赛,并且获得世界第八名的好成绩。
在美丽的康乐园,不论是文科还是理科,是音乐还是爱情,中大人都投身其中、认真
经营,把大学生活的每个细节当成一项事业。即使经济的大潮已经不可避免的裹挟了我
们,南国的喧嚣却不能完全遮蔽我们的声音,中大人依然相信纯情、相信真挚、相信良
心、相信正义。
【梦想开始的地方】
在近代史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只有一个对外开放通商口岸--广州。而坐落在广州
城的中山大学,也正以一个包容的胸怀看待世界。就像康乐园中的中山先生铜像,面向
北方,要我们看过长江去,看过黄河去,看过太平洋去。
这就是中山大学,我们崇尚高贵的人格魅力,我们坚持知行合一的行事作风。在南
中国的暖风里不只有漂亮的女生和浪漫的爱情,还有一大批让我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的白发的先生。这里,为中才立规矩、为天才留空间,中大给你一方真正自由的舞台。
在这里,你收获了对优良传统的传承,对未知领域的探求,以及一个"天下为公"的气概
和一份"悲天悯人"的情怀。
每个人都有着兼济天下或者独善其身的梦想,中大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是你和我梦
想开始的地方。
注解:
大钟楼:1916年美国肯尼迪夫人捐建,为纪念董事格兰,原名格兰堂。大钟楼居高
临下,颇有气势,一直为中大行政中枢。楼前山坡上的杜鹃花满富温情,延续着一年一
度的盛开。而楼旁那一缕和煦的阳光下,曾经映照过多少中大人的五彩缤纷。
广寒宫:传说中月亮上的宫殿叫做广寒宫,里面住了美丽的仙女嫦娥;但在中大也
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广寒宫",八条灌顶朱红柱子直通三层的大楼,楼顶是绿色琉璃瓦,
分明就是人间的宫殿。巧合的是这里是女研究生宿舍,而且已经延续了七十年。
365层的书山路:在中大珠海校区校内有一座翰林山,图书馆和教学楼分别依山而建
,中间有阶梯把二者相连。365层阶梯直达山顶,颇有气势,拾阶而上,倍感"书山有路
勤为径"。
中山医科大学的回归:2001年10月26日原中山大学跟原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成新中
山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前身主要由1952年院系调整时的中山大学医学院发展而来。两校
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此次强强合并堪称医科教育的回归。
海若海
2004-3-30
作者:sealike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