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庆元的“三朝文化”,还得从认识古村大济开始,这是一个位于庆元山水的省级历史文化保护村,历史上不足三百人的小村庄,从宋朝到明代竟陆续涌现出26名进士,被誉为“进士村”。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漫回,檐牙高琢;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长虹卧波,无云何龙……”在今天钢筋混凝土建造的世界里,人们已很难见到这种古代美丽建筑的真面目。但在庆元县城东南2.5公里处的大济村,能让你意外地见到雕栏玉砌的明清古屋、木屋廊桥、接官亭,用青砖和鹅卵石镶嵌而成的金瓷街、古道。
这就是方圆两万平方米、著名的大济古民居。这些大多建于明清时代的古民居,不同的时代烙印着不同的建筑风格。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明代民居聿新堂、怀德堂、世德堂、裕德堂、挹清楼,以三合院为整体布局,从大门进去不设倒座,选择硬木作形状各异的木柱础。时间延续到清代,二十余座至今仍矗立风雨之中的清代民居,普遍构筑牌楼式大门,屋内有前、后二组四合院组成布局,每座房子至少有6个天井合6个天窗,有的房子甚至达到12个天窗和12个天井,并且砖雕、木雕、石雕技艺与木柱梁结构巧妙综合运用。
1999年,由全国人大常委毛昭晰教授等组成的省历史文化保护区评审小组到该村考察时认为,大济祖先巧妙利用该村南高北低的地形,一层坐南朝北,合理利用,二层却利用回廊转朝南,并且整座建筑是前院套后院,大院套小院,统分结合,相得益彰。大门以曲见幽、见奇,构思之巧妙,千古奇绝。
当徜徉于村中那些青砖古道、明清院落,空气中幽幽漂浮的诗书文礼气息让人顿发思古之念。据史料记载,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和景祐元年(1034年),吴、吴兄弟俩同登进士,为纪念一门双进士的荣耀,大济人在清雅别致的临清桥头两端各竖一个牌坊,形成双坊护桥,而这座临清桥从那时起便被村民改叫为双门桥。
双门桥是一座距今有近千年历史的木拱廊桥,它与同处大济的甫田桥,成为中国有史料记载时间最早的木拱桥,比北宋青州(史称木拱桥最早发祥地)出现的虹桥早10多年,比《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早100多年,而且比现在各地发现的木拱桥始建最早记录———闽清合龙桥还早110年。 在庆元,像双门桥沉淀千百年人文历史的廊桥随处可见。座座廊桥或凿石为梁、或叠木为拱,或横跨群山之间、或静卧水声之上,无声无息、如梦似幻。97座风格各异的古廊桥让庆元成为全国廊桥数量最多、时间最早、质量最高的县。全国现存寿命最长、单孔拱跨度最大、廊屋最长的木拱廊桥就在庆元境内,堪称当世一绝。
浓重文化色彩的民间文艺、诗书辞赋、唱词戏曲,遍地的古桥、古村、古建筑、古窑址、古地道,三朝文化、千年廊桥、百年进士村……这些从古至今的人文情趣与民间胜境使得如今的庆元这般令人沉醉不忍离去。在庆元,还有另外一个重大发现,据当地人介绍,庆元方言还是研究唐朝语言的活化石。
近日,一直致力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庆元人又获殊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委员会授予庆元木拱廊桥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最高奖。
庆元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4℃,降水量1760毫米,无霜期245天。总的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就局部而言,东、北部气温较之西南部和中部低,无霜期短,昼夜温差大。这一气候,最宜于香菇等菌类生长。河流有松源溪、安溪、竹口溪、南阳溪、左溪、西溪、八炉溪7条,除竹口溪外,均以洞宫山脉为分水岭,向东北流入瓯江,向西南流入闽江,向东南流入交溪(福安江),故有"水流两省达三江"之说。水力资源丰富,已经开发的装机容量有1.56万千瓦,并与华东大电网并联,98.6%的农村可使用电力照明、碾米和其他农副产品加工,全县已于1988年实现初级电气化。
地层主要由晚侏罗系火山岩组成。由于生物、气候、成土母质以及地形等因素,土壤类型可分为4个土类、9个亚类、30个土属、72个土种。其分布规律一般是海拔800米以上山地为黄壤;800米以下山地为红壤,局部有黄红壤;中、西部低山台地的山垄、山坡及洪积地等开阔平缓地区多为水稻土。在全县284.64万亩土地面积中,林业用地243.5万亩,占85.5%;农业耕地16.06万亩,占5.6%;河流3.45万亩,占1.2%;房屋、道路及其他用地21.63万亩,占7.7%。俗称“九山半水半分田”。广阔的山地给庆元人民聚集了巨大财富。据调查,分布有动物100多种,植物2000多种。其中珍稀动物有虎、黄腹角雉、短尾猴、狲猴、穿山甲、黑熊、金猫、云豹、金钱豹、鸳鸯、大鲵(娃娃鱼)、大灵猫、漳鬣羚、白鹇、相思鸟等;珍稀植物有百山祖冷杉、钟萼木、香果树、福建柏、银杏、鹅掌楸、华东黄杉、长叶榧树、天竺桂、沉小樟、短萼黄莲、八角莲、天麻、油杉、银钟花、黄山木兰、凹叶厚朴、天女花、花梨木、斗枫荷、南方铁杉等。此外,盛产厚朴、茯苓、蕲蛇、芸香、西枫斗等名贵药材和松脂、山苍子、锥栗、猕猴桃、茶叶、柑桔等名优特产。地下还蕴藏有金、银、铅、锌、铜、叶蜡石、大理石、石灰石、钾长石等矿产,其中大理石、石灰石和铅锌矿已开采利用。
庆元工贸大酒店
工贸大酒店是一家二星级私营旅游饭店,酒店共8层集客房、餐饮、娱乐商务旅游为一体涉外旅游饭店,拥有47间不同档次的客房,其商务房配有高速光纤宽带接口,并有免费电脑上网,装修风格独特,满足商务客人的需求。经济房价格实惠,舒适安全;餐厅可容纳260人同时就餐;酒店配有美容美发中心、大堂吧、客房中心、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工贸大酒店本着“真诚的微笑、超值的服务”的服务宗旨,正被越来越多的庆元市民和外地宾客作“星级首选”。
工贸大酒店谒诚为您服务、恭候您的光临
地 址:浙江省庆元县松源街10号
总 机:0578-6222666 传 真:0578-6211788
客房部:0578-6211791 餐饮部:0578-6211777
康乐部:0578-6211795
阳光大酒店
阳光大酒店坐落在中国生态第一县——庆元县城石龙街繁华市区,毗邻县人民政府行政中心,是一家准二星级大酒店。酒店客房豪华高档,可谓是二星级的享受,普通百姓的消费。其优雅的环境,便利的交通,热情的服务,让您亲身体验宾至如归的感觉。
阳光大酒店占地面积592平方米,建筑面积2661平方米,内设豪华套房3间、豪华标房18间、普通标房14间,并有一个能容纳50人开会的会议室;酒店餐饮设施齐全,有能烹饪当地食用菌特色菜和浙菜的名厨掌勺,酒店餐厅可同时容纳350人就餐;酒店还拥有一个500多平方米的封闭式停车场,可同时为20余辆轿车提供安全的停放场所。
庆元阳光大酒店全体员工始终不渝地奉行热情服务,宾客至上的宗旨,我们诚挚地期待您的到来,并恭祝各位来宾在“中国生态第一县”——庆元,吃得可口,住的舒心,玩得开心。下榻阳光大酒店,让您沐浴在阳光中。
地 址:浙江省庆元县松源镇石龙街28号。
电 话:0578—6299999
联系人:赖秀平
庆元国际大酒店
庆元国际大酒店是由庆元县供电局投资,按国际三星级标准建设的涉外旅游饭店。地处庆元县城濛洲街中心地段,占地面积7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酒店高12层,从大楼远眺,全城美景尽收眼底,是您住宿、餐饮、娱乐、休闲、度假的最佳选择。
酒店前厅用材考究、宽敞明亮、富丽堂皇,进入大堂顿觉眼前一亮、豁然开朗;会见厅格调高雅、庄重大方,是高规格政务、商务接待的经典场所;大堂吧设计精巧,山水瀑布流水叮咚,如处自然之中。
客房部拥有豪华套房、商务套房、标准房、单人房等各类客房72套,装饰典雅,色调柔和,家具考究,温馨舒适,先进的通讯设备为您提供快捷的宽带上网和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使您的商贸活动日益生辉。5个不同规格的会议室安装有先进的会议系统,设备设施齐全,可各类大小会议提供周到满意的服务。
餐饮部拥有大型宴会厅及豪华包厢13间,能同时容纳400余人就餐。大型宴会厅富丽堂皇、气派壮观,贵宾包厢华丽别致、高贵典雅,由名厨精制的特色山珍野味、鲍参燕翅、风味浓郁的可口佳肴,美食荟集,满足不同口味档次的需求。
康乐部设备先进、功能齐全、服务周到,音乐城有KTV贵宾室11个,装饰华贵、风格独特,音响效果一流;棋牌室配有自动麻将机,环境宽松、宁静优雅;休闲中心设男女桑拿、按摩、足浴、美容等服务,让您舒展身心、享受悠闲,给您带来无尽浪漫和逍遥。
国大商厦营业面积2200多平方米,有自动扶梯方便上下楼层,各类商品玲琅满目,是全县规模最大、设施最为先进的大型超市。
酒店拥有后花园和屋顶花园绿化面积2600平方米,绿草、名木、假山、喷泉映衬得酒店如同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宽敞的大型地下车库和停车场,可同时泊车60余部,停泊安全,车道通畅,进出自如。
庆元国际大酒店是精良荟萃的世界、幽雅宁静的居所、陶冶情操的胜地、尽展风姿的乐园,为宾客提供至臻完美,舒适周全的一流服务。
地 址:浙江省庆元县松源镇濛洲街
预订电话:0578—6221888 0578—6221886
传 真:0578—6221868
庆元特色→ 特色食品
鬼馒头
每逢农历七月十五日,庆元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做“鬼馒头”,礼拜香火,祀奉祖宗。早在汉代,人们就把农历正月十五日定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定为“中元节”,八月十五日定为“下元”。此三个节日总称为“三元节”。“中元节”也叫“地官节”,民间称为“鬼节”,《修行志》说:“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日夜诵经”。佛教徒是日举行盂兰盆会。昔日,庆元各宗祠要请僧道来斋醮,并做馒头分发给族人祀奉祖先,民间亦称为“鬼馒头”。
“鬼馒头”选上等糯米经水浸透,细磨为浆糊状后再榨干,为包馅的皮。馒头分两种馅:一种是用红糖掺苦菜干,另一种是将山豆磨成细粉后掺入白糖。“鬼馒头”洁白晶莹,爽口柔软。老人小孩都喜欢吃。
黄粿
取山中一特种灌木烧成灰,沥其汁,浸上等优质粳米至米色橙黄,冲洗装入饭甑蒸熟,然后放在舂臼中,将其舂成粿团,然后分切小块,趁热将其揉压成扁圆等各种形状即成。庆元黄粿黄里透绿,色泽晶莹、清香柔韧,十分可口。将粿切成薄片,用肉丝、青菜、冬笋等为佐料爆炒,色味更佳。
麻糍
往昔,庆元菇民每年冬季去异乡砍树制菇,路上往往要步行半个月或几十天,受尽了挨饿受冻的苦楚。为免途中炊灶之难,菇民在出门前选用上等糯米洗净浸透,然后放入舂臼用舂槌捣成稠寥粘性的团状,俗称“麻糍”。麻滋阴干后蒸、煎、火烤、砂炒皆宜,便于菇民路途食用。
庆元农家秋收后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做麻糍,称之为“洗桶”(过去脱粒用的谷桶)。意思是说,秋收时节庄稼人遍身粘着谷壳芒屑,使人皮肤发痒,甚至难免将谷壳芒屑吸入肚里以至发病,通过吃麻糍,就能将这些谷壳芒屑粘走排净。刚出臼的麻糍可用豆粉、芝麻蘸着吃,其味香甜、柔韧,深受人们喜爱。
清明粿
庆元的“清明粿”别具一格,其主料是粳米,辅料则是以炊熟的香菜干为主,配之肉丝、香菇丁、嫩笋碎等等。制作方法是将佐料入锅,加入油盐红酒之类香料,烹烧熟后,倒入粳米饭中捣拌均匀,再用木槌轻轻杵之,杵软后捏成鹅蛋形状的饭团,即为“清明粿”。
庆元辣椒糟
民国22年(1933年),浙江省西湖博览会在杭州举行,组委会通知各县选送名、特、优产品赴杭展出。当时,政局动荡,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庆元这样的边远县邑,更选不出什么特色产品,所以迟迟未能上报。经上头再三催逼,当时庆元县衙把此事安排给县民众教育馆馆长吴汝盐专项负责。吴汝盐为了应付上头,将自己家中制作的咸菜“腐乳”与“辣椒糟”送会参展,意欲敷衍了事。不料无心栽柳柳成荫,经评审员认真品尝,庆元“辣椒糟”以“色香味俱佳,蕴有乡村特色”的优势,在西湖博览会上获取银牌奖。
庆元“辣椒糟”采用自酿的糯米酒糟拌辣椒酱腌而成。秋末冬初之际,将红辣椒采来,带蒂洗净,置阴凉通风处慢慢祛去水份,再去蒂切碎,拌入适量食盐及蒜头碎末,装入陶钵密封,十天半月后即可取食,保存时间越长,其香味越浓。既可单独食用,也是烹调水产鱼腥类食品的最佳佐料。
山老鼠腊
腊味,通常是指腊制的鸡鸭肉制品。而在庆元一带,最好的腊制品,还是菇民上菇山期间精心制作,回味无穷的“山老鼠腊”。
山老鼠爱偷吃鲜香菇,菇民用各种自制的捕兽器将山老鼠活活地逮回寮棚,去毛开膛洗净,置到焙笼,用文火加上少许的谷糠慢慢地烘干后称为“山老鼠腊”。“山老鼠腊”配上油盐酱辣及砂糖、老姜、葱蒜、茴香等佐料烹调,吃起来脆中带韧,咬劲足,回味无穷。
社粿
每逢“春社”,庆元有“烙社粿”的习俗,每年春天,田滕及潮湿的坡地上,有一种开黄花的草本植物,俗称“社曲”(学名“鼠曲草”)。春社时令,社曲嫩芽初长,妇女们三五成群,上山采摘,然后放在舂臼中舂成富有粘性的酱状,与糯米浆掺和烙成薄饼,称为“社粿”,其色翠绿诱人、味清香可口,还具有止咳、理气、燥湿等药用功效。
笋粽
风味独特的庆元笋粽鲜为人知,因制作时使用“笋油”,故称“笋粽”。“笋油”是用笋厂(旧时制作白明笋及笋干的作坊)煮笋的笋汤制成,通过煎熬,使笋汤浓缩成胶状,即为“笋油”。笋粽的制作过程处处不离笋,先将糯米洗净后,放入适量“笋油”拌匀,让米尽量汲收发胀,然后用笋壳包裹,放到陶灶里煮一日一夜,熟烂后即可。金灿灿、黄澄澄,半透明的粽子有如田黄冻石般的润泽。色鲜味美,深受人们喜爱。
乌饭
农历四月初八吃乌饭是庆元黄田、竹口一带的民间习俗。乌饭的做法是,用一种叫“乌饭芦”的灌木叶子放在锅中煮烂,然后取其乌黑色的汁液拌入糯米之中,再加上瘦肉搅拌,经文火炊透便成乌饭,其味清香可口,使人食欲顿增。
相传,古时候黄田有一位叫石驮的农民触犯了官府,被抓到县衙里去坐牢。古时,坐牢的人要家里给送饭,否则会饿毙身亡。其妻明珠挑着大米到县城,找一家亲戚住下,一日三餐把米饭用油盐炒得香喷喷,送到大牢里给丈夫过活。牢卒们一见到亮油油、香喷喷的大米饭,馋得口水直流,明珠送去的炒饭都被牢卒扣除,吃到自己的肚子里,所乘无几给石驮。有一日探监,明珠隔着铁窗看着皮包骨头的丈夫,泪珠涟涟,无计可施。
回到亲戚家,明珠痛哭了一场之后终于想出了送饭的好主意。天微微亮,她就上山采回一篮“乌饭芦”叶,放在窝里煎了一大碗乌黑的叶汁,然后用它煮了一小锅饭,一锅米饭变得乌黑发亮,味道比原来更香。牢卒们一见到“乌饭”,都以为一盘烂饭,捂着鼻子,叫明珠自己直接送给丈夫。明珠把饭端到石驮面前,石驮亦感到莫名其妙,待妻子把“乌饭”的来由告诉他后,石驮感激地接过“乌饭”,不久就恢复了体魄。一年后,石驮期满被释放回家。
明珠死后,这一带人们便在四月初八明珠的生日这天做“乌饭”吃,此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庆元县概况
来源:丽水引资网 | 时间:2007年04月02日
中国浙江省庆元县地处浙江省西南部,位于东经118°50'-119°30',北纬27°25'-27°51'之间。全县总面积1898平方公里,人口19万,辖20个乡镇344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县人民政府驻地松源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
《松源镇》 位于庆元县境中部,闽江源头。为庆元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历来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清乾隆年间划为东隅、西隅、总称城隅。民国时名城厢镇,1949年后称城关镇,1984年改称松源镇,1992年大济乡、星光乡、和山乡并入。面积119.5平方公里,人口3万。辖5个居民区、37个行政村,是典型的山岖城镇。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林业、副业。是香菇生产的发源地,有“香菇之乡”之称。现有香菇、木耳、草菇、金针菇、平菇、猴头菇等20多个品种。已成为香菇主要集散地。工业产品有竹木制品,儿童玩具、食品罐头、轻纺器材、农业机械、建筑材料、服装、印刷、酿造等。是全县商业贸易中心,汽车可直达衢州、温州、丽水、龙泉、松溪、景宁等地。镇区有日供水8000吨的自来水厂和110千伏变电所各1座,有官进、归咏桥、孔庙大成殿等古迹,有石龙山、球山和蒙州公园等游览地。
《庆元县志》:建置
【庆元建县时间及撤并县经过】庆元县于南宋庆元三年(1197)析龙泉县地建置, 以年号为县名,濛洲、松源为异名。明洪武三年(1370)撤,十三年复;1958年11月撤, 1973年7月17日复; 今属丽水地区。
《庆元县志》:自然环境:
【庆元地貌状况】庆元多山,总面积1898平方公里,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最 高点百山祖,海拔1857米,为洞宫山脉主峰,浙江省第二高峰; 最低点新窑,海拔240 米。沿松源溪、竹口溪、安溪两岸,分布有小块河谷盘地,每块面积约3~5平方公里 不等,属红壤低丘。其余均为黄壤或黄红壤。
【庆元动植物种类和分布】 庆元分布着100多个动物种类,2000多个植物种类, 其中属于珍稀动物有华南虎、黄腹角雉、短尾猴、穿山甲、黑鹿、金猫、云豹、鸳鸯、 大鲵(娃娃鱼)、大灵猫、獐鬣羚、白鹇、相思鸟等。属于珍稀植物有百山祖冷杉、钟 萼木、香果树、福建柏、银杏、鹅掌楸、华东黄杉、长叶榧树、天竺桂、沉小樟、短 萼、黄莲、八角莲、天麻、油杉、银钟花、黄山木兰、凹叶厚朴、天女花、花梨木、 斗枫荷、南方铁杉等。这些动植物均分布于以百山祖自然保护区为中心的广阔林区内。
【庆元水资源】 庆元河流属瓯、闽水系上源。年均降雨量1777.9毫米(据1972-- 1983年),年径流量21.5亿立方米,年均流量68.2立方米/秒。
【庆元县水含沙量】 据丽水地区水文站、道太水文站、景宁沙湾水文站1958-- 1981年的24年资料,年均侵蚀模数为156.7吨/平方公里,输沙量约29.6万吨。
矿产:
【矿产资源】据史载,庆元在明代成化、万历“矿税大兴”时矿冶颇盛, 至今在 仓岱、岗后洋、八炉等地尚有数百个古矿洞遗址。现据勘测,庆元矿产种类,金属有 铀、铅、锌、金、银、铝、锰、钼、钨、铜、铁;非金属有大理石、石灰石、钾长石、 叶腊石、稀土、云母、高岭土等。其中隆官的石灰石、石英石已被用于水泥和硅钙合 金原料,荷地的稀土矿品位和含量亦冠全省,正在开发中。
【庆元县铅锌矿】 矿址在松源镇以北老鹰岩附近,矿区面积60.72万平方米, 建 筑面积3000平方米,1992年建成投产,日采选矿石100吨,有职工58名。
自然保护区: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百山祖为洞宫山主峰,海拔1856.7米, 是浙江省第二高峰。 山中自然景观千姿百态,有拨地凌空,直刺蓝天的“擎天柱”,有平坦如镜,传说是 仙人对奕的“石棋桌”;有流水淙淙、深不见底的“鬼洞”;有横立深谷,锁障清泉 的“石屏风”。而最令人向往的是其峰顶,登临其上,可极目楚天,饱览云海,观赏 日出月落。更是这里天气瞬息多变,时而晴空万里,霞光璀璨;时而狂风怒涛,雾霭 缭绕。置身于兹,令人流连忘返。 百山祖自然资源丰富,素以“绿色宝库”著称,仅真菌类植物就分布有21科230种, 蕨类植物35科200种,种子植物171科1462种,野生动物有昆虫80科800多种以及哺乳类 动物45种,其中有“活化石”之称,被国际物种保护委员会列为濒危的12种植物之一, 世界上仅存五株的“百山祖冷杉”。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与毗邻的龙泉市凤阳山自然 保护区合并为国家级“凤阳山—百山祖自然保护区”。
《庆元县志》:人口:
【人口变化】 秦汉时期,县境人口稀少。自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平定东越, 实行“徙其民江淮间而虚其地”的移民政策,加之三国至隋朝间,人口续有迁入,至 宋太平兴国时期(976~983)全境人口约500余,3000余人。到南宋建县时(1197)已建村 庄43个,人口逾万。从元到明成化十八年(1482)有人口6830户、19788人;万历七年 (1579)增至19822人;至清康熙十年(1671)减至370户、14552人。到清末全县人口约8 万左右。民国期间,庆元人口一直处于减少趋势,民国26年抗战前夕为111387人, 民 国33年减至98223人,到38年(1949)庆元解放时全县人口为21856户、87769人。解放后 人口增长势头迅猛,至1977年已突破15万大关。此后,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至1992年全县总人口为186190人,大部分布于中、西部各乡镇。
【姓氏构成】1988年调查,全县共有251个姓氏。其中吴姓人口最多, 计59864人, 占总人口32.74%;其次是叶姓,有17241人,占总人口9.42%;第三是胡姓,有12491 人,占总人口6.83%;第四是周姓,有10349人,占总人口5.66%。其他247个姓氏, 合计82809人,占总人口45.35%。
《庆元县志》:农业:
【土改前土地分布情况】 全县有耕地17.46万亩,土改前820户地主,占有耕地 24241亩,占土地总数12.78%;而占总人口85.73%的中农和贫农,仅拥有耕地72849 亩,占土地总数38.39%,人均不及地主的七分之一。 1951年土地改革后,地主、富农占有的土地从原来的19.98%下降至9.32%,贫雇、 中农占有的土地从原来的38.39%上升到82.92%,从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 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粮食生产情况】 庆元素为缺粮县。民国 22 年 (1933) 全县食米产量13545担 (677.25吨),人均仅58.65公斤。1949年粮食产量虽增至1.67万吨,人均也只有186公 斤。 新中国成立后,粮食产量逐年增长,1956年3.02万吨,1984年7.46万吨,为1949 年的4.2倍。
特产:
茶叶 庆元茶叶有绿茶、红茶二种,明、清季曾作贡品进京。历史上最高年产量 (民国35年)达100吨,茶园面积5410亩。此后茶园荒芜,至1949年产量仅23吨。新中国 成立后,茶叶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89年产量达543吨。庆元茶场创制的“碧玉春” 曾以其色泽鲜翠,味香甘爽而获浙江省一类名茶奖。 柑桔 过去多为零星户种,品种多为本地桔。新中国成立后,60年代开始小量引 种外地柑桔。1972年县政府扶持,余村、坑西成片引种温州蜜桔并获得成功。1990年 全县柑桔种植面积767亩,产量2243吨,品种有温州密桔、椪柑、甜柑等,产地分布于 余村、后田、八都、竹口、黄田、小安、张村等地,其中余村产的温州蜜桔(属山田品 系中熟品种),以其果面光洁,色深柔软,汁多无渣,风味香郁而在烟台举行的全国优 质水果评选会上被评为“全国第一”。
猕猴桃 俗称檎梨,野生,遍布全县各地,尤以海拔600~1300米山谷坡地或灌木 丛中为多,年产约300吨。1982年县农科所在蓬桥建立人工栽培基地引进新西兰“海沃 德”等良种,从中选育出投产早、产量高的“庆元秋翠”优良新品种。1992年栽培面 积达5250亩,产量1000吨,加工成猕猴桃果汁、猕猴桃饮料、猕猴桃果酒和猕猴桃果 脯出售。此外水果类尚有雪梨、黄皮梨、苹果梨、雁荡山梨、杨梅、枇杷等出产。
香菇 庆元香菇发源及发展 据考,人工栽培香菇始于南宋,相传系生于建炎四 年(1130)的庆元县一位名叫吴三的农民发明,1989年经国际热带菌类学会主席张树庭 教授考察研究,确认庆元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技术的发祥地,并亲笔题写了“香菇之 源”匾额。1992年7月台湾大学植物系教授李瑞青先生一行来庆元考察后,亦认定香菇 技术的发祥地是在中国而不是日本。 香菇是庆元的支柱产业,有八百多年生产历史,清康熙《庆元县志》载;“庆邑 之民,以制蕈为业。老者在家,壮者居外,川、陕、云、贵无所不历”。又据民国36 年《庆元县情简编》:“全县有菇民6万,约占总人口七成。”新中国成立后,菇业继 续发展,1993年统计:有60%以上农户从事香菇生产;有10%人口参与香菇购销;有 12%人口奔忙于香菇原材料的加工、运输、销售,1996年全县香菇产量9827吨,人均 单项收入960元,占农民纯收入52.2%。 为弘扬香菇文化和扩大营销,庆元已建立了全国最大的香菇市场和“庆元香菇节”, 召开过“94’国际香菇生产及产品研讨会”,有23个国家和地区近100名外国专家(包 括联合国官员)前来参加。香菇市场和香菇节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庆元香菇生产和贸 易的发展,扩大了庆元香姑的知名度,现庆元是全国最大的香菇生产地和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