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胜篇】
到龙脊大寨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五点钟,于是爬山,直奔在山上最高的“全景楼”。很诧异地,这里的瑶民远不向我们在之前几个地方的人那样淳朴而与人无争。一下车,我们就被不同的瑶民围绕了,“要不要导游”、“要不要纪念品”、“要不要住宿”、“要不要吃饭”把你烦死。最可气的是当我们告诉他们不请导游之后,居然没有人给我们指路,多问几句,居然每个人给你的路线都是不一样的,折磨地我们一头雾水,索性自己看景区的指示牌,三缄其口地赶路。上山的一路还是有人不停地缠问,极力拉你去自己亲戚的饭店。到最后有个瑶民刚问我们“去哪”,三个人居然不约而同地同时开口,我说的是“谢谢,再见!”Phil说的是“我们不请导游!”探长说的是“我们订好住得地方啦!”然后三个人笑成一团,倒把那个瑶民给愣在了一边。
全景楼是山上最高的地方,英文名字就叫“Panorama”,取可以鸟瞰整个景点,尽览无余之意。半夜十一二点站在全景楼前的平台往下望,黑白的世界也异常丰满而有层次感,迷朦中看不真切,万物在静谧中显得神秘而不可捉摸。当晚是有月全食的,所以月光异常的清亮。乘着满月下到梯田里,梯田里的水映着月光,听着田边涓涓的水流声,好像月光以变成一层云衣,托在四周,脚步显得非常轻快。在水田里,看见一群鸭子在睡觉,肥嘟嘟的,像是田里多了一团一团的黑影。我们的说话声吵醒了它们,它们不满意地嘟了两声,蹒跚地向前摆了几步,在田的另一头又卧低了,睡了。不知鸭子会不会打呼做梦,在龙脊,它们也是让人羡慕的大自然的精灵。
第二天起早,在清晨的阳光下,梯田显得格外柔美。水田就像镜子一样,折射着柠檬黄的阳光,田埂是镜的架,一层一层地赋予整个风景一种震撼地层次感,弯弯曲曲铺叠到山脚。如果说水田是柔的,那田埂就是刚毅的,是田的骨,田的魂。山谷里的水气在温弱的阳光照射下蒸了上来,眼看着它一点一点升高,然后散开在半空,变成朝雾——“山上朝来云出岫,随风一去未曾回。”说得原来就是这样的景色。梯田的美景,就留给探长用照片细细诉说吧。
之后在梯田里穿梭,饱览山间的晨色,最后索性放弃石板路,走起梯田里的田埂,摸索着前进。造成的阳光是温柔而柠黄的,映得矮树和草也是一片嫩绿色,生机得想让人触摸。小小的打碗花和其他不知名的小野花是不是点缀在田间,自由地如同清晨的雾气。呼吸间感受到的全是大自然的清新。
急急下山,乏善可陈。路经另一个景点,虽也是梯田,但没有水。一层一层全是褐土的线条压在初长成的绿野里,别是另一番滋味。阳光的角度正好,让远处的山坡泛起一阵柔光,好像是一层丝绸铺在山坡上,又恰如一汪碧水泻在那里——隐约感觉到的微鳞,看上去象绸的皱和水的波的,是长满了碧草的田埂。站在山边,有一种想飞的冲动,张开双手深呼吸,肘腋间也感到了山风的推动——只恨自己不是一只鸟。
出大寨,赶去了龙脊壮寨梯田。唉,这里的商业气就更浓。景区外的小铺子挂满了在任何一个旅游景点都可以看到的所谓纪念品,上山的路上所有的本地人都在试图拉你去吃饭。——于是我们选择了山边一个破旧的农户家里吃饭——不仅因为这间屋子外没有人拉客,只有一张红纸写着一些最简单的文字告诉你可以吃饭,其中还不少错别字;而且因为他们在屋外的阳台上特意摆了几张小凳子,让路人随意休憩。这家农户果然如屋外小凳子所表现般善意而体贴。女主人为我们就餐,特地穿上了件白色的外套,为我们淘米煮饭。男主人进出厨房,都会很善意的带上房门,深怕厨房里的烟火气熏到我们。一会儿,男主人出来,用生疏的普通话带着满脸的笑容问我,“在竹筒饭里放点白胡椒可好,你们爬山,腿累,白胡椒,腿好。”一会儿,主人家的长子回来了,自己从厨房里捧了一碗白饭,倒了杯米酒,放在离我们稍远的一张桌子,先歉意地对我们笑笑,说了句“不好意思,我先吃了”,才独自就餐。在这家农户里,我们体会到了壮族老百姓的本色,好在他们家还没有被其他人所污染了,幸甚!
【Phil】住在山顶的感觉很爽,尤其是晚上一边喝着桂林三花酒一边欣赏月色的时候,真的好羡慕那些一住就是好几个星期的摄驴们。清晨日出后梯田的美景自是美不胜收,可以拍到一些很好的相片。
【探长】梯田确实漂亮,尤其在放了水之后。不过想一想历史上这些少数民族是怎么被赶到这种穷乡僻壤来,就会有另一番感觉了。
作者:_ceair501820406