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李白墓位于市区东南20公里处的青山脚下。青山,亦名青林山,山势峥嵘,峰峦遥接,岩壑灵秀,蜿蜓起伏,林木葱郁,泉水潺潺。史载南齐诗人、宣城太守谢眺酷爱其胜,谓之“山水都”,曾筑室山南。唐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生前既爱青山风景,又谢公品格,曾有“宅近青山同谢眺”的夙愿,一心想与谢眺结为异代芳邻。
李白逝世后,原葬龙山东南麓。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会同当涂县令诸葛纵将李白墓迁至青山西南,即今太白乡谷家村口。墓座北朝南,枕山面水,南距公路约300米。沿公路旁石板小道,过小石桥,入李白墓陵园。园内左侧有“青莲池”,柳依依,绿水泱泱,拱形“化鹤桥”横跨池上,连着“十咏亭”。李白晚年在当涂写过十首歌咏当涂山川风物的诗,谓之《姑孰十咏》,后人曾在姑溪畔建亭以志,后毁于“文化大革命”之中。今征建的“十咏亭”,飞檐翘角,古朴典雅,亭中央石碑上镌刻着李白《姑孰十咏》。十咏亭左侧为太白祠。前后两进,素白粉墙,灰黑瓦顶。祠内青砖铺地,飞檐耸脊,雕梁画栋,宽敞明亮。正庭门楣上悬林散之手书“太白祠”横匾。厅内迎面耸立一尊高2.47米、重约3吨的汉白玉李白塑像。塑像侧身而立,左手按剑,右手后双眸含慧,胡须飘拂,气度非凡。塑造背景是巨幅墨绿色微版画,以李白在当涂游踪为写意,版画上方为书法家舒同所题“李白高踪”匾额。厅堂下中上方悬有书法家司徒手书“诗无敌”三字匾。两侧壁上镶嵌着6块石碑:1块雕刻李白全身画像,栩栩如生;1块刻有李白《临路歌》;另3块重刻唐代李华、刘全白、裴敬撰写的碑文,最为珍贵的1块为幸存的宋碑。该碑是宋淳二年(1242),兼权太平州事、节制军马孟点根据唐范传正所撰之碑文“重书刻石,立于墓左”的,碑高五尺七寸,宽二尺九寸,共30行,每行63字,正书,字径六份,额题“大唐翰林李公新墓碑”九字。此碑距今已有740多年历史,为李白墓祠现存较早的历史文物。太白祠后为李白墓地。墓呈圆形,墓顶芳草萋萋,艾菊尢盛。墓前嵌立一石碑,上刻“唐名贤李太白之墓”。墓旁新植翠竹、冬青,青翠欲滴。
李白墓园位于马鞍山市区东南20公里处的青山脚下。青山,亦名青林山,山势峥嵘,峰峦遥接,岩壑灵秀,蜿蜓起伏,林木葱郁,泉水潺潺。史载南齐诗人、 宣城太守谢眺酷爱其胜,谓之“山水都”,曾筑室山南。唐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生前既爱青山风景,又爱谢公品格,曾有“宅近青山同谢眺”的夙愿,一心想与谢眺结为异代芳邻。 李白逝世后,原葬于龙山之麓。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李白墓迁至青山西南。
景区地图:
景区相关资料:
李白墓园位于马鞍山市区东南20公里处的青山脚下。青山,亦名青林山,山势峥嵘,峰峦遥接,岩壑灵秀,蜿蜓起伏,林木葱郁,泉水潺潺。史载南齐诗人、 宣城太守谢眺酷爱其胜,谓之“山水都”,曾筑室山南。唐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生前既爱青山风景,又爱谢公品格,曾有“宅近青山同谢眺”的夙愿,一心想与谢眺结为异代芳邻。 李白逝世后,原葬于龙山之麓。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李白墓迁至青山西南。
李白墓呈圆形用方块青石垒成。李白墓园前有清代花纹碑一方,上刻有"唐名贤李太白之墓"据传是诗圣杜甫的手笔。据考证,李白墓园内有唐代宣歙观察使范传正所刻唐碑一块及李白仙骨。历代慕名前来凭吊者络绎不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1954年李白墓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白墓园景色
李白墓园座北朝南,枕山面水,南距公路约300米。沿公路旁石板小道, 过小石桥 ,入李白墓陵园。李白墓园内左侧有“青莲池”,柳依依,绿水泱泱,拱形“化鹤桥”横跨池上,连着“十咏亭”。李白晚年在当涂写过十首歌咏当涂山川风物的诗,谓之《姑孰十咏》,后人曾在姑溪畔建亭以志,后毁于“文化大革命”之中。
今征建的“十咏亭”,飞檐翘角,古朴典雅,亭中央石碑上镌刻着李白《姑孰十咏十咏亭左侧为太白祠。前后两进,素白粉墙,灰黑瓦顶。祠内青砖铺地,飞檐耸脊,雕梁画栋,宽敞明亮。正庭门楣上悬林散之手书“太白祠”横匾。厅内迎面耸立一尊高2.47米、重约3吨的汉白玉李白塑像。塑像侧身而立,左手按剑,右手后双眸含慧,胡须飘拂,气度非凡。塑造背景是巨幅墨绿色微版画,以李白在当涂游踪为写意,版画上方为书法家舒同所题“李白高踪”匾额。厅堂下中上方悬有书法家司徒手书“诗无敌”三字匾。两侧壁上镶嵌着6块石碑:1块雕刻李白全身画像,栩栩如生;1块刻有李白《临路歌》;另3块重刻唐代李华、刘全白、裴敬撰写的碑文,最为珍贵的1块为幸存的宋碑。该碑是宋淳二年(1242年),兼权太平州事、节制军马孟点根据唐范传正所撰之碑文“重书刻石,立于墓左”的,碑高五尺七寸,宽二尺九寸,共30行,第行63字,正书,字径六份,额题“大唐翰林李公新墓碑”九字。此碑距今已有740多年历史,为李白墓祠现存较早的历史文物。
现在李白墓园占地90余亩,分前区、中区、后区三部分。前区主要景点:全青石牌坊、甬道及两旁十二幅反映李白生平壁画,太白碑林、眺青阁、青莲湖等景点;中区是太白祠,内有李白汉白玉塑像及宋碑一块;后区主要景点有揽胜亭、太白林、青莲书院、十咏亭、盆景园等。青莲书院分前后两进,中为天井,前进朱栋飞檐,檐下三面设“吴王靠”,后进为徽式堂宅,轩高牖敞。“青莲书院”乃著名书画家范曾所题。院内陈列着李白诗文书法数帧及国画《李白在当涂》。
李白一生倾情当涂,钟爱青山,在他六十二年颠沛流离的生命旅程中,曾七次来到当涂。
一、开元十三年(725)李白乘舟离蜀,出三峡,南游洞庭,居安陆,游襄汉,达当涂。
二、开元十五年(727),李白东涉溟海之后,溯舟西上观云梦,至当涂。
三、天宝六年(747)李白赐金还山后,怀着傲岸自负的心绪,不满现实的心情,由扬州、金陵沿江而上,住当涂。
四、天宝十三至十五年间,(754—756)李白盘桓于金陵、当涂、宣城、南陵、泾县、青阳、秋浦之间,游遍了皖南的山山水水,这期间在当涂逗留时间最长。
五、天宝十五年——肃宗至德元年(756)冬,永王李璘(唐肃宗之弟)以平乱为名,聘李白为幕僚,讨代兵败,李白获罪下狱,后流放夜郎(今贵州正安县),在巫山途中遇赦。从此,他又辗转于金陵、宣城、历阳、当涂。
六、公元761年,李白闻雍王李适大破安史叛军史朝义,修复洛阳,毅然从军,不料因病折回,行至金陵,穷困潦倒,无依无靠,迫不得已,抱病乘舟投族叔当涂令李阳冰。
七、公元762年,李白因年岁已高、身患疾病,仍登龙山,游青山,此时可谓此一时,彼一时,终于以一首“临终歌”病死于当涂。
李白墓完整地保存了唐代名人墓葬形制,太白祠、享堂集中展现了明清宗族祠堂的建筑风格,“宋碑”则详细记载了李白生平身世和诗歌成就,“太白碑林”镶嵌着著名书法家书写的李白各个时期经典诗碑106方。
走进李白墓园,春看杜鹃、夏赏青莲、秋闻金桂、冬品腊梅,亭台楼阁、竹林流水,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诗魂背枕的青林山,林壑优美、鸟道纡曲、百鸟鸣啁,由南远眺如展瓣芙蓉,婀娜多姿,由北遥望若朝天双阙,直入云霄.为纪念诗仙,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旅游事业,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自1989年起,每年农历重阳节,马鞍山举办国际吟诗节。每年都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来马鞍山旅游观光。马鞍山中国国际吟诗节已成为安徽省五大旅游节庆活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