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位于中国大西北,祁连山北,腾格里沙漠南,甘肃河西走廊东端的民勤县是一块沙漠绿洲。这里曾是连接东西方文化“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其历史源远流长,从两汉时的归汉设郡,到明清时的移民屯田,无不展现出中国历史各个时期的风貌。
一、先秦时期
今民勤所在的河西走廊,在距今六亿年以前的远古时代,还是一片苍茫的古海洋。后随地壳隆起,演变为祁连古陆。在距今约七千万年以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祁连山区急剧上升,形成了绵延千里的祁连山脉。山脉以北的东部地带,形成了现代民勤盆地。祁连山森林茂密、冰川连绵,源源不断的雪水汇入盆地,聚为湖泊。草原与湖泊构成了辽阔而美丽的民勤绿洲。
“原隰底绩,至于潴野。”[1]《史记·夏本纪》作:“原隰底绩,至于都野。”[2] “都野泽在武威县东北[3]。(武威)县在姑臧城北三百里[4],东北即休屠泽也。古文以为猪野也。”
《尚书》和《史记》的许多注家认为,《禹贡》、《史记》的上述记载,其大意是大禹治水到了“潴野”或“都野”。也有人认为,“潴野”是古部族名,该民族生活在今石羊河流域,因以部族名作了地名。史料说明,在遥远的古代,先民们就在民勤进行着开发和建设。
沙井文化是中国西北甘肃地区青铜时代文化较晚的一个支系,因公元1924年首次在民勤境内沙井子发现而得名,分布于河西走廊永登、古浪、民勤、永昌、张掖等地。其时代大体相当于西周中期至春秋晚期。发掘出有各种器物、房址、窖穴和城址、墓葬等。陶器多为夹砂红陶,器形以单耳或双耳的圜底罐和桶状杯较为典型。石器有斧、刀、镞、网坠、环,制作比较粗糙。铜器较多,包括刀、镞、及各种式样的装饰,特别是带翼的铜镞,制作相当进步,与周代的极为相似。铁器有铲、锥、锸等生活用具或生产工具,表明该文化体系已进入较发展的社会阶段。同时也发现了为数不等的卜骨,说明当时的人们信奉宗教,举行祭祀。
民勤境内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沙井文化遗址有三处:柳湖墩遗址、火石滩遗址和小井子滩遗址。
柳湖墩遗址位于县城西南十六公里的沙漠中,遗址多被沙丘埋没。自公元1923年瑞典人安特生发掘以来,陆续出土有石斧、带孔石刀、夹砂粗红陶器等生产和生活用具。公元1963年2月11日由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9月10日,省政府又重新予以公布。火石滩遗址位于县北西渠镇大坝村东,其中心在今大坝渠北岸紧靠白茨湾沙漠的地方。北距镇政府驻地约四点五公里。遗址地面暴露有沙井文化类型的夹砂粗红陶片、石斧、石刀以及铜簇等物。小井子滩遗址位于泉山镇团结村西北约二点五公里的沙漠中,暴露于地面的遗物有夹砂粗红陶片和部分石器残片、双孔石刀等,遗址多为流沙覆盖。
沙井文化的特质和人类种属,从出土的遗迹可以断定有异于中原系统。永昌蛤蟆墩墓葬出土的弧背小刀,带有鄂尔多斯式铜刀的特征。沙井文化遗址多有以各种动物纹样为题材的装饰品,具有匈奴文化特征。榆树沟墓葬的鹿形饰、草帽状圆牌饰、带銎动物头饰均似匈奴文化中同类器物。这说明沙井文化与匈奴族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有学者依据其分布和所处的时代推测,其先民可能属于活动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古月氏部族[5]。
这是民勤境内有据可考的最早的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