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铁索桥
泸定桥坐落在泸定县城西大渡河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建成于康熙45年(1706年)。康熙御笔题写"泸定桥",并立御碑于桥头,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余吨。两岸桥头堡为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赤我国国内独有。自清以来,此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缘铁索匍匐前进,一举消灭桥头守敌,红军遂过大渡河。泸定桥自此闻名中外。
泸定桥参观游览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泸定桥。二是泸定桥革命文物博物馆,馆内以照片,资料,实物展出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情况,以及当时红军领导的题词,著名书法家,画家的书法、名画。三是"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以及其公园,邓小平题定的碑名,聂荣臻撰写的碑文。位置就在泸定县城内,川藏公路旁。门票:5元
所需时间20分钟左右。
泸定县城
泸定县(县城海拔1310米)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属川西高山高原最深陷之峡谷区。全境属大雪山中段,西南与康定县接壤之贡嘎山是其主峰,海拔7556米,为全省最高峰,称"天府第一峰",现代冰川发育,东坡海螺沟冰川,冰舌伸入海拔2850米原始林区百闻名于世,余有燕子沟、磨子沟、南门关沟等冰川。东部二朗山海拔3437米。大渡河自北入,纵贯县境南北。属青藏高原亚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5﹒5℃1月平均气温6﹒2℃,7月平均气温23℃。年降水量664﹒4毫米。年均日照时数为1323﹒6小时。无霜期279天。土壤多为山地黄褐土、黄棕壤。
境内有海螺沟冰川公园,国家级重点文物泸定铁索桥及泸定桥文物陈列馆、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等
飞夺泸定桥
总攻在下午4点开始。团长和我在桥头指挥战斗。全团的司号员集中起来吹起冲锋号;所有的武器一齐向对岸敌人开火,军号声、枪炮声、喊杀声震撼山谷。22位突击英雄手持冲锋枪或短枪,背挂马刀,腰缠12颗手榴弹,在廖大珠连长的率领下,冒着密集的枪弹,攀着桥栏,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去。跟着他们前进的是三连长王有才率领的第三连。他们除携带的武器外,每人扛一块木板,边铺桥,边冲锋。
当突击队刚冲到对面桥头,西城门突然烧起冲天大火。敌人企图用火把我们挡在桥上,用火力消灭我们。火光照红了半边天,桥头被熊熊大火包围住了。
这正是千钧一发的时刻。22位英雄看到城门口漫天大火,似乎愣了一下,站在我和团长身边的人一齐大声喊道:"同志们!这是胜利的关键!冲进去呀!不怕火呀!迟疑不得!冲啊!敌人垮了。"这喊声给了英雄们勇气、决心和力量,在洪亮的冲锋号声中,他们神速地向着火里冲去了。冲在前面的廖大珠的帽子着了火,他扔掉了帽子,光着头继续往前冲,其余的突击队员们也紧跟着廖连长穿过火焰一直冲进街去。巷战在街口展开了。敌人集中全力反扑过来,22位英雄的子弹、手榴弹都打光了,形势万分紧急,眼看支持不住了。正在这个严重关头,王有才连长带着三连冲进去了,接着团长和我率领着后续部队也迅速过桥进了城。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一个团的敌人被消灭大半,剩下的狼狈逃窜。黄昏,我全部占领泸定城,牢靠地控制了泸定桥。
当前的首要任务是防止敌人的反扑,确保泸定桥的安全。我们立即派出配属我团指挥的军团教导营向打箭炉(康定)方向警戒,因为那里尚有敌人的几个团。为了对付向泸定桥增援的两旅敌人,我们派出一个营沿河向南发展。
晚上10时,尖兵排打响了。当时,我们估计是敌人的援兵赶到,准备再作一场苦战。该营一部分部队占领了阵地,组织一个冲锋,遇到了一个伤兵,一问却是我红一师三团的同志,这才知道一师已经赶到。我们立即派人迎接随红一师前进的刘伯承总参谋长和聂荣臻政委进入泸定城,大家见了面,十分欢喜。
已经是下半夜2点钟了,刘伯承总参谋长仍兴致勃勃地要我带他和聂政委去看泸定桥。我提着马灯,陪着他们从桥东走向桥西。刘伯承总参谋长对每根铁索甚至铁环都看得十分仔细,好像要把整座泸定桥印在自己的脑海里。从桥西折回桥中央的时候,他停住脚步,扶住桥栏,俯视大渡河的急流,着力地在桥板上连蹬三脚,感慨地说:"泸定桥!泸定桥!我们为你花了多少精力,费了多少心血!现在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
泸定桥革命文物纪念馆
泸定桥革命文物纪念馆有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照片、资料、实物,以及当时红军领导的题词,还有一些著名书法家、画家的书法、名画,很是玲琅满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