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北京,在青砖红瓦的胡同里穿行的时候,我常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老人,看着槐花飘落的叶,和永远不会留下自己足迹的路,黯然失色。在故宫里数着一块块石刻的地板,我会为发现石间的小草而震撼,而那些金壁辉煌的美丽所显示出庄肃的典致因为它的高不可攀,竟让我却步,我是一个无所惧的女子,在那样的地方,有那样的祥睿心态,是前所未有的,心临其境,那些历史画卷一帧帧地在眼前恍惚,使我迈不动脚步,所有的可以参观的地方,都是用一条链拦在前门,只可远视,不可近前抚摸,只是因为那是历史的存据,不容亵渎,也是不能照相的,这样的文明进程,为保护和记念存就而阻挡人们的就近体恤,真是用心良苦啊,故宫的建筑乃至墙上一壁贴都有一种精工细雕的灿烂,不由使人惊服老古人的智慧。
一步步量过前门,那高高的大门楼,常让我想起飞马进京的场景,而我的步量也觉得有些无力,前门,除了记得大前门香烟外,我还能记得的是那些骑着三板车的劳力,说着仄仄的北京腔,您叻走好,hi,hi,还有好些五花八门的腔调,前门其实和天安门一样有特色,那种特色是一种新旧对比,前门是老人家,老装扮,天安门是新青年,妙打扮,走在天安门前常觉得自己很渺小,像是沧海一粟般缥缈,那时候的感觉就如在大千世界里自己站在天际之间,小,无比的小,那么微不足道。这里长眠着一个伟人,毛泽东,以肃穆的心情瞻仰毛主席纪念堂,他老人家的面容依稀可见,只是当我好想合什驻足哪怕只是30秒,都不可能,排着队的人群很快就把我挤出了殿堂,只好靠在人民英雄纪念碑旁的铁链边上,小憩半刻,抬眼的人民大会堂,转身的历史博物馆,浩浩荡荡地众生膜拜,让我无不敬畏历史,是历史让我们铭记一个人无论再伟大,它在历史的长河里也只是飘起的一纸彩带,而在无限长的过去里,曾有无数的人都挥起过这纸彩带!
颐和园里我的所爱是那长廊和苏州街,长廊婉蜒于万寿山南麓、昆明湖北岸,我喜欢穿着高翘的鞋子,掂着脚,走在长廊之间,怀着古典女子的心情,慢慢地流连,然后租上一套清衣,戴着清簪,一袭长衣地游逛苏州街,我的前世可能就是这样一个极致的小女子,手持一丝方帕,转眼于花啭游艺间,如林语堂笔下的红牡丹一样大方而才气惊异,今生就这样如一叶飘落的花瓣点点散散,普普通通平静地埋没在人海之内消溺......在圆明园里,看着一块块斑驳的石头,一座曾经玉楼叠嶂的城林,在火光中永远的泯灭了,让我不禁一声长叹,颐和园让我典雅妙致,圆明园让我绝世哀婉,可能拥有和我一样心情的女子也曾这样忧怨过,只是她们没能记下来,这一段记忆合了这样一句词: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很少有我这样的女子,不信神佛,这可能缘于我的父亲,他是很彻底的唯物论者,然而走进北海的白塔下,我肃然了,佛乐清清婉婉,说是释伽牟尼佛的圣灵,那种音乐和那些虔诚的老太太、老爷爷一拜一叩首的虔心下,我有一种洗尽铅华的宁静,那时候心情的慕然,我开始相信佛教它可能真是拥有那种非凡的神奇的力量,静,沉静,忽然传过耳际的乐声竟是在说,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它的那种调儿最初是听不到词儿的,听得久了就越静越清晰了,我心一片释然,不知道那些和尚在念经时是否是有口无心的,是否眼中也会闪烁绿鹅走过的心颤......
北京有太多的笔触值得用心来提记,在皇城脚下走过的步履,让我浮躁的心渐渐地平实,也开始拥有了一颗平常的心..........
作者:shuilin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