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布鲁克草原,蒙古语意为“泉源丰富”,位于中天山南麓,海拔约2500米,面积22000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草原,仅次于内蒙古额尔多斯草原。这里地势平坦,水草丰盛,是典型的禾草草甸草原,也是天山南麓最肥美的夏牧场。
远在2600年前,这里即有姑师人活动。清乾隆36年,土尔扈特,和硕特等蒙古部落,在渥巴锡的率领下,从俄国伏尔加河流域举义东归,1773年在巴音布鲁克草原和开都河定居。这里幅员辽阔,地势平坦,水草丰美,遍地是优质的”酥油草”。
巴音布鲁克草原居住着蒙、汉、藏、哈等9个民族,民族风情灿烂多彩。蒙古族牧民每年举行的“那达慕”盛会尤为精彩。
是中国仅次于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的第二大草原,面积22000平方公里,位于巴音郭楞、阿克苏、伊犁交界地带,巴音布鲁克的蒙古语意思是“富饶的泉水”。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为期两天的蒙古族“那达慕”盛会就在这片富饶的草地上开始。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和钱就包一辆越野车向草原深处前进,在这片辽阔草地的心脏,有着鲜为人知的美丽。除了青草、蓝天、远山,只有你的呼吸。
景点相关资料
位于和静县西北,天山南麓,由大小珠勒图斯两个高位山间盆地和山区丘陵草场组成。总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距库尔勒市636公里,海拔2000——2500米,是我国仅次于鄂尔多斯草原的第二大草原。这里雪峰环抱,地势跌宕,水草美风光诱人。著名的“天鹅湖”中国唯一的天鹅自然保护区就在此地,天鹅起舞,雪峰花卉映衬,宛如童话世界。
巴音布鲁克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泉水。远在2600年前,这里即有姑师人活动。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尔扈特、和硕特等蒙部,在渥巴锡的率领下,从俄国伏尔加河流域举义东归,并于1773年被安置在巴音布鲁克草原和开都河定居。草原上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群山拱抱,河流如带,地势起伏辽阔,植物种类繁多。这里幅员辽阔,地势平坦,水草丰美,遍地是优质的“酥油草”, 哺育着60多万头(只)牛羊,是新疆的牧业基地之一。这里盛产着焉耆天山马、巴音布鲁克大尾羊、中国的美利奴羊和有“高原坦克”之称的牦牛,被誉为“草原四宝”。每到仲夏季节,草原上鲜花盛开,争奇斗艳,羊群像白云游荡,雪莲花般的座座蒙古包坐落其间。
农历六月初四至初六到巴音布鲁克,可以参加一年一度的草原盛会“那达慕”,观赏赛马摔跤、歌舞等表演,在物资交流会上购买颇具民族色彩的纪念品。农历初四是蒙古族的“塔格楞节”,在塔格楞山上,一早便有身穿袈裟、手执法器的喇嘛端坐在蒙古包外,诵经祭佛。蒙古族及藏族的信众,则身着盛装,在香烟镣绕中,围着草原上最大的敖包走动诵经,悬挂经幡,礼佛祭神,互相祝福。这些摹草原上的比赛活动更让游人留恋忘返。
巴音布鲁克位于天山山脉中部的山间盆地中,四周为雪山环抱,是新疆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水源补给以冰雪溶水和降雨混合为主,部分地区有地下水补给,形成了大量的沼泽草地和湖泊。巴音布鲁克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泉水”。是典型的禾草草甸草原,也是天山南麓最肥美的夏牧场。巴音布鲁克草原东西长270公里,南北宽136公里,四周山体海拔在3000米以上。巴音布鲁克草原居住着蒙、汉、藏、哈等9个民族,民族风情灿烂多彩。
天鹅湖
著名的天鹅湖就坐落在草原上,在新疆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区政府约60公里的巴音乡西南部。天鹅湖实际上是由众多相互串联的小湖组成的大面积沼泽地,这是全国第一个天鹅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水草丰茂,气候湿爽,风光旖旎。鸟类有128种,隶属14目30科80余属,其中雀形目53种,非雀形目75种;繁殖鸟95种,占74%,其中留鸟34种,栖息着我国最大的野生天鹅种群,是鸟类繁殖和渡夏的栖息地。兽类有20余种,其中,两栖类2种,鱼类5种。其中属国家Ⅰ类保护的有8种,如雪豹、黑鹳、金雕、白肩雕等,Ⅱ级保护的有25种,如天鹅、盘羊、雪鸡等。
清晨,当远处的蒙古包升起袅袅炊烟时,大大小小的天鹅们,有的开始休憩,有的开始觅食,有些勤奋的天鹅,展翅掠出湖面,飞过马背、羊群和蒙古包,在远方的山谷里盘旋。太阳升起的时候,雪山的倒影渐渐清晰起来,野鸭、百灵、云雀等水鸟在湖面上掀起了热闹的“鸟语大合唱”,而休息的天鹅数量越来越多。天鹅睡觉的姿势也卓尔不凡,它们将颈插于翅下,或卧于地面,或单腿立于草丛,或飘浮于水面。傍晚是天鹅觅食的高峰期。这时,天鹅们都在湖里跳起了精美绝伦的“水中芭蕾”。它们时而倒立,身体几乎垂直地伸入水面;时而捕捉漂浮的草茎,脖颈来回转动;时而蹲人草丛,搜寻细嫩的小草叶。天鹅硕长的脖颈使它拥有优雅的体态,觅食时,它的脖颈可任意弯曲扭动,划出一道道柔滑的弧线。
巴音布鲁克草原,是一片广袤无垠的绿色天地。
巴音布鲁克草原是高山草场,由处在海拔2000—2800米之间的伊克尤勒都斯盆地、巴尕尤勒都斯盆地和巩乃斯沟山地草甸组成。
尤勒都斯,是开都河未流出峡谷前的径流区。以温根乌拉山为分水岭,尤勒都斯被分成东西、大小两个盆地。盆地里溪绕群峰,涌泉汩汩,千流如带,牛羊成群,骏马嘶鸣。
历史上,不同的民族又把尤勒都斯叫做珠勒图斯、敦甍、白山、鹰娑山、裕勒都斯等。可以看出,水丰草茂的巴音布鲁克草原,养育过众多的游牧民族。
1776年,渥巴锡率领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的17万民众,举义东归。清乾隆皇帝遂以富饶宽广的巴音布鲁克草原御赐土尔扈特部和他们的后裔。
巴音布鲁克“三宝”
巴音布鲁克有“三宝”:天山牦牛、查腾羊和焉耆马。巴音布鲁克的天山牦牛原产于青藏高原,是第五世生钦活佛多布栋策愣车敏从西藏引进并发展而成。牦牛体质强健,耐寒耐劳,被称为“高原之舟”。
查腾大尾羊以肉脂著称,是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特有的品种。据说,这种全身纯白、独头黑黄的大尾巴羊,是土尔扈特部东归时带回的欧俄羊种与当地羊种杂交、驯化而成。
草原上最令人骄傲的是“土尔扈特人的翅膀”——焉耆马。“策鞭奋蹄驰千里”,体形高大健壮、性情驯良耐劳的焉耆马,是土尔扈特人最亲密的朋友,最矫健的坐骑。
草原美,草原的风情更美。每年七月举行的东归那达慕艺术节,是草原的盛事。东归那达慕艺术节,源自土尔扈特人的传统节日——“塔格楞节”。“塔格楞”,是土尔扈特部蒙古族祭祀祈福的“敖包”,“塔格楞节”,就是祭敖包节。
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四,草原天高地阔,云淡风清,万花竞放,山川铺翠,骏马飞奔,牛羊遍野。东归那达慕艺术节以“祭敖包”的仪式开幕。这时,土尔扈特人带上经幡和各色布条悬挂在“塔格楞”的树枝上,诵经朝拜,以求山川宁静,人畜两旺。之后,赛马,摔跤,射箭,赛牦牛,赛骆驼,斗羊,刁羊,服饰表演,民间艺术展示接踵而来……草原立即沸腾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