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上里的认识是从吃开始的。黄昏时分,朋友开车从成都出发,在山里钻来钻去,终于在深夜到达了上里。我们在镇口的“红灯笼”饭店住了下来。热情的主人已经杀了一头羊,燃起篝火,为我们烤了起来。我们喝着啤酒,吃着喷香的烤羊肉,心旷神怡。早晨爬起来,主人又为我们做好了一道豆花早餐,这种豆花是用山岩深处的一种石头点出来的,味道鲜极了。我们一口气喝了几大碗,又吃了几个当地的土鸡蛋,真是未饱眼福,已饱口福。
我们沿着清清的溪水,往镇子里走。朋友边走边介绍,上里是位于四川雅安市雨城区的一个古镇。清朝时每隔十里地要建一个镇,所以就在这里设了上里、中里和下里三个镇。下里就是现在很火的“碧峰峡”风景区。
穿过古镇的石板路,绕过一排排明清时期的木板房,我们来到了镇外的二仙桥,这真是一幅小桥流水的好画卷。岸边是杨柳垂丝,河里是小鸭戏水。二仙桥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是一个弧形的拱桥,桥上爬满了青藤,最特别的是桥对面还建有一个很大的香炉,上面记载有桥的历史。沿着河往下走,我们这才注意到上里的一大特色就是桥很多,粗约地数了一下,镇上的石桥和板桥就有5座,镇外的桥就更多了。
天上开始飘雨丝,听当地人讲,上里的天空总是这样。我们步行来到了“双节孝”石牌坊,这是古镇的标志性建筑。它建于清代道光十九年,系韩氏婆媳两代守节,遵诏而建的石牌坊。牌坊在一片水田的中央,显得很高大。共有四根柱子,牌坊上刻有戏曲故事和一些人物,雕工非常精细。离开牌坊之后,我们又来到了韩家大院。古镇上里有很多典故,当时号称“五家口”,就是“韩家的银子(钱多),张家的顶子(官多),陈家的谷子(田多),许家的女子(美女),张家的砣子(好斗)”。听当地人讲,韩家大院历经三代人的修建方才完工,占地几十亩,现在虽然很破旧,而且住有很多家人,但从高大的木结构和精细的雕刻上,仍依稀可见当日的荣华富贵。
下午,我们来到了山脚下的白马寺,寺外有一处喷珠泉,因池底不断有珍珠般的气泡喷出而得名,池边有清代雅州太守黄云鹄所书“喷珠泉”三个大字。进得寺内,我们看到了清澈无比的白马泉,汩汩的泉水从一个雕刻精美的石龙嘴里吐出。白马寺内的古物基本上是原汁原味,庙宇、塔林、石牛、石虎、高僧墓等,全是古色古香。沿着寺外的盘山公路,可以上行到山顶上,山上层林尽染,白絮飞舞,雾气缥缈,犹入仙境……
路线安排
第一天:早晨从成都坐豪华大巴去雅安,车费35元。2个小时到雅安。在车站转乘面包车(当地人叫“黄虫”)途经碧峰峡去上里,车票4.5元。下午参观古街、古桥。
第二天:上午参观清代的牌坊。然后步行1公里看韩家大院,收费2元。再去看珍珠泉、白马寺(门票2元)。沿着白马寺外的盘山公路上到山顶,观赏美景(这是很多人不曾知道的好去处)。下午坐车经雅安回成都。
相关资料
上里,古老的场镇。位于四川省雅安市以北约27公里的上里镇。从蒙山的盘龙亭的位置向上里方向望去,可见上里,中里,下里同在一系列的浅缓平行的山脉中间,陇西河由北向南流向雅安汇入青衣江。
上里在白马河与黄茅溪汇入陇西河的地方,平坦而相对宽阔,农业发达适合人类居住,因而大约在清代时候,人口在这里逐渐增加而形成了街市,清代的嘉庆、道光年间经济已很发达,盛产稻米和茶,不仅有成熟的街道,庙宇,还形成了通畅的道路,一些人家靠生意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更得益于读书、做官,成为了先富起来的大户人家。这些人家购田买地,修建深宅大院,现在我们看散布在上里的仍然在使用的大房子,虽然大多破旧,但是,还能够感受到那些年大户人家的气派、能工巧匠的精细和拙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