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到樊村 新世纪的跨越
莫至清
2001年的最后一天,我们这些爱好户外活动者组成一支二十个人的队伍,又从南宁来到武鸣县的两江镇英俊村。准备翌日从板闭沿两江河谷上溯,翻过大明山的主峰延伸的山脊到达上林县的樊村。这已是我第八次走这条路线:前两次因走错路而折返;第三次是前年的八月,我和阿钮、吴俭等三人在当地的向导带引下取得成功;跟着十一月我和阿钮和陈伦展、陈森也过去了;之后有三次是因为山洪瀑发不得不铩羽而归;最近一次是在上月的月初,当到了第五个河谷后因找不到登山的小路而折返,可笑的是在我们八个人中有七人都走过这条小路。
本来到达预定宿营地的地方是要登上一座小山的,这次我们却走了一条捷径,由陈森带着走一条约需六七分钟路程的山洞,时间也缩短了十几分钟,不过在黑漆漆的洞中也不是滋味,闷热、难走不说,一不小心不是碰上尖硬的石头就是踏入水中。
当晚的宿营地是一狭长的小道,仅可供搭建帐蓬。入夜,我们围坐在篝火旁企盼着云散月出,宓静的群山已经失去白天的骄姿潜伏在一片又一片的黑暗里,耳边溪水哗哗地流淌,不知季节的流萤还发出残留的光点,惊鸟不时发出短促的哀鸣试图惊醒这漫漫的长夜。终于山谷中的烟霾停止下沉,天上的云彩也慢慢地开始移动,飘渺的峰峦暂暂地显露出它们的的轮廓,山中的林木也将它们的一层层的青黛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我们企盼光明!当光明又一次降临到大地上,除了欢呼,雀跃、也许还有些伤感之外,还能再苛求什么呢?
篝火明还灭,夜深风更遒。涛声伴入梦,山月枕清流。谈笑随时发,盘点岁月稠。此时更相约,多作老年游。
从宿营地出发,一路上不少队友为潺潺的溪水,哗哗的湍滩,还有清彻透底、一个又一个晶莹碧绿的深潭,更为变化多端的怪石嶙峋,气象万千的青峰叠翠,秋高气爽的霜林尽染,五颜六色的硕果累累,这种种多彩多姿的景色所赞叹,并不停地留下一段段美好的回忆。
分岔口的右侧是是往铜矿的水坝,左侧是我们将要经过的溪流,中间高五百多米的山中只有一条小路蜿蜒直上,不少地方几乎都是头踵相接,手足并用方能攀登。山路奇岖不说,一旁就是笔削的徒壁,看得令人肝胆为之震颤。
四时许,我们在第四条的河谷全部汇合,从这里到第二个宿营地只要十来分钟。放下背包,阿钮急不可待去寻找上山的小路。其实路就在我们的眼前,那天我也走对了,如果再坚持走五分钟,以前所作的“↑”记号就会呈现眼前。
次日早晨八时许出发,一路向偏东方向进行进。由于山体滑坡,原先的小路已经消失在乱石丛中,一不小心,松动的石头就会滚落而下。大家都互相叮嘱小心行走,以免碰伤。踏着蓬松的满地落叶,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跋涉,雷公峪终于到了。
整段路程,最险要的地方莫过于这里,这是上山的必经之路。危岩耸立,深十数丈。不满盈尺的小道依壁而过,更有块突出的岩石挡路,你必须用双手抱着两边突出的部分,脚下慢慢沿着崖边移动才能过去,先人除了留下一个又一个斧凿的痕迹以供后人攀援外,幸好这里还有一些抱石而长的藤蔓供人借力,否则不少队友就难以登攀,蜀道,也莫过于此。
这个地方又是一处美不胜收的景观。一旁是高约三十几米的瀑布并不因为冬天的来临而失去它的壮观,哗哗的流水声在很远的就已经不绝于耳,银光点点,卷玉吐珠;白练当空,喷薄直下。两旁的古藤奇形怪状,有的长得象薄薄的一片木板,有的左扭右曲,有的则如巨蟒般长有层层鳞甲,有的紧紧攀缠于树上,有的横跨于空中,有的又高垂于林间;龙蟠虬立、蛇行匍伏。只有我们的笑语惊醒了这片寂静而清幽的地方。
藤枝萝蔓覆绿荫,乱泉飞流共鸟蝉。落叶积重路难觅,绝径过后倍心寒。此生常见荒唐事,今世更多鬼参禅。借来镰泉九千瓢,洗净万恶净宇寰。
注:镰泉位于庐山下,世人谓可照贪官之形,此行下山后经大贪官成克杰的家乡上林县的塘西村。
在这里我们花费了近一个小时。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只有我和阿钮两人将一个又一个的背包传递上去,还要引导那些女队友慢慢地攀爬而上,相当辛苦。
山顶一侧的小树林,前年当我们成功跨越后,大大刺激了一群积极分子,凭着我们靠回忆而提供的一份标有特征的地图已经摸索到这里,结果在山谷却迷失方向而困在山中……。当年李旦彜、容杰、高佬、陆老师等都有参与,旧地重游,感叹良多。
这里我们犯了一个错误,路本来是沿着等高线走到山谷,我们因向下走而偏离了方向,发现后已经太迟了。几经周折,才找到正确的路线,此时沿路的地形地貌对我而言都有一种相当熟悉的感觉,毕竟这里我已经走过三次了。我坐在一块石头上等左等右等都不见队友们跟上,原来他们正为是否走对路而止步不前,直到阿钮已经登顶并把背包放在上林的界内折返后他们才停止议论跟上。
上得山顶,真是一片好景象,以往都是雾茫茫,雨蒙蒙,看不到多远,而且时间也不多。今日秋高气爽,风止云散,旁边1290米高的山峰此时已经变成一个矮坡,大天平几乎成一个水平面蜿延而去直到望兵山,山上电视转播塔的小楼清晰得近在眼前,人影隐约可见。下看群山连绵,峰峦叠翠,山岚林瘴,云烟氤氲,天山一色,恍若混沌。
近看衰草遍野,满地金黄,绵延而去,直到山边,微风吹拂,状如波涛。
从山顶沿东边的山谷下山,一个半小时到达樊村,当晚住小学的教室。次日也是走了一个半小时到达塘西,从塘西就可坐车到上林县的所在地大圩镇并转车回南宁。
历时三天半的登山活动以这次人数最多,平均年龄最大,其中黄启佑为66岁,而且刚好是他的寿辰,在此祝愿他年年健康,岁岁平安。
作者:gx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