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麽,有名是很有名的,网上都推荐石记、又一轩啥的,当然是老字号,也因为若让本地人推荐呢,十个人有十个说法。每人都有自己的私家最爱米粉店,而且多是在自己常出没的地方,象我就独独钟情桂林中学对面的“校友”,不知现在是不是又换了老板,上高中的时候换过两三次,口味略有区别但是各有所长。如果去问我家老头老太,一定说家门口的那家好,除了米粉和肉之外所有配料都可以随便加。桂林米粉的关键是卤水和汤,其他都差不多,而这两样的配方各家都有自己的见解,所以东西看上去都一样,味道却差很多。
一个简单的方法是看看本地人都到哪家店去吃,就选哪家,既使不是最合适你的,也决不会难吃。
卤菜粉:正宗吃法是只要卤水拌,不加汤。店家切好锅烧(炸脆的猪皮连些许肥肉)、卤肉,用菜刀从案板上铲起,平平地盖在“冒”好(米粉放入长把的小竹篓里,在将开的水中进出若干次,筷子搅搅)的米粉上,讲究是要盖满,又不会重叠,洒酸萝卜或酸豆角末、小葱末、炸酥的黄豆(一定要是黄豆,花生的假冒),浇少许深褐色的卤水,端上桌放一点油辣椒(桂林特别的那种,炸后只见干辣椒碎片,不见油),筷子挑几下就吃,吃到底碗上余有卤水,再加一勺用棒骨熬的汤,唉,馋得全体离家在外的桂林人肝肠寸断。
牛菜粉:米粉冒热后加牛腩(牛肚子上连着筋的肉)炖的汤,有牛肉的清香,还有牛筋的咬头,汤就不用说了。
炒粉:多用扁平条状切粉,如果你偏爱圆条的米粉事先要说明,如果店家直接用圆条米粉炒了端上来,那是欺你不懂,生米粉买进来时,切粉可比米粉贵。油下锅,烧热放几片事先腌入味的鲜肉,略炒加蔬菜,象前面提到的点菜一样,你可以就蔬菜的种类和数量发表建议,一般大师傅都答应的,青菜嘛!你看他们啥时许你多加肉来着?炒过半熟下切粉,讲究是切粉要事先一条条分开,不然下锅后互相粘着,不进味。少许酱油(其实真正的师傅是加卤菜粉用的卤水,酱油哪有那样香),少许别的啥,看师傅个人爱好,翻炒片刻待切粉软了、表面有油光了装盘。说实话,炒粉要做好吃了最难,全看原料新鲜和火候正好,没法糊弄,所以轻易遇不到好吃的炒粉。这就只能是多吃几处,外加碰运气。
以上三样是传统的米粉吃法,后来还引进了外地的口味,出现了诸如酸辣粉、三鲜粉、螺丝粉等等,就是演绎和改良了。
说到这里,不禁想起从前和我家老太太去吃米粉,我吃酸辣,她要三鲜,先和师傅说明老太太的三鲜粉(新鲜瘦猪肉、猪肝、猪小肠)要多放小肠,少放瘦肉,而且她的那份猪肝要放在我的那碗里,原因是我在念书,用眼多,吃猪肝明目。此时又来一年轻姑娘,不能吃辣,所以酸辣粉要酸不辣。只见大师傅一言不发抄起小锅子,先煮了多放小肠少放瘦肉不加猪肝的三鲜粉,又一锅煮了两碗没加辣椒的酸辣粉,先给那姑娘盛了再往锅里放辣椒,然后煮几片鲜猪肝,告诉小妹端给我,一气呵成,有条不紊。想那大师傅一天不知要应付多少象我们这样琐碎的人,实在是等闲了。
所以,在怀念桂林美食的时候,也确实怀念那种可以非常个性化的烹调和吃的氛围,试想想在北方的这些年,永远是照菜单上的字点菜,有多么苦闷。如果给我一次机会,让我用一句话来总结在桂林的吃饭,那就是:
点菜,以人为本。
作者:PSG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