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忠门港里村,古称:贤良港,亦名“黄螺港”,是海峡女神-----妈祖的诞生地,妈祖羽化后,乡人建祠纪念。
祖祠始建于宋代,祀妈祖木室像,据《敕封天后志》载:“世传祠内室像,系异人妆塑,各处供奉之偈,皆不能及”。因祠内前殿供大会供奉妈祖室像。额称“天后祠”,后殿供奉圣父母及其先代牌位,额称“林氏祖祠”,故尊为“天后祖祠”。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祠坏,朝庭内官司奉旨赴港整修致祭,称“天妃祖祠”。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以对抗明郑宫事行动,沿海截界清野,村人及妈祖室像内迁涵江。康熙二十年(1681年)复界,祠已尽毁,裔侄孙麟火昌发起重建,向涵江人迎回妈祖室像,涵人拒之,双方因请王交卜,得九十九圣王交,涵江人逐具船礼送室像还港。康熙二十三年,敕封天后。时祖祠受风吹蚁蚀、瓦漏墙倾,由台湾凤山县教职林霈发起募捐,相地于祠址后山重建,至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九月建成。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奉圣春秋两祭,载入礼典。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中,祠夷为平地,室像赖村妪抢救,得于幸存,1984年村民集资按原式重建,到1988年2月2日(农历丁卯年十二月十五日)举行告竣大典。今祠内保存宋代妈祖室像,清乾隆石刻碑记及附近的“妈祖故居”、“受符井”、“八封井”、“连础面柱”等宋代文物。1989年辟为“莆田县贤良港天后祖祠游区”,199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台湾等各地妈祖信徒来“螺港寻源、竭祖朝圣”的进香团、考察团络绎不绝,并解囊资建“三门碑坊”、“钟鼓楼”、“通宾阁”,使祠宇日臻完善、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