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西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赤峰市北部,东经117°38′-118°37′,北纬43°14′-44°15′,北依大兴安岭,南临西拉沐沦河,西与克什克腾旗毗邻,东与巴林右旗接壤。总面积3933平方千米。总人口24万人(2004年)。 县人民0驻林西镇,邮编:025250。代码:150424。区号:0476。拼音:Linxi Xian。 林西县属中低山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与平川过流大多较平缓,呈现现群山绵延,河谷平川逶迤其间的地貌特征,境内山脉为大兴安岭支脉,最高海拔1879.2米,最低海拔670米。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日照2 900小时,降水量360-380毫米,无霜期120天。 行政区划 林西县辖7个镇、9个乡:官地镇、新城子镇、新林镇、五十家子镇、林西镇、大井镇、统部镇、大营子乡、双井店乡、下场乡、板石房子乡、兴隆庄乡、老房身乡、十二吐乡、大川乡、隆平乡。 林西镇 位于林西县中部,距赤峰市210千米。 历史沿革 林西县是由巴林析治而建,因位于巴林右旗以西而命名为林西。清光绪三十四年(1907年)四月在此地开办巴林垦务。光绪三十五年(1909年)始置林西县。 2000年,林西县辖6个镇、14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35947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官地镇 11678 新城子镇 7518 新林镇 15070 五十家子镇 13141 林西镇 48304 大井镇 4184 大营子乡 13502 繁荣乡 9347 三段乡 9862 双井店乡 6413 下场乡 8363 统布乡 14449 板石房子乡 11998 毡铺乡 9097 兴隆庄乡 8712 老房身乡 10132 十二吐乡 14005 大川乡 8232 冬不冷乡 7843 隆平乡 4097 2000年末,全县辖7镇,13乡,148个行政村。2001年6月,撤并乡镇,即撤销冬不冷乡、三段乡、繁荣乡、毡铺乡。区划调整后,全县辖7个镇、9个乡。2002年全县总人口23.6万人。 ?年,林西县行政区划一览:(可能是2001年或2002年资料。根据当时《内蒙古行政区划代码》整理) 官地镇 辖:龙头山、杨家营子、上官地、下官地、两棵树、二段、三段、五家沟、四段、马鞍山、新民、坝七、半拉山、八号14个村委会。 新城子镇 辖:七合堂、郝莱井子、海棠湖、老虎石沟、小城子、大金沟、莲花山7个村委会。 新林镇 辖:太平、五星、新合、上升、鹿山、七一、中勿兰、大勿兰、八一、毡铺、哈什吐、大坝、二支坝、湖四汰14个村委会。 五十家子镇 辖:五十家子、二道湾子、石门子、西耳子、东边墙、小泉沟、朝阳沟7个村委会。 林西镇 辖:东街、南街、西街、北街、东兴、南门外、西门外、新兴、北郊、北门外、西郊、回民营子12个居委会;东风、黑水、河沿、冬不冷、常胜、黄河子6个村委会。 大井镇 辖:中兴、小城子、北沟、宝林4个村委会。 统部镇 辖:小井子、两间房、曹家屯、嘎岔、吉林坝、甘珠庙、统部、水泉8个村委会。 大营子乡 辖:宝林、二八地、三楞子山、五一、大营子、和平、土庙子、东荒、联合、东升、前地、繁荣、幸福、永利、吉林坝、老君沟16个村委会。 双井店乡 辖:西英桃沟、东英桃沟、双井、公益阁、敖包吐5个村委会。 下场乡 辖:岗岗坤兑、哈叶吐井子、英桃漠河、那达嘎、哈玛吐、大井、元宝山、下场8个村委会。 板石房子乡 辖:五四、碧流汰、板石房子、乌兰沟、敖包河、大马金沟、水头、大水菠罗8个村委会。 兴隆庄乡 辖:九连庄、轿顶、大马金、太平庄、孤榆树、葱根沟6个村委会。 老房身乡 辖:东敖包、老房身、两边墙、响水沟、西南沟、南沟门、南泉子7个村委会。 十二吐乡 辖:巴吉沟、叩勿沟、乌兰沟、三道梁子、十二吐、枕头沟、大营子、上杖房、下杖房、西山根、苏泗汰、莫力沟12个村委会。 大川乡 辖:温都、文武、四合、大发、大川、黑山头6个村委会。 隆平乡 辖:东风、东方红、红旗、红卫、七一、红星6个村委会。
林西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北部,北靠大兴安岭西南余脉中部,南邻西拉沐浴河,东西与巴林草原、贡格尔草原接壤,处于农牧过渡地带。全县辖7镇9乡、7个居民委员会、107个行政村,总面积3933平方公里,总人口23.6万。 林西县始建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是上世纪初清政府实施“移民实边”政策时建立的移民县。 林西县是个多民 族集居的地区,有汉、回、蒙古、满、锡伯等民族,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林西镇为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林西地处东经117。37’-118。34’,北纬43。14’-44。15’,年平均气温4.3度,降水320-380毫米,无霜期90-130天。境内丘陵山谷相间,横跨黄岗梁铁锡多金属成矿区和大井子—协里府铜多金属成矿区两个成矿单元,地下矿藏丰富,已发现各类矿产34种,矿点、矿化点100余处,铜、锡、铅、锌、银、萤石、大理石等金属、非金属储量较大。 林西县有一万余年的文化史,大大小小近二十处文化遗址和古建筑遗址记载了这块土地上曾经有过的繁荣。勤劳聪慧的林西人民创造了历史,也创造了灿烂的政治、经济、文化。建国5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林西县的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展示出了勃勃生机。到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606万元,财政收入达到820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150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618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8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12元。 进入新世纪,林西县委、县政府制定和实施了“生态立县、牧业富县、工业强县、商贸活县、科教兴县、依法治县”的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 化进程,各项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县现有耕地121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47万亩。现有林地面积230万亩,草牧场180万亩,牧业年度家畜存栏70万头只左右,粮食产量已突破3亿斤,年产值超千万元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户。形成了以肉牛、肉羊、奶牛、甜菜、油料、食用菌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生态建设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组织实施了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移民、水土保持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从2001年6月1日开始,又在全区率先实施了封山禁牧。目前,全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已达118万亩,人工牧草保存面积3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7%。2001年和2004年分别被国家水利部和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全国封山育林先进单位”。 工业经济实现新发展,全县工业初步形成了有色金属采选冶炼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建工建材业为支柱的主导产业。2004年全县工业实现增加值5.17亿元,增长42.8%,其中限额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68亿元,增长41.0%。有色金属采选冶炼业以大井矿区为依托,初步形成了采选冶炼比较稳定的生产体系。大井银铜矿、富源矿业、通和矿业、鼎康冶炼矿冶公司四户企业资产总量达到1.5亿元,采选能力22万吨/年,建成各类选矿厂6座,选矿能力30万吨/年。农畜产品加工业以冷山制糖公司、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北方油脂公司、一元公贸公司、兴发集团林西分公司为龙头,分别形成了日处理1500吨甜菜、年加工肉牛3万头、肉羊10万只、年加工肉鸡360万只、年加工油料3万吨、年加工无毛绒60吨、羊毛衫5万件的生产能力。建工建材业以亿万德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水泥厂、兴安水泥公司为龙头,已形成年产水泥66万吨的生产能力。 以市场为载体的商贸流通经济蓬勃发展。全县有活畜、蔬菜、农机等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和林西商城、金城大厦等综合商品市场26处。1998年,国家民委授予“民族贸易县”称号。统部北方活畜市场、鑫鑫农机市场、林西镇蔬菜瓜果市场已成为赤峰北部最大的专业市场。 交通、小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林西交通较为便捷,县境 东西走向的有集通铁路和303国道,南北走向的有204省道和平双公路,正在建设中的省际大通道经过我县南部2个乡镇34.82公里。全县五级公路总里程达到1330公里,公路硬化总里程312公里,是自治区第一个村村通公路的旗县。建成了5600延长米林西镇区南北主大街、东西大街沥青路面和东郊路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镇区交通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实施了金鼎水厂一期工程,镇区日供水能力达到7500吨。全县16个乡镇全部开通程控电话,无线市话开始在林西镇运行,县内主干公路沿线及镇政府所在地基本实现移动通信无盲区。经过北移南扩的平面扩张,林西城区面积已达到5.6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达到6.5万人。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1999年实施教育“两基”达标;有4个乡镇被列为全市科技工作先进乡镇和科普示范乡镇,2003年获“全国科技先进县”称号;1958年、1988年、1994年先后被国务院授予“文化县”和“先进文化县”;2002年在全自治区率先实现了有线电视县乡联网。2003年,林西广电局被国家人事部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授予“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先进集体”;计划生育和卫生工作走在全市旗县前列,1986年被国务院授予“计划生育红旗单位”,2002年被国务院授予“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县”;卫生工作在1995年和1997年分别被授予“全国卫生防疫先进地区”和“全国第一个无鼠害县”,1996年林西县卫生局被国务院授予“全国传染病监督监测管理先进集体”;司法工作在2003年分别被中央综治委和司法部授予“全国刑释解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先进集体”和“两劳释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先进集体”。 林西这座塞外小城,是一块美丽神奇的土地,县内旅游资源丰富,有距今2700多年的古铜矿遗址,有九佛山的怪山奇石,有三楞子山的山水美景,有大冷山的原始树种和70多种野生植物,四季的美景,让您流涟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