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来到吉林。那一宿从长春乘火车直奔敖东这一药品与足球之乡,一觉醒来天刚有点透亮。匆忙中大家在一家小吃店都扒拉了一碗面条,即刻又登上一辆大巴士往长白山而去。尽管一路上颠簸不已,但同行者几乎无不迷迷糊糊的又打上了瞌睡,车厢里前后鼾声遥相呼应,与内外的喇叭声也凑成了一组“交响乐”。终于,过了二道白河镇,车辆驶入原始森林之中,朦朦胧胧地,有人见到了镌刻着“长白山”三个大字的长白山山门,一阵呼喊声,大家的精神也忽地而抖擞焕发。
下得车后,面对着海拔2600多米的白头山,同行朋友六人一组各找车辆,在一位敦实憨厚的朝鲜族司机的方向盘指引下,我们坐在越野吉普车上,沿着崎岖独特的山路——非盘旋而是左拐右转般地扭曲着而往上攀登。也不知究竟扭了多少个弯,终于来到了天池脚下。尽管此地游人不少,但那一片空旷而坡度不大的沙砾滩始终保持着其固有特色而无“约定俗成”之路,人们纷纷以多种姿态向山顶或冲或爬或慢走。一阵“冲刺”后,站在天池之畔,那凉风阵阵袭来,顿感心旷神怡,清新舒畅。记载“天池”的石碑旁,则拥挤着不少人,有的在观看,有的在照相。
置身天池恍若“会当凌绝顶”。极目远眺,方圆6万平方公里之间,莽莽林海无际,绿荫起伏荡漾。“老白山”就象一个倒扣的巨大穹隆,四周峭壁经过漫长岁月的风雨雕蚀,形成了嶙峋峭奇姿态各异的十六峰,如同一道摩天屏障而守护着天池。探身俯视,偌大湖面幽无声息,更显得深邃莫测。那一泓椭圆形湖水,仿佛镶嵌着的一块凝固而硕大的蓝宝石,正焕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凉意。宁静的湖水又象一面明亮的镜子,映衬着蓝天白云以及斑斓峰影,一阵轻风掠过,水面上那轻盈而缓慢飘动的画面,动人秀丽,宛如仙境。真令人难以想象当年之情景:惊天动地蓦然一阵轰鸣,万丈烈焰腾起直冲九霄,烟尘滚滚遮天蔽日,炽热熔岩四泻千里,那该是何等的一种不可抗拒的天崩地裂气吞山河雷霆万钧之磅礴气势。而今,千年历史悄然已逝,生灵万物重又新生,大自然造化就是如此这般的鬼斧神工,竟滋润哺育着这劫后荒芜又为东北原始密林增添了此等的绝美佳景。
据介绍,天池南北长4.85公里,东西宽3.35公里,周长13公里之多,整个湖面9.82平方公里,陷在十六峰之中,呈现一种辉煌感人之气势。中朝两国在此相依为邻,有趣的是那弧形边界,湖面分割各自一半,陆地之分则我国为三分之二。天池在在我国地理史上还有几个“之最”:最大的火山口湖——总蓄水量20亿立方米,为东北松花江的发源地;最高的火山口湖——海拔2100多米;最深的湖泊——水深平均200多米,最深处达373米。有人往湖中投石而去,悄然无声不见一丝反响。
天池又叫“龙潭”,所谓“云雾溟蒙,水鸣如鼓,故名龙潭。”此地气候变化多端始终令人难以揣摩,时而雾气弥漫,时而阴云密集。不少游客千里迢迢好不容易赶得此地,却难以见“庐山真面目”而枉此一行,我们则属于那幸运的观光者。环顾脚下,到处都遗留着当年火山爆发后的熔岩痕迹。那凝结的火山灰大则如巨石小则似砂粒。众多游览者有的登高有的往湖边险处,纷纷去寻觅那最佳“镜头”。 更有不少人在低头“观光”,企盼着从那火山灰中觅到可供品味之纪念品。
下山则领略了别一番惊险,正可谓“上山容易下山难”。那陡峭之坡再加以大小不一的砂粒,不管是穿胶鞋或皮鞋的,往下而去都随那沙砾滑动难以收步。于是人们“各展风采”,或以下蹲之势往下步步挪动,或手持树干慢慢移步,或大步流星般直冲山下而去。随后又坐车扭曲着回到山脚下。
随后,我们又观看了长白山瀑布,所谓“飞流直下三千尺”,还算有点气势,但当然是不能与黄果树瀑布相媲美了;在长白山天池长廊处,众多游客都在品尝那温泉下煮熟的鸡蛋,并在两旁的摊位上,鉴别着那长白山的不老草、人参鹿茸等土特产……
作者:guotian_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