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县城夏属梁州之域,周秦氐地。西汉高帝六年(前201)于县东部始置白水县,其后各朝代相继设置过广武、平武、平兴、马盘、秦兴、方维、景谷、清川等县,并有沙州、北益州、龙州、平武郡、马盘郡、白水郡、平兴郡、建阳郡等州、郡设置。南朝宋元嘉十八(441),氐人杨难当进据白水,号称仇池国大秦王,地跨川、陕、甘,雄据一隅。及至南朝齐建元年(449),杨广香袭封“阴平郡公”授沙州刺史,又号称“阴平国”,传自杨永安而亡(589)。其间,氐杨先后都在白水(沙州)建号称国,历宋、齐、梁、陈、北周五朝。唐天宝元年(742)改马盘县名清川县,明洪武四年(1371)始置青川守御千户所,清顺治初裁千户所,降为青川分县。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道经次地,筹建赤水县苏维埃政府,红军北上后,青川为平武县第三区。1942年,复置青川县。1949年解放后,隶属 川北人民行政公署剑阁专署,川北人民行政公署撤消后划归绵阳地区。1985年5月划属广元市。
2004年辖9个镇(乔庄、青溪、木鱼、竹园、房石、关庄、凉水、沙州、姚渡)、26个乡(大坝、三锅、桥楼、石坝、建峰、马鹿、七佛、前进、黄坪、马公、营盘、孔溪、红光、茅坝、骑马、洞水、茶坝、板桥、瓦砾、苏河、曲河、楼子、白家、乐安寺、观音店、金子山)、2个民族乡(蒿溪回族、大院回族)。
青川物华天宝,地腴物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坡度大于25°的占幅员面积的73。8%,最高海拔3837米,最低海拔491米。春寒秋凉,夏短冬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随地貌呈立体变化。年平均气温13.7℃,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23.6℃,最冷为1月,平均气温2.5℃。年平均雨量1021.7毫米,年均日照1337.6小时,日照率30%,无霜期243天。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宜人,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巨大
青川县公路交通便利,212国道、108国道、川甘公路穿越县境,县乡公路星罗棋布,3条出境公路为青川对外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文通条件.近年来,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公路建设工作,累计完成投资2亿多地,新、改建公路500多公里,油路建设由零突破上升到310公里,结束了青川县无油路和青种人不能自建油路的历史,实现了县内干线公路墨色化,改建公路里程平均每年以100公里的速度递培,新铺油路里程以平均每年40公里的速度递增。特别是组建的第一条公路隧道三盘子隧道的开通,第一条标准二级公路3个园至金子山段绵广高速公路连接通道的开通,全省目前最长的地方公路隧道的开工,又开创了青川县公路建设新的里程碑。
青川附近火车站--广元站。西起四川省广元市市中区,东到四川省旺苍县普济镇。全长88公里。共有车站10个。广旺铁路,原称广罗支线。建于1959-1961年、1972-1979年。原计划修至罗家坝,故定名为广罗支线。后修至普济站而停建,因普济镇在旺苍县内,故改称广旺线。线路自宝成线上的广元站向东引呼哧,过大石、元坝,在白水进入旺苍县。为地方运煤支线。
四川省广元青川公路运输公司是由原县汽车客运公司、县运输公司、县汽车客运站三家专业运输企业组建而成的。于二OO一年十二月十六日正式挂牌运作。公司地处青川县乔庄镇滨河路中段,注册资本1209万元,占地面积20138.5平方米,建筑面积4667平方米。目前拥有青川至成都、绵阳、平武、剑阁、广元、碧口等地的19条线路(有跨省班车线一条,跨市班线4条,跨县班线3条,县内乡镇班线11条),目发班110班次。
青川宾馆
★★
青川宾馆(原青川县委招待所),是集餐饮、住宿、会议、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宾馆,也是青川唯一一家二星级宾馆,并担负着县委、县府及四大班子的重要接待任务。位于青川县城中心,占地面积二十余亩,绿化面积为60%,环境优美,设施一流,格调高雅,功能齐全,以一流的服务成功的接待了中央及省地市州各位领导,并受到宾客的一致好评,在业内享有良好的声誉。宾馆拥有高、中、低套房、标准间、经济间近200套,可容纳不同需求的宾客下榻青川宾馆,大小会议室可承接400余人,配有空调,闭路电视、程控电话(免费打国内长途)及全套高雅卫生设施。餐饮部由名师主厨,可供800人同时进餐。设有棋牌、茶廊、桑拿、酒吧、音乐茶座、咖啡屋、美容美发厅、商务中心、旅行服务社、大型停车场等设施。宾馆24小时都有热水供应。
豆瓣鲜鱼
用料:
鲜鱼1000克,豆瓣75克,姜末20克,蒜末20克,葱花30克,酱油15克,白糖25克,醋20克,料酒25克,味精2克,精盐5克,胡椒面1克,水豆粉30克,肉汤750克,花生油150克。
制作方法:
1、将鱼刮鳞,剖腹,去内脏,去鳃,洗净,在鱼身两面各剞5刀,用料酒、盐、胡椒面码味。
2、锅内油烧至七成热,下鱼,两面煎,片刻铲起。
3、锅内下豆瓣,炒出红色,加姜、葱、蒜,炒出香味,加汤,再将鱼入锅,加酱油、白糖、料酒,移小火上,两面烧透入味,取出装盘。
4、锅内放味精,下水豆粉,将汁收浓亮油,放醋、葱花,浇在鱼上即成。
注意:
鱼身两面要剞深浅一致的花刀,使之易熟易入味。煎鱼时的油温要高,要保持鱼的完整。烧鱼时的火力要小。芡汁不要过大。
特点:
此菜为川菜中的传统名菜。其主要调料为四川特有的郫县豆瓣酱和葱、姜、蒜,带有浓郁的川菜风味和特点。成菜色泽红亮,鱼肉鲜嫩,味道香辣,略带甜酸。
香辣炒蟹
活肉蟹、干辣椒节、花椒、姜片、蒜片、葱节、精盐、胡椒粉、料酒、干细淀粉、海鲜酱、水淀汾、鸡精、香油、花椒油、辣椒油、精炼油、鲜汤
制作过程:
1.活肉蟹从腹脐处取壳,去净内脏及鳃叶,宰去腿尖及壳沿,洗净后,将蟹斩成八块,加入适量精盐,料酒拌匀。
2.锅置旺火上,烧精炼油至五成油温,然后将蟹块斩口处粘裹上干细淀粉,入油锅内浸炸至熟(蟹壳同时成熟)。
3.锅内另加油,烧至四成油温,投入干辣椒节,花椒炒香,掺入鲜汤,略烧片刻,再下姜、葱蒜、海蟹,最后放入精盐、料酒、海鲜酱、鸡精烧约2分钟后,用水淀粉收薄芡,最后加入香油、花椒油、辣椒油、胡椒粉翻匀即可装盘。
风味特点:色泽红亮,鲜香麻辣,味浓厚。
凉拌黄瓜
黄瓜有清热、解毒、利尿之功效。嫩黄瓜与蜂蜜相伴同食,能治疗盛夏常见的小儿热痢。黄瓜头部味苦,含有多种萝卜素,具抗肿瘤作用,但为免除残留农药的危害,生食黄瓜时,应把外皮削去。
原料:
黄瓜两条,蒜三粒,花椒、盐、味精适量,尖辣椒三粒,醋适量
制作:
1、黄瓜洗净、削皮,用刀背拍碎,切成一寸见方块。
2、蒜捣碎拌入,放入适量的盐、味精。
3、适量食用油倒入铁锅加热至六成热,放入花椒煸一下捞出,再放入尖辣椒煸至香味出,把油和尖辣椒一起浇在盛有黄瓜的盘中,拌入适量醋即成。
特点:
酸并伴有麻辣香。
唐家河
推荐星级 ★★☆☆☆
唐家河,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以保护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等珍稀动物为主的森林生态综合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万公顷,位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龙门山西北侧,摩天岭南麓,地处广元市青川县西北角,距成都300公里,九寨沟200公里,广元200公里,青川县城乔庄70公里。
保护区内不仅拥有世界最为关注的大熊猫,而且还有数量较多,密度极大的扭角羚大型兽类。亲临唐家河的游人,不仅有机会观赏到生活在大自然中的熊猫,还可以看到种类繁多、千奇百怪、世界珍惜的飞禽走兽,如金丝猴、虎、豹、黑熊、扭角羚、中华种沙鸭、金雕、绿尾红雉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一级有14种;二级48种。其中不少为我国特产。区内还有珍贵树木在10多种,奇花异草不胜枚举。这里保留着古老的原始风貌和完好的生态植被,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对人体大有裨益的负氧离子。这里山青水秀、崖险谷幽、环境优美、景色如画,给人以全新的享受和启迪。被中外专家誉为“植物宝库,动物乐园、科研基地,旅游胜地”,冬季及初春,成群的羚牛、金丝猴、短尾猴会出现在你的眼前,使人耳目一新、终身不忘;夏秋季节云海日出,那浮光跃金的云海使你感受到大自然魂丽多姿。凉风习习,四野一片葱绿,是避署、消夏的好地方;金秋时节,山山岭岭五彩斑谰,色彩绚丽,使人领略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唐家河山峦叠嶂,起伏延绵,错落有致,唐家河奇峰异石嵯峨险峻,悬泉飞瀑星罗棋布,置身其中你会对大自然的鬼爷神功赞叹不已而留连忘返,感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著名的阴平古道最为险要的地段在唐家河境内穿过,历史上发生的数次重大事件在唐家河留下了不少传说和遗迹,蜀汉时期魏将邓艾从摩天岭“策马悬车裹毡推转而下”一举灭蜀,留下了落衣沟、写字岩、点将台、孔明碑等遗迹;1935年红军在此浴血奋战,留下了摩天岭机枪阵地,红军碑、红军桥等革命遗址。
唐家河是不可多得的人文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的风景区,区内动物、植物、河流、瀑布、山峰、沟壑融为一体,各现尊容,各领风骚,显示出别具一格的美。唐家河的美,美的自然,锦绣河山、绮旎风光、岁岁年年、年年岁岁,截割着太阳与月亮交替旋转的弧线……无论从那个角度去观察和体验,都有一番情趣和韵味。
阴平古道
推荐星级 ★★☆☆☆
《三国志》记载:三国时,司马昭命钟会、邓艾领兵伐蜀。被蜀汉大将姜维堵在剑门关以北,久攻不下,邓艾则回军景谷道,到达阴平郡,走数百里险要小道,到达江油关,蜀汉守将马邈开关投降。邓艾军长驱南下,攻克绵竹,直抵成都。蜀后主刘禅投降,灭了蜀国。从此留下了阴平古道的历史遗迹。
阴平古道起于阴平都,即今甘肃文县的鸪衣坝(文县老城所在地),途径文县县城,翻越青川县境的摩天岭,经唐家河、阴平山、马转关、靖军山,到达平武县的江油关(今南坝乡),全长265公里。与《三国志》所记的七百里阴平道完全一致,因当时是以360步为一里。照此推算,今天的一华里约等于三国时的1.33里,正好相符。
阴平古道自古以来就是险要崎岖之路,历代除了当地农民行走之外,就只有必要的战争需要才用此道。明代将领付友德曾带兵走过此道,红军长征时,李先念曾副食红军走过此路,后来人民解放军青川时曾走过此道。阴平道上最险要的去处是摩天岭。其岭北西坡度较缓,南面则是峭壁悬崖,无路可行,当年邓艾就是从这里裹毡而下,度守摩天岭直插江油关而灭蜀的。如今岭南已开辟了曲折小道,当地人叫“九倒拐”。
在摩天岭上,海拔2730米处,有一大草坪,其草特异,每年夏季,遍开红花,山风吹过,像一面巨大而鲜艳的红旗在山上招展。有人说这草原来是开红花的,自从红军在这里打仗后,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了这块土地,这些草才开出红花来。因此,当地农民便把这片草坪取名叫“红花草地”,实际原名叫“大竹垭子”,可见人民群众对红军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摩天岭之巅曾有诸葛亮孔明庙,由于多年失修,如今庙已倒塌,只存墙垣。当年的孔明碑也曾立于此地,《龙安府志》记载:“摩天岭今有孔明碑,字迹磨灭不可识。”《三国演义》第117回说:“邓艾,邓忠并二千军及开山壮士,皆到了摩天岭。方才整顿衣甲器械而行,忽见道旁有一石碣,上刻‘丞相诸葛亮题’。其文云:‘二火初兴,有人越此,二士争衡,不久自死’”。这当然是《三国演义》的作者把诸葛亮神化了。但诸葛亮是历史上卓越的军事家,他或许也预见到魏军从阴平道攻蜀的可能,在摩天岭设防戊守,这是诸葛亮天才的表现。李先念1935年在这里打仗时曾见过此碑,在他的回忆录中有所记载。如今虽然碑已无存,但也明碑确确实实曾经在这山巅上历经过千余年的风雨。
折转九倒拐,过摩天岭桥,便到了南天门,此处群山环抱,深谷幽壑,流水淙淙,鸟语蝉鸣,大有登临仙境之感。南天门之下有一石壁,像一屏镜,据老年人讲,在这块石壁上,邓艾曾写下“邓艾过此”四个大字,只要用水洗其壁,便显出字迹,水干字隐。可惜被修公路时毁掉了一部分。
阴平古道沿途还有许多邓艾留下的遗迹,如邓艾磨刀的磨刀石,盖印的印合山,邓艾士兵歇息时抖鞋土的鞋土山,邓艾丢失衣服的落衣沟,邓艾练兵的射箭坪,几乎每处都有可以探寻的遗迹,也有许多传奇故事。
沿阴平道考察或旅游,虽然劳累,但乐在其中,其趣无穷。
金子山
推荐星级 ★★☆☆☆
金子山风景区位于青川县南部,东连剑阁,南接江油,西靠竹园,北毗广元。幅员面积2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59%。绵广高速公路横穿全境,距宝成线3公里。属剑门山系的七十二剑峰之列,其山势雄伟,怪石林立,异峰突起,层岸叠嶂,禽珍兽异,鸟鸣獐跳,山青水秀,花果飘香。是一个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修身养性的旅游胜地。
金子山风景区博自然之气,历史悠久、民风淳朴、人杰地灵、文化厚重、美丽富饶。传说当年牛郎织女一对有情人被王母娘娘活活拆散,悲愤交加的织女在被强行带走时,取下头上的金簪欲给牛郎,不慎失手从半空中坠落,碎裂的金簪散落在这里,为此,这里因“金”而得名的地方就有多处,除金子山之外,还有金山、金石、金院等。
当年老牛为助牛郎追织女,甘愿牺牲自已,把自己的皮交给了牛郎,让牛郎乘着它的皮去追织女,其遗骸化作了岩石,就是现在的牛角石、铧尖包、牛蹄子岩、牛鼻子洞等。后来,老牛的忠义之举感动了玉皇大帝,私下特许它托胎到一世代种茶为生的李姓人家,做了李家的儿子,他后来考取功名,世称“李翰林”。
金子山乡风景旅游区植物种类繁多,古、奇、名、珍、稀树木花草丰富。主要用材树种有28科50种,竹类2种;主要经济林木有12科19种;其灌木种类所占比例较大,是组成林貌的重要成分,主要灌木有25科62种。据不完全统计,区内有天麻、杜仲、黄草、百合等名贵中药材25种之多。
景区内锦鸡常鸣、鹰飞雉跑,有香獐、猕猴、金猫、毛冠鹿、黄麂等珍贵稀有动物12种;有锦鸡、竹鸡、鸢、鹰、雉鸡、大杜鹃等珍贵禽鸟类30余种;两栖类2种;爬行类9种。
每到春暖花开,景区内山花烂漫,兰香四溢,百合花高高悬于千仞险境,七里香缕缕幽香令人神往,蔷薇丛丛争艳,木兰灼灼其华。待秋老菊黄之时,满山野果飘香,枝头红叶似锦,耳畔阵阵松涛,远山隐隐入画,让人乐不思蜀,流连忘返。
白龙湖
推荐星级 ★★☆☆☆
白龙湖风景名胜区位于川、陕、甘三省结合部,东起陕西宁强的金山寺,北接甘肃文县余家湾,西至四川广元青川的骑马乡,南至广元市中区三堆镇的宝珠寺,总面积62平方公里,被誉为“西南第一湖”。白龙湖地处岷山山脉和大邑山脉交汇处,龙门山系与摩天岭山系的交汇使其山势雄奇嵯峨,多彩多姿,形成了一个水域广阔、环境优美、集湖泊、岛屿山峦、溶洞等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为一体的风景区;它集山景、水景、动景、静景为一体、湖周山峦叠翠,山势陡峭雄伟,湖岸线曲折蜿蜒,峡谷众多,溶洞成群,水鸟云集,景观奇特;有湖中湖、湖外湖、大湖含小湖湖湖有特色;山中峡、峡中山,大峡套小峡、峡峡有景观;半岛成群,岛屿孤立,岛中有镇,镇中有阁,同类景区不可比拟。
白龙湖是古秦汉时期入蜀古道,著名的金牛道、景谷道、阴平道、马鸣阁道交汇于此,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有刘备取庞统一中策“回白水斥杨怀高沛无礼而斩”的白水关,有诸葛亮六出祁山,创造木牛流马的木牛流马山等。古道、关隘、历史遗址,形成了较完整的历史文化,文物古迹资源。原白水关汉代墓群,郝家坪战国墓群出土的战国、汉代的古钱币、铜镜、戈矛、剑,其中“蜀乐工”九年相邦吕不韦铭文铜戈、秦武王二年王命丞相茂更修田律的木牍和大批漆器,均是国家级文物珍品,在国内外有很大的影响。
白龙湖风景名胜区是一个容量大、范围广、游季长、交通方便、功能齐全,集野营、渡假、疗养、水上运动、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不可多得的风景区。
青溪古镇
推荐星级 ★★☆☆☆
青溪古镇位于青川县城乔庄以西59公里,《华阳国志》载,建兴七年(公元229年)析阴平道刚氐道辖地新置广武县于青溪,委诸葛亮之参军廖化督其地而屯田戌守。据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
它是我国古阴平道上的重要关隘,自东汉以来,一直是王室与地方势力相互攻战不息之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由于青溪所处地理位置的重要,历代王朝都派将把守,修池建廊。明洪武四年(1371)正千户朱路改土城建筑砖城,清顺治十年(1653)怀远昭义将军特授龙安营参将,白丹衷复建城池,历经三载竣工,城周九百丈,墙表用糯米灰浆镶砌石条和大砖,内夯土石,高二丈一,底宽一丈四,深一丈护城河相连,外城门备有吊桥,东西北三门各建有半园形外城墙,称“瓮城”,内外城门洞全以石条镶拱。内城门不与外城门相对,门开侧面,上建箭楼。内城门上建有距地四丈五的重檐城楼,戌守嘹望,显示边陲雄姿。城形如靴,又称“靴城”。
城内分东南西北四大街和下东街、下南街、石板铺面。城内四街交汇的十字口,建有木质高大鼓楼,占地面一丈八,横顺相对,高四丈五,两楼一底,三层飞檐,琉璃筒瓦,雕梁画栋,四方悬匾。西为“阴平古道”,北为“北方锁钥”,东书“紫微高照”,南挂“南山聚秀”。四大街各竖牌坟坊,上书匾额,东街“紫微高照”,西街“西蜀咽喉”,北街“北极联辉”,南街“人杰地灵”。
青溪古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历史文化古迹众多。“西望金牛气,东晖白马鞍,桥高金柳折,泉涌玉华繁,洞口鱼渊跃,关头虎石盘,醍湖不觉晓,雪霁万峰寒”,就是晚清学子袁汝萃描写青溪的八景诗。具体的是指石牛寺、马鞍山、高桥寺、玉花泉、鱼洞砭、关虎石、醍醐塘、九龙包等八个景观。
明十四陵华严庵
推荐星级 ★★☆☆☆
在阴平古道上另有一处神秘的地方,那就是青溪镇南15华里杂木沟内的老庙子,这是始建于元,扩建于明、清,几经毁损,历经六百多年沧桑的明建文帝隐跸之所--华严庵旧址。华严庵旧址在杂木沟深处莲花山内的一个山包上,状如皇陵。西侧山沟内有巨石垒砌的城墙,沿城墙随山而上有小路2里许直达山顶庙址。北面坡度较缓,下方较平坦面积约3000平方米。站在庙址上,向北远眺,阴平山、马盘山尽收眼底,东南西三面21座山峰如莲花瓣状逐渐合围,华严庵就好象座落在莲花盛开的莲台之上,其景美不胜收。
华严庵这座深山古刹,在斗转星移的六百多年里,历经磨难,几度兴衰,庙宇虽毁,香火依旧,遗迹尚存。已发现石碑四块,残碑一块,均是清朝所立,石佛像一座(雕刻年代无从考证)。其“广佛碑”于大清康熙八年乙酉孟春月立,此碑保存完好,高1.7米,宽0.90米,厚0.08米,碑文高1.56米。上有《鼎建华严庵碑志序》,文载“……启自元时又为明初建文皇帝隐跸之所……”。其“华严庵重建碑”保存完好,于康熙五十八年岁次乙亥四月塑八日吉旦立,碑高1.70米,宽0.92米,厚0.05米,碑文高1.44米。上有《重建华严庵碑记》,文载“……华严庵之设也其说有二一曰肇自建文隐跸之时一曰衲子玉峰有开山于宣德之六年执是说而已……”。残碑长0.20米,宽0.08米,上有碑文云“康熙五年”。墓碑2块,一块为清道光丙申立,为比丘和尚墓碑,一块为清光绪16年立,为源兴老和尚墓碑。石佛像,坐姿,高0.70米,宽0.40米,厚0.2米,头高0.20米,似如来佛像,彩塑,面部表情和善,肉色;双手指交叉吁握状,端于腹,肉色;衣服为金黄色,双腿盘坐。背部装藏,内有清代历书(线装书)一本。(据守庙的罗和尚讲藏内还有一地图,被前青溪派出所肖玉堂拿去)庵址西侧后有石塔一座,已朝西倾斜,此塔高2.30米,基座长宽均为1.30米,共九层,方石与圆鼓石相间,中间用与青溪明城墙一致的粘合剂相连。四方五圆,方比圆大,塔顶为锥体,无图案和文字记载。从塔基四周被盗挖的土中,可以看出是回填土,可能塔基被土埋了一部分。
庵址西侧还有养生潭三个,单个面积约10平方米,内有兰花状水草,不管天干地冻,四季水满池溢。其中一口塘有泉眼一处,能喷泉,状如莲花。庵西侧水沟有长约800米的城墙已坍塌,顺山而下,由直径1-2米的巨石堆砌而成,墙宽约4米,距地面1-3米高不等,双层中空,据传内可容人行走。据守庙人罗和尚讲此道可能与庵前方约50米处的一“神仙洞”相通。此洞宽约0.5米,深约50米。县志载,华严庵,明时由四周长约5华里的围墙围成,依山靠水,有山门、三重大殿,及侧殿组成的一个宏大佛庵。从“广佛碑记”、“重建华严庵碑记”叙述的建文帝于宣德六年到此与《明史纪事本末》之卷十七“建文逊国”中的宣德六年文帝由延安到西安入蜀的叙述完全吻合,也与《明史.郑和传》、《明史、姚广孝传》、《明史.胡荧传》中论述建文帝逃亡之说不谋而合,加之解放初保存的庵内正殿佛前的黄龙镶边金字木牌上书“大明建文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这充分说明明建文帝于宣德六年确在青溪华严庵隐跸。
杂木沟林壑幽深,华严庵久远神秘。那是因为华严庵有许多未解之秘,单就建文帝在此隐跸一时,修那么坚固且内空的石城墙干什么?“神仙洞”真的可通石围墙吗?这个通道是否是建文帝在紧急情况下逃匿的秘密通道?石塔的意义是否代表“天圆地方”“九五之尊”?它是否就是明建文帝的寝陵“明十四陵”?1997年由当地百姓募捐复建小庙一座香火日盛。让我们拭目以待,早日揭开华严庵神秘的面纱。
青川有驰名中外的黑木耳、竹荪,每天都会经过精细的挑选与包装,出口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