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坐落于粤东山区,居住人口以客家人为主。相传中原人士为避战乱,不远千里携家带口从一马平川的中原一路跋涉历经千辛万苦而至此群山环抱之地,繁衍下来,不仅面象、体型迥异于其他广东人,在文化上也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据说那长途跋涉中,从中原到梅州一共有七个大站,福建长汀就是一个比较大型的停留的站,有很多人在那里留了下来,剩下的继续南行,到了梅州就安下家来。就是在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现在,扶老携幼行程两千余里辗转于崇山峻岭中,那份艰辛也是不可想象的。更何况在迁徙之旅还有老的老,小的小。历史上人类这么大规模的迁徙,只有在摩西领着犹太人走出耶路撒冷可以与之相提并论。而梅州和中原的渊源,就不言而喻了。
而我,作为一个中原之子,却是坐在车中遥望那群山秀色,烟雾缭绕,景色的优美却止不住心神恍乎,当年,当年,我的祖先的一个分支是否挥泪别了那中原故地,在跋涉之间行走过这条路呢?脚下是否有血,而怀中的稚儿也懂事的不去哭泣,那坚强而又韧性十足的中原女性一路上倾尽全力去安顿一家的饮食起居,还要安慰因不堪疲惫而逐渐失望的老人。尘埃落定,他们总算在梅州安顿下自己的家。
从广州开车,经过七个多小时的颠簸,总算到了五华县城,深夜三点的夜晚,整个小镇都是静悄悄的,忽然,在转弯处前面一派喧嚣,方才看见已经有很多做小买卖的生意人已经将青菜等挑了过来,
宿于交通大厦的宾馆,一夜无眠,看了看天空一片晴空万里的样子,刚上车,就下起了瓢泼大雨,连周围的景色都看不清楚,急风骤雨,过眼烟云,沧海桑田,宛如一梦。一场洗刷之后,山愈翠,而那道路两边相伴而行的稻田,也顶着将熟的稻谷,随风而舞。
而今天,同行的六个朋友中有三个为土生土长的客家人,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是通过考试或者从军而在广州有了一席之地。所以,在广东的政界有两个地方的人为多,一是潮汕人,一是客家人,构成了广东政界的一大特色。在那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方,我不不能不佩服客家人的远见。
几番上山爬坡,终于到了汤湖热矿泥,同行的人介绍这里是国内外罕见的无污染优质医疗保健泥源,可用于介质浸泡(泥浆浴)、包裹(局泥)、埋数(全泥)躯体进行治疗保健。就中国而言,除了辽宁鞍山汤岗子有此资源外, 五华县华城镇转水乡汤湖便是第二处,这在全球也是不常见的。言谈之间,自豪之情议于言表, 而我,却首先被汤湖热矿泉的景色给吸引,绿草盈然,繁树茂盛。在泥浆里打个滚,泥还是热热的,而我们也童心大起,一时之间只见泥团在木屋里飞射,我们个个都乐晕了,在跳着,躲着,然后伺机反攻。累了,就沿着假山拾阶而上,在山腰上有一个温泉瀑布,我们就在瀑布下面的池子里游来游去。 只是,在温水里游泳人是很容易乏的,而我,也快快上岸了。
(三)雁南飞度假村
下午到的梅州,只见梅江两岸的一栋栋小楼井然有序,街道洁净清爽,绿树成荫,走了珠江三角洲不少地方,感觉中梅州是最适合居住的地方。在梅州略事停顿,就又一路赶去了位于阴那山的雁南山度假村,一路上听梅州人介绍,梅州是著名的“三乡”:足球之乡、诗书之乡、侨乡。恶劣的生活环境丝毫没有影响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反而更激励了他们的斗志,在穷山僻水中经营着自己的家园,不怨天尤人,崇尚诗书,强健体质,自强不息。
在雁南飞不仅欣喜于她环境美丽,更打动我的是那里充满了浓郁的客家风情,无论是大堂中央悬挂的喜鹊报春,在很多细节上体现着设计师对客家文化的了解与热爱。几栋房子是很典型的围屋建筑,衬着茶田千顷,绿草盈盈,每个人的眉梢眼底都涌起笑容,终于明白为何这里房间爆满,宾客盈门的原因了。晚上,几个朋友就在饭后顺着林荫道散步,微风拂过,空气中都充满着清新的山林的味道,在山顶看脚下的灯火点点,而围屋在远处看有一种团圆喜庆的建筑之美,古典高雅又补素大方。
是谁在那儿轻唱 :
松口上州九十里,朝晨行到日落西。
总爱两人情义好,唔怕行穿脚底皮。
入庙烧香因为神,月下纺棉因为情。
千里路远寻妹嬲,朝晨行到月光清。
月光一出就起身,露水茫茫行到今。
六月天光寻火炙,郎就热心妹热情。
枕着清风徐徐,带着笑容,我沉沉睡去了,而那动人的歌谣还在我的梦中传唱.
(四)叶帅故居
叶剑英元帅故居及纪念馆位于距离梅州市区33公里处的梅县雁洋镇虎形村,这里依山傍水,林木葱笼,1897年4月28日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十大元帅之一的叶剑英元帅就出生在此,并度过了他的童年、少年时代。
不少到过叶帅故居的客人都惊叹地说:雁洋是块“藏龙卧虎”宝地。不错,你站在雁洋最高的五指峰上往下看,便可望见两条白练般的长河环抱着一座椭圆的个山,而山形似一伏卧体憩的巨虎,而这“巨虎”就是虎形村。剑英元帅的故居,就座落在虎形山下。故居是一座普通客家民间农舍,简陋的房子,小小的房间,徘徊在那小小的庭院,唯有那剑眉星目的少年,在穿越岁月的凝视时,
还能感受到那震慑的目光。
(五)灵光寺
灵 光 寺,位于雁洋镇境内的阴那山麓,离梅州城46公里。是广东省四大名寺之一。创始人为唐高僧潘了拳,他于咸通二年(861年)圆寂后,始由村人建立寺院,初名“圣寿寺“,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粤东监察御史梅鼎捐钱扩建,更名灵光寺,现正门石匾上所刻“灵光寺“三字,就是梅鼎写的。
灵光寺有“三绝“。其一绝是:寺前草坪有两棵柏树一生一死。生者高30多米,枝繁叶茂,傲然挺立;死者高度相当,干大枝壮,枯死而不腐不朽。这就是称为“广东宝树“的“生死柏“。此柏树是建“圣寿寺”之前潘了拳亲手种的,树龄达一千 六百年以上,那株枯树也死了近四百年,却与生的那株几乎同样高大,前几年,珠江电影制片厂曾拍过一部电影《生死树》,就是以这两株树为背景。其二绝是,寺里最壮观的主殿大雄宝殿,经常香烟鼎盛,但不管任何情况下,都没有香烟薰人,是什么原因呢?传说是因为殿顶
的藻井所起的作用。这个藻井,是用1000多块精制的长方木构成的螺旋形藻井,俗称为菠萝顶,结构巧妙奇特,是寺庙建筑艺术的杰作。在我国这样的菠萝顶仅有两处,另一个是北京天坛的方形藻井。这个菠罗顶妙就妙在它会把大殿内的香烟及时吸到殿顶迅速排出,而不会使殿内游人被烟呛着。其三绝是大雄宝殿后面山上绿树繁荫,但大殿屋顶上却没有一片树叶,这究竟是什么原因?至今仍是个谜。
在烈日炎炎下,沿着石阶在林荫下缓缓行走,未到寺门就看见了那傲立于门口的生死树,生树繁茂,而死树美丽的有种魔异,枝丫伸展着,背景是山,是蓝天白云,而那奇异的生命力在苍穹中无言的诉说。
禅中的最大特色,在于朝晖自我,开发自我,重视自己的体悟,然而,千人学佛,万人谈禅,禅是何物?所以,禅门主张心心相应,不立文字,所谓“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僧人问禅师:“我刚入丛林,请指教”,禅师说:“吃饭了么”,僧人说:“吃了”,禅师说:“洗碗去。”僧人突然醒悟。禅,就在日常的平淡生活中,没有轰轰烈烈,学会生活,体会生活,不好高骛远,不舍此求彼。
客家人,我想是参透了禅机。
作者:138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