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世界著名黄果树大瀑布第一县,地处“黔之腹,滇之喉”的要塞,是观世界名瀑,探少数民族文化,集观光、休闲、避暑旅游的最佳宝地。
一、地理位置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地处贵州中丘原西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5°35′10″——106°0′50″,北纬25°25′19″——26°10′32″。县域东接安顺市、紫云自治县,南濒贞丰县、望谟县,西邻关岭自治县,北连六枝特区、普定县。全县总面积1709.42平方千米,南北最长83公里,东西最宽为34公里。县政府所在地城关镇距省会贵阳市122公里,距安顺市27公里。
二、自然条件及资源状况 1、自然条件 镇宁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坡度变化较大。县境东北部的茅草坡山主峰为全县最高点,海拔1678米,南端良田乡北盘江出县界处为最低点,海拔356米,相对高差1322米。镇宁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山地面积1098平方千米,丘陵面积157.8平方千米,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63.91%和9.19%。岩溶地貌分布广,占全县总面积60%以上,是贵州省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镇宁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跨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及南温带等多个气候带,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湿暖共节等特点。地域性温差较大,自北而南,气候随海拔降低而升高,降水量则相反。全年平均气温16.2℃,最冷月(元月)平均气温6.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3.7℃,年无霜期长达297-345天,年日照时数为1142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277毫米。全县温度适中,雨量充沛,气候宜人。 2、资源状况 境内水能、矿产、旅游、低热河谷资源丰富。 县域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境内共有河流31条,分属打帮河、清水河,总长580.82公里,总落差为5250米,水能理论蕴藏量344万千瓦。 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丰富。其中锑矿50万吨,铅锌汞矿4.4万吨,重晶石3303万吨,大理石1万立方米,煤炭储量42.02亿吨。重晶石矿品位高、埋藏浅,开采条件较好,具有很大的开采价值。另外,石灰石、砂矿及石板材遍及全县60%以上的地区。目前重晶石矿已得到大规模开采,成为县红星钡盐厂的原料基地。 当地旅游资源丰富,亚洲第一大瀑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黄果树瀑布在县域范围,距城关镇仅15公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龙宫距县城也仅22公里。境内喀斯特地貌特征明显,多溶洞、地下河、瀑布、泉水,堪称喀斯特王国。城关镇域范围内的犀牛洞、双明洞久负盛名。扁担山乡的夜郎洞天景区已经过南京及昆明等地专家的论证,溶洞品质很高,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目前已在进行招商引资的工作。随着王二河水库建成,将使黄果树景区与龙宫景区的水路联系成为可能,库区范围也将被开发为旅游度假区。南部打帮河流域的原始森林和孟获屯、孔明塘等遗迹也具有开发价值。镇宁县是多民族聚居县,其中布依族和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0%以上。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民族歌舞、服饰及手工艺品等构成了该县多姿多彩的民俗旅游资源。
县域南片区海拔350---800米,以亚热带气候为主,属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年平均气温17.4---19.7 ℃,≧10℃始于2月23日---3月13日,终日12月7日---1月12日,初终间270—324天,积温5443.4—6755.2℃。年日照时数937.3---1246.5小时,日照百分率22---28﹪。辐射能每平方厘米77.79---86.65千卡。年降雨量1025.6---1193.3毫米,下半年的降雨量占全年的82.9﹪,水热同季。综合气候条件适于发展早熟蔬菜、亚热带经济作物和多种林草。 三、历史沿革 县城历史悠久,古为夜郎国领地。始得名于元代,其后历经多次变革。民国2年(1913年)改镇宁州为镇宁县。1949年11月21日镇宁解放,29日成立县人民政府,隶属于安顺专署。1956年划入黔南自治州管辖。1958年关岭、镇宁两县合并为镇宁县,复归安顺行署管辖。1961年两县分开复置。1963年9月11日,成立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四、人口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全县共辖16个乡(镇),总人口34万余人。2003年,全县生产总值(GDP)为8847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6%,比上年增加8366万元,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710万元,同比增长14.8%;第二产业增加值45189万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17575万元,增长7.5%。人均GDP2555元,比上年增加219元,增长9.4%。
洞,与响水河洞天坑通过地下河流相连(与双洞、蜂子岩洞相连的通道待探明),洞内堆积石灰和岩溶蚀形态缤纷多彩,婀娜多姿,景物保存完好。2001年以上述洞群体将普里大寨、普里新寨、腊章等布依族石冰寨为主景,附景官寨白骨塔、麻元河、麻元水库、从石冰寨至补里大寨山间盆地的万顷良田,总面积为9平方公里的区域,安顺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风景名胜区,现已列为市、县重点旅游开发项目。犀牛洞犀牛洞位于镇宁自治县城东大街的尽头处,早在清代便已闻名遐迩,70年代中期引水工程扩建时,在洞内的野牛塘漏斗充填物中掘出一件脊椎之物头骨化石,一度传为犀牛化石,故以火牛洞改称犀牛洞,洞长470米,宽5—7米,高30余米,加上上层洞及下层充水洞穴,其长度远在1000米以上。洞内石灰堆积和岩溶蚀形态保存完美。朵卜陇溶洞群朵卜陇溶洞群的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但集中分布着10个巨大而美丽的溶洞,其中以冉家洞、三元洞、张口洞、园口洞景色最美,是夜郎洞的姊妹洞群,洞内景物繁富多变。双明洞双明洞位于镇宁县城南1.5公里处,原黔滇古驿道由洞中穿过,古石刻古迹较多。分为前后两洞。前洞左旁硝石壁立,高30余米,岩壁下有一斜洞潭,岩壁上有一些小溶洞,并有天然石拱门跨于道上,与洞左壁相连,俨苦石门,又似桂林的象鼻山。石门前镌有“一天门”三个大字,后面刻有“胜境”两大字。过石门,前行几步,岩壁上又镌有“宇宙奇迹”四个大字。前后洞几乎相连,前洞出口如门,后洞出口若窗,昼则阳光透入,纤离可见,故名“双明洞”,夜晚月亮偏西时,月光射入,两洞均各有一月,十分幽雅,故有“双明漏月”之美称。
明置镇宁州,1913年设镇宁县,1963年改为自治县。 2000年,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辖4个镇、12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08569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城关镇 67215 丁旗镇 33125 黄果树镇 17218 江龙镇 18638 大山乡 19741 扁担山乡 12490 募役乡 14884 马厂乡 20506 沙子乡 12198 朵卜陇乡 11162 革利乡 13752 本寨乡 16045 六马乡 17138 良田乡 16927 简嘎乡 9875 打帮乡 7655 2003年,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辖4个镇、12个乡,365个村民委会,7个居委会。年末总人口34.7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0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20.38万人,占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