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早晨进超市的门,还没看清要买的东西,就被办完年货的人拥了出来。于是,坐车回家。车里的乘客已经不多。大多是去工作的。北京这几天奇冷。已经习惯前一段暖冬的人们还没有把衣物加厚。或者那些不回家的打工者还没有厚实的御寒冬衣。当然也不乏要俏的年轻一族。
这时候还工作的多是服务行业的。卖服装和美容美发的之类。几个大站,他们一群一群的下了车,迎着冷风小跑。在他们的工作地一定是温暖的。顾客是上帝嘛。
今年回家的人特别多。票非常紧张。问:为什么?有人就回说:因为“非典”没得去家呀!
今年的春节早。放假的学生与民工也都赶在一起了。
进小区门与保安大招呼:“不回家了?”回答:“我们没有假。”在回家之前,我反复地听罗大佑的《乡愁四韵》。认为是2003年所听的最后一首好歌了。而站在寒风里的保安们的乡愁是什么样的?从刘璇和徐静蕾主演的《我的美丽乡愁》里,我没有太明确的答案。起码,保安们没有都市白领那样的小资。
公寓里的节日,怎么也找不到气氛。傍晚,饭后。不想看电视。出门再去办年货。街上可以说是寂静。偶尔有几响爆竹声。公交车、出租汽车很少。私家轿车也是静静的驶过。道两旁的门脸儿铺子,有多一半儿关着灯,落地玻璃窗上挂着大幅的布帘儿。吃年夜饭的人们已经过了尾声,两两三三的出了馆子。
超市里全不象上午的喧嚣。店家贴出通告,要提前打烊了。促销的广告有的掉在了地上。有的货架子上已经半空了。不过,五颜六色的包装让我有一点儿兴奋。推着车,往里装东西。仍是不回家的打工族是这时的主流。成群结对地来采购。恐怕过年也是在一块儿了。我虽然加入了人流,但进不了他们的圈子。都有点儿失落了。
超市门口还有几辆揽活儿的黑车。司机们在不停地招呼路过的人。手里有了大包小包的年货,心里觉得充实了。看着霓虹灯的闪烁和通明的万家灯火,仿佛进入了西片中的圣诞前夜。
作者:juha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