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有千姿百态的原始胡杨林,塔里木河与渭干河在这里交相辉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望无际。秋染霜红的胡杨宁静地伫立在星罗棋布的海子旁,海子边是草木搭建的小屋。踩着沙地上橘红的胡杨落叶,远处被夕阳余晖映红的沙丘显得驯服而安详。日落时刻,夜幕渐临,沙丘环抱着海子一起入睡。偶有簌簌风起,胡杨叶落,轻扰这里的罗布人家。
景点相关资料
罗布人村寨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北边缘尉犁县墩阔坦乡的塔里木河河畔,景区距尉犁县县城35公里,距巴州首府库尔勒市85公里,总面积为72平方公里。村寨方圆72平方公里,有二十余户人家,是中国西部地域面积最大的村庄之一。属琼库勒牧场,是一处罗布人居住的世外桃源,寨区涵盖塔克拉玛干沙漠、游移湖泊、塔里木河、原始胡杨林、草原和罗布人 。最大沙漠、最长的内陆河、最大的绿色走廊和丝绸之路在这里交汇,形成了黄金品质的天然景观。
罗布人是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生活在塔里木河畔的小海子边,“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以小舟捕鱼为食。”其方言也是新疆三大方言之一,其民俗、民歌、故事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这是一个单一食鱼的民族,丰富的营养使许多人都长生不老。八九十岁都是好劳力,甚至还有一百岁的新郎。过去罗布人结婚的陪嫁是一个小海子,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旅游者在此可涉河水,穿森林,骑骆驼,观沙海;可狩猎、滑沙,乘舟捕鱼,听罗布人演唱民歌,围着篝火观看罗布舞蹈,睡茅屋,领略古老的罗布民族风情,享受回归大自然的乐趣。
罗布人是世居罗布荒原的居民,这其实是一个纯粹的地域概念。19世纪,西方探险家抵达塔河尾闾的村落时,当地村民们自称“罗布里克”人,罗布人由此而来。《回疆志》有书记载了他们的生活方式:“罗布人不食五谷,不牧牲畜,唯经小舟捕鱼为食。或采野麻、或捕哈什鸟剥皮为衣”。
如今的这些罗布人,大都是从罗布泊迁移而来的,因为罗布泊干涸了。
罗布人一般散居,世代捕鱼,哪里有“海子”,哪里就是他们的家园,他们是名副其实的“游渔”部落,“海子”就像他们的庄稼地,命根子,就连姑娘的嫁妆也是一汪小“海子”。早期的罗布泊泽园,水中大鱼成群,罗布人只须折一枝红柳棍,便能钗住大鱼。夏日,小海子渐渐干涸,大头鱼和沙漠鲤鱼争先恐后跃上岸来,任凭罗布人取食。不论谁捕鱼回来,均分而食之。
罗布人吃鱼的方法极其有趣,不着盐巴,生吃,在火上烤着吃,或晒干了吃。海子里的交通工具,称为“卡盆子”。他们将大小不等的整根胡杨树干挖空,做成长约3.5米的独木舟。罗布的船夫们从不用帆,却能巧妙而有力的鼓桨前进。罗布人的住房也是就地取材,他们选中海子边的一棵大树,以树冠为顶,四角竖起胡杨树干,外围用红柳条扎成篱笆墙,或用芦苇插孔,做成一个茅草棚,罗布人称其为“萨托玛”。不仅如此,罗布人还喜欢睡木床,烧木炭,和面用木盆,吃饭用木碗、木勺、木筷子。嫣然生活在一个木制的世界里。
如今,多数罗布人后裔依旧很好地延续了这种生活习俗,在塔河流域,“阿不丹”、“贺卜诺尔”等都是罗布人的大村寨。当然,这种生活习俗也在罗布人村寨景区得到了延续,成了这个景区的精神内涵。
原始罗布生活的现代复活
2001年,这里被开发为旅游区,开发者在遗存的台地上重建了村落。这是罗布人原始生活艺术的复活,也是当今沙漠边缘绿洲中独一无二的罗布村落形态。
罗布人村寨的建筑,一律依照罗布人习俗而建,铺苇为室,垒木涂泥为屋,现在整个村寨已经有了十几户罗布人家,他们居住在古朴的房舍中,既是这里的村民,也是这里的工作人员,他们延续着原始的生活气息。
世界最大的原始胡杨林就生长在这一带,春吐绿芽,夏掩绿荫,秋落金黄,这无疑是一个四季如画的桃源。胡杨树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胡杨树强大的生命力,以及悠远的罗布人民俗,吸引了大批游客观光驻足。
罗布人村寨风景区如今更像一个历史的复活台,它把点点滴滴破碎的罗布古代风情以及丝绸古道诸国的神秘象征,一块块拼接起来,让它们在这里重现风采。这一地区曾分布了不少烽燧遗址,另有一座太阳成和七座太阳墓葬,附近的山谷中还发现了不少古代岩画,以及小河墓地的神秘木桩等等。这一切,如今都在罗布人村寨得到了复原。进入村寨,就仿佛跨越前年走进了一个奇异的国度,时空在这里变得模糊起来。
摄影作者:随意 eagle 摩羯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